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思考

2015-06-26吴静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财务制度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文/吴静瑜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

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思考

□文/吴静瑜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

[提要]本文从高校新的财务制度的修订出发,阐述高校财务制度的修订带给高校科研经费核算的启示,提出当前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遇到的问题,就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提出一些建议。

财务制度;科研;成本核算

收录日期:2015年4月8日

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会同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高校财务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新高校财务制度的修订,提出了成本核算的要求,对高校科研事业的财务工作指明了新时期的改革方向。

一、财务制度的修订带给高校科研经费核算的新启示

1、完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决算管理机制。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而高等学校决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高校财务制度明确了高校应按原则编制学校的整体预算,将学校各项事业活动所发生的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同时,要求高校根据预算完整、准确地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作为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一大动力,科研经费在高校财务核算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高校科研经费亟待完善预算、决算机制,以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成本的核算工作,保证高等学校总体预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树立科研项目经费成本费用核算观念。高校财务制度的修订,增加了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容,规定高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对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对于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应当在相应支出管理的基础上,树立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费用核算观念,建立科研成本费用与相关支出的核对机制,把节约科研成本作为目标,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科研经费资金的使用效率,创造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

3、建立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监督体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完善了高校财务监督体系,明确了高校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要求高等学校对财务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监督。高校财务制度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在高校科研“课题制”的经费管理模式下,必须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高校科研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落实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保障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问题

1、科研成本的确认、计量无据可依。高校科研成本,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科学研究项目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价值,它是与高校科学研究相关的一系列的支出。这里的支出包括与该科学研究项目相关的差旅费、材料费、劳务费等直接支出,也包括完成该科学研究项目所应分摊的公共资产使用费、为科研项目提供组织管理或后勤保障等的间接支出。高校财务制度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合理分摊。对于科研项目的间接支出,其核算范围相对模糊,无法按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在实际核算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并且,财务制度指出的对于间接成本“按一定原则和标准合理分摊”,缺少具体的指导原则和分摊标准的依据,容易造成科研成本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的实效。

2、科研成本与收入配比原则失效。高校财务制度强调高等学校应当加强成本核算,在支出管理的基础上,将效益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将效益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形式分期计入费用。在实际的核算中,由于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往往不在同一会计年度,这就造成这样的一种现象,科研事业收入在收款年度一次性计入了本年的收入,而与此相关的科研成本却在其后的不同的会计年度内分期计入科研成本,最终导致在同一会计年度内科研收入与科研成本配比原则失效,不利于高校对其所开展的科研活动计算净损益。

3、科研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缺乏。高校财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务核算监督体系。高校科研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缺乏主要体现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在“课题制”的管理模式下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相脱节,财务、监审部门共同参与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尚未形成;缺乏统一的、相关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造成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缺乏指导依据,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督控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甚至导致科研经费违纪违法使用现象滋生与蔓延。

三、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建议

1、尽快落实推行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完善高校科研成本核算,必须尽快落实并推行全国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科研成本核算的范围,确定统一的科研间接成本分配依据,为科研成本核算的确认、计量工作提供现实保障;通过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切实控制高校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使得科研成本核算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保证科研经费落到实处。此外,各高校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科学严密,科研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2、适当运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进行科研成本核算。评价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经济性,依赖于科研收入与科研成本的相互配比,只有当科研收入足以弥补其成本时,才能维持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现行的收付实现制的核算要求使得科研收入与科研成本计入了不同的会计期间,影响了科研经费的收入与成本的相互配比,不利于评价高校科研活动的经济性。在科研经费的核算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按科研项目执行情况在不同的会计年度分期确认、计量科研收入,使之与科研成本在各会计期间内保持配比,有助于核算高校科研活动的净损益,也有利于衡量高校科研活动的经济效益。

3、研究适当的科研项目激励奖惩机制。研究适当的科研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科研项目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各高校应根据其自身状况,研究落实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市级等的相关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提高高校科研成本效益。建立健全高校科研成果奖惩机制,能够有效遏制科研经费的滥用现象。高校在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科研成果奖惩机制,对在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优秀成果的项目实行奖励,对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弄虚作假、违纪违规的行为予以惩罚追究,有利于高校对科研成本进行控制,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2012.

[2]马红红,邓典雅.高校学生培养的教学科研成本控制[J].商业会计,2013.15.

[3]刘燕.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管理初探[J].齐鲁珠坛,2013.3.

[4]冯宝军,李延喜,李建明.基于多属性分析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研究[J].会计研究,2012.5.

[5]刘荣.基于课题制下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可行性研究[J].会计师,2009.8.

本文系2014年广东开放大学校内科研课题:“新两制下高校科研经费核算研究”(项目编号:1414)阶段性研究成果

F23

A

猜你喜欢

财务制度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基于高校新旧财务制度接轨问题的思考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思考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海南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