APP下载

我国汽油供求格局、未来变化及应对措施

2015-06-28王军航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车用汽油炼油成品油

王军航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16600)

我国汽油供求格局、未来变化及应对措施

王军航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16600)

介绍了我国汽油市场格局、油品升级情况及未来市场供求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国内外汽油市场需求特点,指出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下降,未来一段时期内炼油企业的总炼油能力将出现过剩,国内汽油生产企业要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实施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产销策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汽油 供求格局 质量升级 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并由此拉动能源的高需求,石油作为特殊的能源是现代工业和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为保证高速增长的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高需求,炼油业也经历了一个产能高速增长的发展历程。同时,成品油需求的快速发展也给全世界带来了能源压力和环保压力,尤其对于我国这种人口和资源消费密集的国家来说压力更大。当前,遏制环境恶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结构调整是解决环境恶化的主要途径。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国内炼油企业既要应对当前产能过剩的矛盾,又要满足人们对消费结构需求变化的要求,还要适应成品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步伐,因此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谋求发展壮大,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1 我国汽油产品市场分析

汽油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在交通和物流运输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汽油消费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1.1 我国汽油市场供求格局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结构在根本上决定了汽油消费量。2013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87.33 Mt,消费市场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华北和华南等沿海地区,占全国的60%以上,仅广东省2013年就达到13.15 Mt,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4.04%。

2013年我国汽油总产量约91.49 Mt,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的产量约33.299 Mt,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产量约45.94 Mt,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产量约1.274 M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量约5.475 Mt,其他地方炼厂约5.505 Mt。2013年我国成品油产销情况见表1~2。

表1 2013年我国成品油产销情况

表2 2013年我国成品油进出口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2013年成品油的出口量明显增加,主要是国内需求增加放缓,特别是柴油,国内消费量几乎没有增加,导致出口量大幅增加。

1.2 我国汽油质量升级情况

1.2.1 我国汽油质量升级进程

加强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因此成品油质量的升级势必成为全球炼油行业长期面临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油品质量是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是减少尾气排放和防治雾霾天气的重要手段。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9月1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要求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确定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标准。车用汽油和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分别加价290元/t和370元/t;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分别加价170 元/t和160元/t。

通知中要求从2014年1 月1 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国Ⅳ汽油标准,2018年将全面实行国V 汽油标准,硫的质量分数进一步下降到10 mg/kg以下(见表3)。从表3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国汽油质量升级过程中主要指标升级情况。

表3 我国各阶段汽油实施标准主要指标

反观欧洲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开始实施第五阶段的汽油质量标准,其中硫的质量分数要求不大于10 mg/kg;美国现处于第四和第五阶段的过渡期,主要执行硫质量分数不大于30 mg/kg的标准;俄罗斯等国家也于2012年开始执行第四阶段的标准,硫质量分数要求不大于50 mg/kg;欧洲2009年已全面执行欧Ⅴ标准,即将执行欧Ⅵ标准。

1.2.2 我国汽油调和组分情况

目前我国炼油业生产汽油的主要装置中,催化裂化装置约占一次加工能力的30%,催化重整装置占8%,烷基化装置仅占0.2%,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比例明显偏低。表4为我国与欧美等国家汽油组分构成对比。

表4 我国与欧美等国家汽油组分对比 %

由表4可看出:我国要实现汽油质量升级,组分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2 未来汽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

我国炼油企业的一次炼油能力从2003年的302 Mt/a增长到2013年的693 Mt/a,年均增长率达到8.68%,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2013年较2012年汽油消费增长6.8%,煤油增长12.5%,柴油增长0.3%。国内供需总体供大于求,2003年我国成品油供应过剩仅500 kt左右,到2013年供应过剩达10 Mt。该局面将导致成品油呈现全面出口态势,出口量明显增长。

表5 近年国内成品油产量变化情况 Mt

201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成品油140 Mt,同比增长4.8%,高于需求增速1.8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需差为9.78 Mt,较2013年同期扩大2.62 Mt。汽油、煤油、柴油三大类成品油产量均高于需求量,产需差分别达到3.33,2.57,3.88 Mt,较2013年同期分别扩大0.47,1.36,0.79 Mt,国内油品市场供过于求态势愈发明显。

反观国际市场,汽油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很难改观。其主要原因是:(1)北美地区页岩气的开发成功给炼厂提供了廉价的原(燃)料,凭借成本优势,北美地区炼油行业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代表,也使该行业从以原料进口为主转入以出口产品为主。若仅考虑低价天然气优势,美国本土炼厂的燃油成本较欧洲炼厂低1.5 美元/桶,较亚太地区炼厂低3 美元/桶;(2)在欧洲,炼油商面临的经济困境除了欧元区经济普遍萧条的原因外,主要还在于操作成本偏高及供需结构不平衡。欧元区一些油品的供应越来越短缺,尤其是航空燃料,约40%的航空燃料依赖进口。欧洲炼油业的缺陷在于汽油产能严重过剩而柴油产能不足,这种产品结构上的不平衡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1];(3)亚太地区炼油能力持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亚太地区炼油业的发展空间变得愈加狭窄,炼油商的利润也因此受到挤压。2013—2018年,全球新增炼油能力将达到475 Mt/a,新增能力主要来自亚太地区的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其中中国2015年炼油能力将较2013年增加11%,印度2016年炼油能力将较2014年增加24%,世界炼油重心将继续东移;(4)未来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影响供求变化。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和能源政策将对能源需求结构和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3 汽油生产及市场的应对措施

3.1 调整汽油结构

目前,在我国商品汽油的总量中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占到了70%以上,催化汽油中硫和烯烃含量较高,这成为我国汽油产品中硫和烯烃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清洁汽油的生产最终归结为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和降烯烃的清洁化问题。因此需从工艺和装置实现变化:首先,对催化汽油进行加氢,降低汽油硫含量;其次,扩大催化重整装置、烷基化装置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的比重,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弥补催化汽油加氢等造成的辛烷值损失;最后,建设和完善汽油在线调和设施。

3.2 扩大出口市场份额

到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40 Mt/a,2020年产能预计为910 Mt/a,但平均开工率有可能仅为67%,中国炼油产能将出现严重的过剩局面,促使炼厂必须考虑出口的道路。目前远东区域汽油需求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其汽油规格为硫质量分数不超过500 mg/kg的欧Ⅱ标准,因此国内汽油品质升到国Ⅳ标准,硫质量分数不超过50 mg/kg指标,远远领先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最终用户在满足当地硫含量规范的情况下,不会支付额外贴水。另一方面,尽管硫含量大幅下降,但国Ⅳ汽油指标在某些特别项目上尚未满足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需求指标,从而对贴水产生压力。例如蒸气压指标,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地处东南亚,气温偏高,市场对蒸气压指标要求较高,通常要求在60 kPa以下,而目前国Ⅳ标准为冬季不超过85 kPa,夏季不超过65 kPa,其中冬季指标与目前出口最大的终端市场需求差距仍较大。目前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市场对汽油中金属添加剂的要求均较为严格,特别是印度尼西亚,要求不可添加锰和铁添加剂,越南指标稍有宽松,但也要求在5 mg/kg以下,而目前国Ⅳ标准对该指标的要求为锰不超过6 mg/kg,铁不超过10 mg/kg,与终端需求市场要求差距较大。

国Ⅳ标准中硫质量分数不超过50 mg/kg一项指标而言,潜在的市场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硫质量分数不超过50 mg/kg的欧Ⅳ标准汽油有较大需求,尤其是澳大利亚的汽油进口需求稳定,年均进口量为3 Mt左右。

按照目前国Ⅳ汽油出口规格,除部分差别较小的项目可以调整安排外,较显著的差别主要是:(1)氧化物含量。澳大利亚要求氧化物体积分数不超过1.0%,且不添加MTBE,而国Ⅳ标准对MTBE未做明确限制,虽然目前来看炼厂实际出口汽油的MTBE含量较低,但若要满足澳大利亚的规格,需要生产方面提前安排;(2)金属添加剂。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情况一致,均为不添加。在目前的终端市场需求情况下,虽然硫含量降低,但国Ⅳ标准汽油并不会对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市场的贴水产生较大影响。对于低硫汽油的需求方面,目前国Ⅳ标准也并不能完全满足澳大利亚市场要求,还要对部分氧化物、金属添加剂以及蒸气压指标进行调整,才可能尝试出口。

3.3 进一步完善我国车用汽油的标准

中国和美国类似,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大,平均温差也比较大,尤其是广东和海南等南方地区,其年平均气温都在20 ℃以上。对于汽油这种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来说,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不同环境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2]。以汽油蒸气压指标为例,GB17930—2013《车用汽油》标准的技术指标与环保标准GWKB1.1—2011《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第四、五阶段)》存在一定的矛盾,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见表6),《车用汽油》标准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地方:(1)《车用汽油》标准中的第Ⅲ、Ⅳ、Ⅴ阶段对蒸气压限值要求不符合环保标准中的规定,各阶段蒸气压的最大限值均超出环保标准规定的上限;(2)环保标准对蒸气压限值进行了划区域、按季节的细分,而《车用汽油》标准则只是按季节区分,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标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倘若对汽油蒸气压上限值规定得过高,极易造成汽油的挥发,形成二次污染。

表6 车用汽油蒸气压指标对比

3.4 政策支持沿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尽管近年来我国汽油消费需求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汽油质量升级过程中产能增长更快,成品油总量过剩,尤其汽油过剩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为保证国家长远能源安全,政府应该对沿海炼油企业在加工贸易业务上给以政策扶持。提高企业汽油出口的积极性,平衡好国内汽油资源,改善成品油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性平衡。

3.5 放缓质量升级的步伐

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的升级需要有巨大投入,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如前所述,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沿海企业,产品升级后,如果目标市场对品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将导致产品质量过剩,无法实现“优质优价”的销售。中国炼油企业所面对的出口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这一地区成品油质量升级的时间表还需要若干年,因此,沿海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分阶段、有计划的实施质量升级工作,细分目标市场需求,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1] 徐海丰.世界炼油行业2013年回顾与趋势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14(1-2):50-56.

[2] 魏厚敏,何鹏,王锐,等.我国车用汽油的发展与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13(6):457-465.

Gasoline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Future Changes in Chin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ang Junhang

(DalianWestPacificPetrochemicalCo.,Ltd. 116600)

The domestic gasoline market situation, upgrading of petroleum product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oline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ituation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total petroleum refining capacity of domestic petroleum refining enterprises would be surplus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due to slowing down of Chinese economy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creasing of finished oil consumption demand growth rate. Proposals were raised for domestic gasolin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to adapt to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 environment, carry out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tactics centralized by meeting market demand, so as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leum refining enterprises.

gasoline,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quality upgrading, trend

2014-12-03。

王军航,男,1970年11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化工机械专业,大学本科,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现任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销售部副处长。

1674-1099 (2015)01-0006-04

TE626

A

猜你喜欢

车用汽油炼油成品油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成品油出口下降19%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成品油市场回顾与展望
GB17930-2013《车用汽油》解读
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