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1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临床评估①
2015-06-27温鹏涛丁元欣
温鹏涛,丁元欣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IGF-1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临床评估①
温鹏涛,丁元欣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以及病理分级、分型与IGF-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IGF-1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IGF-1蛋白的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与IGF-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①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中都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为71.4%; IGF-1蛋白在良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临床分期中:Ⅰ~Ⅱ期涎腺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66.7%;Ⅲ~Ⅳ期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80%;临床的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IGF-1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 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各级别IGF-1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随着肿瘤内血流分布的增多,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也随之增高。④从影像上特征性表现的评分来看,分值越低,IGF-1蛋白表达越低;分值越高,IGF-1蛋白表达越高。结论: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阳性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恶性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并且涎腺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彩色多普勒超声;涎腺肿瘤;病理、免疫组织化学;IGF-1蛋白
IGF-1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的一种多肽,其与涎腺肿瘤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并且主要存在于成人。它是一种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分裂、物质代谢、可以降低血糖等多种功能的细胞增殖调控因子,IGF1与胰岛素结构45% 相似。它是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都具有较强的有丝分裂效应的一种多肽类生长因子,它除了刺激细胞增殖外,还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长[1]。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关于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中如何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报道。本研究是探讨IGF-1蛋白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密切相关性,并将IGF-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相结合,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将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医学与生物分子学相结合共同研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目前也只见有关于乳腺方面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01~2012-10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治疗前彩色多普勒检查,所有患者未做放化疗,没有进行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25例涎腺肿瘤患者,其中男58例,女67例,年龄16~72岁,平均49岁。经病理诊断其中良性肿瘤97例包括腮腺混合瘤(也称多形性腺瘤)61例,腺淋巴瘤22例,淋巴结核10例,炎性改变4例。恶性肿瘤28例,包括恶性多形性腺瘤8例,腺样囊性癌10例,黏液表皮样癌6例,腺鳞癌4 例。
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兔抗人IGF- 1多克隆抗体、ELIVISON试剂盒、PBS、DAB显色液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飞利蒲影像之星、西门子—S2000彩超声仪)。
1.3 实验方法
1.3.1 彩色多普勒影像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使颈后部垫高,头转向健侧,使检查区充分暴露。所有被检查者均要患侧与健侧做对比检查。使用高频探头扫查,应对病变部位作纵横切面的十字交叉位扫查。作纵切和横切扫查、同时也要检查颈部淋巴结情况。超声主要观察:(1)肿瘤的位置,并鉴别是腺体内还是腺体外;(2)肿瘤的数量、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是实性、囊性或是混合性,初步鉴别良恶性;(3)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4)肿瘤是否是呈浸润性生长;(5)周边淋巴结的情况。
1.4 结果判断
采用SP法来检测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每一批染色均设阴性和阳性进行对照。IGF-1的阳性染色为胞质和(或)胞核着色,呈现为棕黄色或黄褐色均匀性颗粒状。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5个视野,每个视野记数为100个细胞,阳性比例的计算方法为: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然后取平均值[1]。根据计分的方法:阳性细胞比例数为0的为0分;阳性细胞比例数为<10%的为1分;阳性细胞比例数为 10%~50%的为2 分;阳性细胞比例数为51%~80%的为3分;阳性细胞比例数为>80%为4 分[2]。根据细胞染色强度进行计分,细胞无显色的为0分;浅黄色的为l分;棕黄色的2为分;黄褐色的为3分。两项相加得数0~1分为阴性,2~3分为+,4~5分为,6分以上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来进行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中表达以及肿瘤在彩色多普勒特征性表现的关联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涎腺肿瘤中IGF-1蛋白的阳性表达
在97例良性涎腺肿瘤组中IGF-1蛋白阳性表达为16 例(16.4%)明显低于恶性涎腺肿瘤组中IGF-1蛋白的阳性表达20例(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GF-1蛋白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与良性肿瘤组比较:P<0.05。
2.2 涎腺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级与IGF-1蛋白阳性表达关系
IGF-1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良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IGF-1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8例有发生转移的涎腺恶性肿瘤病例中,IGF-1蛋白阳性表达7例(87.5%);在20例无发生转移的涎腺恶性肿瘤病例中,IGF-1蛋白的阳性表达13(65%)。在涎腺恶性肿瘤中,有、无转移发生与IGF-1蛋白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中,18例Ⅰ~Ⅱ期的涎腺恶性肿瘤中IGF-1蛋白的阳性表达12例(66.7%);10例Ⅲ~Ⅳ期涎腺恶性肿瘤中IGF-1蛋白的阳性表达8例(80%);在临床的Ⅰ~Ⅱ期与Ⅲ~Ⅳ分期中,涎腺恶性肿瘤中的IGF-1蛋白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3 彩色多普勒血供分级与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中表达的关系
在良恶性涎腺肿瘤对比中,IGF-1蛋白阳性表达在彩色多普勒血供分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组0级12.5%(1/8),Ⅰ级14.1%(10/71),Ⅱ级21.4%(3/14),Ⅲ级2%(2/4);恶性组0级50%(1/2),Ⅰ级50%(3/6),Ⅱ级72.3%(8/11),Ⅲ级88.9%(8/9)。见表3。
表3 彩色多普勒血供分级与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中表达的关系
2.4 涎腺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的关系
影像上特征性表现的评分分值越低,IGF-1蛋白表达越低;分值越高,IGF-1蛋白表达越高(rs=0.8216,P<0.01)。见表4。
涎腺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的关系恶性肿瘤超声的基本特征性表现:边缘及轮廓是否清晰、是否有周浸润、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内部是否有微钙化、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具有以上一种表现为1分,以此类推。
表4 涎腺恶性肿瘤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的关系
rs=0.8216,P<0.01。
3 讨论
根据恶性肿瘤在超声上特征性表现(边缘及轮廓是否清晰、是否有周浸润、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内部是否有微钙化、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具有以上一种表现为1分,以此类推)给予评分,并与IGF-1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多普勒超声影像学上的分值越低,IGF-1蛋白阳性强度越弱;多普勒超声影像学上的分值越高,IGF-1蛋白阳性强度越高;换而言之,IGF-1蛋白阳性表达越强,肿瘤在超声上的影像越具有特征性,越容易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反之,IGF-1蛋白阳性表达越弱,肿瘤在超声影像上的表现就越接近于良性肿瘤的表现。通过数据表明,在涎腺良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供分级中IGF-1蛋白阳性表达与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供分级中IGF-1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显然随着肿瘤内血供级别的增加[2],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中表达阳数也随之增高。这可能与IGF-1蛋白能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有关:IGF-Ⅰ能刺激人类癌细胞株产生VEGF, 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IGF-1蛋白的过度表达促使新生血管生成启动,肿瘤的血流相应丰富,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到的血流信号明显增多。
把影像学与生物分子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在治疗前,通过影像学信息就能有效地推断出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相信无论对临床医生还是临床患者都有很大的帮助。涎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超声影像上的特征性表现及肿瘤中IGF-1蛋白表达的情况,为判断涎腺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1]邓艳,陈莉,张美云.IGF-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8,58:96
[2]温鹏涛,吴绍宇,李荣雪,等.涎腺肿瘤中的p-AKT蛋白表达与彩色多普勒影像的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1):50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2531691。
温鹏涛(197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R445.1;R
B
1008-0104(2015)02-0015-02
20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