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进路径探析

2015-06-26胡雪梅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措施问题

胡雪梅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物资投入、力量配备、学生满意度不强等层面暴露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导致部分毕业生难以很快适应职场生活。为此,本文力图从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23-02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进,以及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供需差异较大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使得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作为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理想职业目标的高校就业指导课,其现实意义不可小觑。

一、高校就业指导的内涵及意义

截止目前,学界对高校就业指导含义进行界定的观点颇为丰富,大致而言,主要围绕高校就业指导这一项教育活动目标追求、如何开展、需要哪些构成内容等层面进行阐述。1本文认为,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指教育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传授教育对象(大学生)有关就业的相关知识、技能和信息,从而提高教育对象就业能力和素质,确保其自身就业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就业指导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自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和教育部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来,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层面进行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凸显地方院校自身特色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特征,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创新创业层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高校就业指导在促使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用人单位用人需求三个维度上发挥了深远意义。一是高校就业指导强化高校教育人才培育的社会导向性,通过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反馈,不断倒逼和反思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二是高校就业指导的终极目标和落脚点在于通过教育活动的培育和塑造以此提升大学生应对就业需求的各种能力;三是高校就业指导的设计和实施管理离不开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的现实土壤,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能过为用人单位培育出所需人才,进而解决用人单位技术攻克难关等问题。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创新实践,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旧问题交杂存在,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教学目标模糊

自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以独立的课程开设以来,高校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创新实践,并将其作为学分必修课程,为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养提供平台支持。但是,分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任教老师在思想层面暴露出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认知偏差,部分任教老师调课频繁、教学跟进不力、考核不够严厉等,将该门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使其边缘化。

2、教学方式落后

据相关调研信息显示,部分高校尤其是在延边落后地区的高校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室内教学,以及“填鸭式”和“灌输式”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学反映平平。在一定程度上,理论教育和知识灌输对塑造大学生就业有关理论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但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际政策和技能等教育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造成该门课程教学实效不高。

3、教学内容单一

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层面进行了许多努力和创新,在原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创建结合学生所需、用人单位所需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断向学业规划、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面试技巧、就业材料准备等层面延伸。但结合实际来看,诸如此类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高校都是在大三、大四学年内进行,短期化的教育和培训不利于毕业生在就业职场上崭露头角。尽管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围绕毕业生就业指导开设了心理咨询部门,但就该部门实际运作的情况而言,涉及毕业生心理辅导的内容不够充分,与预期设定的目标相差甚远。同时,针对毕业生法律政策和权责相关教学内容的缺失正成为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的难題。

4、师资力量单薄

一方面,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任职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主要以辅导员为主,少部分有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老师,呈现出专兼职共同组成的师资队伍结构,尚未形成一支符合学生就业需求的高水平专业化教学队伍。部分任教老师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常常调整教学任务和计划。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稳定性欠佳和专业化水平不高。多年任职该门课程的教师在积累一定经验时,又面临调整岗位的情况,又出现缺乏实战经验丰富师资储备的困境。

5、教学评估乏力

教学管理不力,尤其是教学评估开展力度不强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成效低下的问题之一。尽管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评估体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项教学任务得以认真对待。但现有的教学评估理念和评估手段的落后导致对该门课程的考评情况不太贴切实际状况。只求考评结果“还过得去的”平庸思想严重阻碍了该门课程教学技术和水平的改进与提升。“只评、重奖、轻惩”是当前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的出路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些年国内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用工荒的矛盾一时间难以破解。经济新常态下,诸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现实压力,为此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变得更加的迫切。为此,笔者结合上诉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坚持“三个导向”原则“三个导向原则”具体是指:市场需求导向、专业导向、能力导向;2其中,市场需求导向原则,又指代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要求在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和任教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需要立足市场对教学对象素养的要求,对如上教學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化和科学化设计和统筹。专业导向原则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需要结合教育对象的学科背景,设置与其契合度极高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采取多元化且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培育和指导。能力导向原则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需要立足教育对象的差异化特质的实际,结合不同教育对象的能力现状,采取行之有效和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对其进行就业有关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

2、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

要突破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手段过于落后的问题,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方法。具体而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方法体系的创新可以引入:网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社会体验法、个性指导法。3进行考虑。比如,打破以室内教学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创建“学校理论教学+用人单位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改变以教师说教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入案例分析,图文并茂讲解,激发教育对象思考、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拓展和丰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建设。一要切合大学生就业面临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劳动法、合同法、心理咨询、面试训练、就业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培育;二要注重大学生就业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积极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引导;三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将创新创业就业纳入到高校就业主导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之中,实现广大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实现自身价值。

3、充实师资力量,加强管理监控

面对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层次不齐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三个层面改进。一是高校师资招聘和师资引进层面需要适当加大心理学、法律、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学科背景的师资,为高校该门课程提供充实的师资储备;二要采取多元合作的方式,适时引进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将其作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要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助推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体系。针对该门课程存在的管理乏力的缺位的情况,笔者认为需要注重课程教学评估的创新建设,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实施双向评估(对任课老师评估和教育对象考核)。就任课教师考评而言,需要加强教师任课态度、创新理念的考察,以及课程质量监控、提升课程考评权重。对学生角的考核,需要加强适时沟通管理和信息反馈。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劲.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专职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2):92.

[2]丁建安,袁文清.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212-213.

[3]徐生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新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35-136.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医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思考
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