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交鳴烏》第二簡上的反印文字*

2015-06-28程鵬萬

简帛 2015年2期
关键词:印文文獻惠子

程鵬萬



《交交鳴烏》第二簡上的反印文字*

程鵬萬

反印文字是簡帛收捲疊壓造成的。帛書多折疊放置,出現反印文的情況較多,而竹木簡牘上的反印文字相對來説比較少見。隨着上博竹書、嶽麓秦簡、里耶秦簡逐漸發表,竹木簡牘上的反印文也漸漸多了起來。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四册《逸詩·交交鳴烏》第二簡上就有反印文字,*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但研究者卻没有注意到,因此影響了簡文的正常釋讀。

《逸詩·交交鳴烏》第二簡有下列二字:

此二字緊接簡文“愷悌”之下,據上下簡文,學者一般根據文意直接釋爲“君子”,但上揭二字字形與“君子”寫法不同,所以研究者多在釋文“君子”後加上問號,以示懷疑。*參看季旭昇: 《〈上博四·逸詩·交交鳴烏〉補釋》,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2005年2月15日;董珊: 《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季旭昇: 《〈交交鳴烏〉新詮(摘要)》,簡帛網(www.bsm.org.cn)2006年9月27日;劉洪濤: 《上博竹書〈鳴烏〉解釋》,簡帛網2007年4月24日。

廖名春先生懷疑此二字是“君子”的異文:

白圭新與惠子相見也,惠子説之以强,白圭無以應。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取婦者,婦至宜安矜煙視媚行。竪子操蕉火而巨,新婦曰:‘蕉火大巨。’入於門,門中有斂陷,新婦曰:‘塞之,將傷人之足。’此非不便之家氏也,然而有大甚者。今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説我有大甚者。”惠子聞之曰:“不然。《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愷者,大也;悌者,長也。君子之德長且大者,則爲民父母。父母之教子也,豈待久哉?何事比我于新婦乎?《詩》豈曰‘愷悌新婦’哉?”誹汙因汙,誹辟因辟,是誹者與所非同也。白圭曰:“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説我有大甚者。”惠子聞而誹之,因自以爲爲之父母,其非有甚于白圭亦有大甚者。

王寧先生認爲是抄手筆誤:

此二字似不成字,意者乃是抄手筆誤,在寫“君子”二字時寫錯了,之後就繼續接着寫下文,本來欲俟通篇寫竟後將此二字削去重寫,但被忘記,遂留此不可識之二字,實不成字也。故此處之文仍當補爲“君子”。*王寧: 《逸詩〈交交鳴烏〉箋釋》,簡帛研究網2008年1月28日。

楊澤生先生認爲上揭二字不是“君子”,將之釋爲“牙爪”:

11翻轉211翻轉211翻轉2

第二簡的反印文“以”字上方還可以看到“君”字的上半部分,可以肯定簡文“愷悌”下面是“君子”二字。竹簡上的反印文字在《天子建州》乙本和《君人者何必安哉》乙本都出現過,墨子涵先生和李松儒先生曾有討論,*墨子涵: 《〈天子建州〉中所見反印文、未釋字及幾點臆斷》,簡帛網2007年12月25日;李松儒: 《由〈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看先秦文獻的傳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59—269頁。參下截圖:

《天子建州》乙本

《君人者何必安哉》乙本

從《交交鳴烏》的疊加情況看,此卷係從第一支簡捲收的,與《君人者何必安哉》乙本收捲方式一致。*《君人者何必安哉》乙本收捲是從第一簡捲起,參看李松儒: 《由〈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看先秦文獻的傳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第263頁。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經費及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楚系金文研究史”(批准號: 12CYY033)資助。

猜你喜欢

印文文獻惠子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可乐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説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郑合惠子:率真Lady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