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不完全归纳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26许绍国
许绍国
[摘 要]在小学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的教学中,不完全归纳法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在“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对不完全归纳法的整个推理过程认真研究,做到贴近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促进课堂向“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转型。
[关键词]不完全归纳法 以学定教 课堂转型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36
课堂转型最为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做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对不完全归纳法的整个推理过程(如素材积累、归纳的方法、特例分析、结论形成等)都要认真研究,做到贴近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围绕着某个需探讨的主题,让学生列举熟悉的例子;通过一般性规律的揭示,从中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然后通过对特例的分析和解释,充实和完善结论;最后由教师引导,在思维上做一定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例,就如何用好不完全归纳法,促进课堂向“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转型抒一己之见,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积累丰富素材,经历活动过程
不完全归纳法是从几个特殊情况归纳推断出一般性的结论,这里面“特殊情况”的数量要保证。尽管都是以偏概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例子越多,学生的感受会越充分,对结论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例子的来源,有教师提供的和学生生成的。相比较而言,学生生成的例子更能反映他们的知识基础,利于教师“以学定教”。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教师把书本第58页的“做一做”(如下图)当作例题来进行教学。
在学生发现0.3=0.30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观察,得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结论,并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然后进入练习环节。这样教学,学生看似掌握得很扎实,练习的正确率也很高,但是在问学生“为什么0.080这个数中十分位上的0可以去掉,而千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时,整个班级学生的思维都卡壳了。从这里发现,学生只能在小数性质的描述上做文字游戏,而不能从计数单位的角度进行解释。
面对这种情况,是指责学生的学习,还是应该反思教师的教学?我觉得,这首先是教师对素材的选择和处理不够恰当,提供给学生的素材太少,使得学生未能充分感知就匆忙总结,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比较例1(如下图)和“做一做”,发现例1有以下一些优势:(1)学生比较熟悉,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也比较清楚;(2)在解释“为什么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时,学生能够联系具体的长度单位进行解释,容易理解是由于计数单位不同的原因;(3)例题呈现的是0.1米,教师可以拓展到0.2米、0.3米、0.4米……丰富学生的感知。
像这样,选用指向性明确、题材丰富、过程和结果较开放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多个(一般不应该少于3个)例子的基础上,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再形成猜想,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教学,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后形成相对的思维模式,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二、探寻归纳方法,发现内在规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归纳的方法很重要。而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素材开放后,例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可能不是非常明显,或者是多线性的,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具有清晰的认识,并具有高超的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带领学生对众多数据进行有序排列,寻找其中内在的规律。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画长方形(边长是整厘米数),然后用多种方法算出周长。可以想象,一个班级的学生所能得出的算式是非常多的,怎样把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呢?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教学。
1.学生汇报。
学生在投影仪上先介绍“我的长方形长是……宽是……”,然后边指图形边讲算式,最后汇报:我是用“长+宽+长+宽”(或其他)的方法计算出长方形周长的。
2.师把学生的算式归类板书(略)。
3.引导学生发现:虽然长和宽的数据不同,但是方法都一样,一共有四种,即长+长+宽+宽、长×2+宽×2、长+宽+长+宽、(长+宽)×2。
4.归纳: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其实只是计算方法不同,思路是一样的;第二种和第四种方法只是计算过程不同,其核心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根据长方形周长的定义求出长方形四条边的总和。
这样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借助充分的例子,让学生探索发现、总结方法,充分体现了课堂生成的动态化,使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三、进行全面分析,引发积极思辨
在不完全归纳法的推理中,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结论。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例,对特例处置不当,很容易使学生思维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担心不能很好地调控课堂,故意设置条件或“陷阱”,引导学生往自己设定的道路前行,虽然也能很好地完成知识的教学,但是违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学法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害怕学生有争议,相反,对特例进行广泛的争论,能让学生在争论中明辨是非,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从几组例子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对两边之和大于(或小于)第三边的情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会有异议,但对两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的情况却引发争论。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是围不成三角形的,不仅教学流程会比较顺畅,而且会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练习时间。所以,我在教学中遇到这个情况时,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操作、分析、质疑、争论、归纳。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对4㎝、6㎝、10㎝这三根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有争论,下面请各组都到投影仪上进行操作。(生上台操作)
师:操作过后,还有个别学生不服气,认为4㎝和6㎝两根小棒连起来后和10㎝的小棒之间仍然有微小的空隙,所以觉得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我认为同学们的心里还是有困惑的。那么,让我们静静地思考:这是不是一个三角形?它是怎么产生的呢?谁能够来说明?(学生思考约半分钟)
生1:我认为是因为小棒太粗了,所以边上(指小棒顶端)会碰在一起。
生2:4cm和6cm的两根小棒连起来后刚好是10cm,和10cm长的小棒放在一起,应该是重叠在一起的。(师演示)
生3:如果小棒都很细很细,就不会碰在一起了。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电脑来进行精密的演示。(学生在观看电脑演示后都认可了“两边之和不能等于第三边”的结论,刚才有疑问的学生也点头称是)
师(总结):所以,我们能得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了吗?
生(齐答):两条边的和一定要大于第三边。
……
通过对特例的详尽分析,学生消除了原先错误的认识,加深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正确理解。这样教学,使学生的思考突破了不完全归纳法的局限,把一般的共性的归纳拓展到理性分析的层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四、重视结论形成,锻炼思维品质
不完全归纳法是指根据对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考察,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全部对象的一般性结论的一种归纳推理,其归纳过程是不够严谨的,得到的结论也并非一定正确。因此,我们要重视结论的形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演绎推理等理论论证,这对学生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计算三角形内角和时,学生一般会用测量、剪拼、折叠等方法,从而导致操作出现误差,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大约等于180°。怎么办呢?教师如果人为地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恐怕不能使学生信服。这时,如果能够加以论证说明,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通过刚才的操作,大家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大约等于180°,但大家对此有争论。有的同学认为操作中有误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应该等于180°;有的同学认为三角形有这么多种类型,不可能内角和都刚好等于180°。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我们知道,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那能不能根据这个知识来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学生在观察讨论后得出:由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内角和是360°,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然后教师出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提问:“这两种三角形能不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呢?”学生思考后得出:把这两种三角形沿高剪开后就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右图),由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这两种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2-90°×2=180°。这样教学,如拨云见日,使学生柳暗花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要在“以学定教”的理念下用好不完全归纳法,教师要突显“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推理和建构,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总之,教师要用好不完全归纳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