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定市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认识
2015-06-26张明艳孙晓飞
□文/张明艳 孙晓飞 焦 琳
(1.河北金融学院;2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对保定市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认识
□文/张明艳1,2孙晓飞1焦琳1
(1.河北金融学院;2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提要]本文结合新常态大背景认识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选取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及经济运行质量、环境质量作为衡量增长质量的指标,通过对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提高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环境质量
收录日期:2015年5月7日
一、引言
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宣告了世界经济步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期。这种大时代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的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表现为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问题。
保定作为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人口多,面积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背景下,保定的社会关注度空前高涨,经济增长呈现出全国经济的缩影。从GDP增速来看,保定自2005年以来一直持续两位数增速,最大增速为2010年的14%。但伴随着全国整体经济的下行,保定GDP增速已呈下降趋势,2011年、2012年GDP分别增长12%和10.5%,2013年、2014年GDP分别增长8.8%、7%,保定经济增长已步入一个稳定的区间。同时,为了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必须更快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以优质的生态环境,高水平对接京津。因此,提高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即是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与衡量指标
多恩布什、费希尔在《宏观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是这样规定的:“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其中,生产要素积累,指经济增长中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数量扩张部分。而资源利用的改进和要素生产率增加,则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作用和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质量提高部分。另外,马克思在论述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途径时也指出:“生产的逐年扩大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资本的逐年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这个层次上说,经济增长既是数量的扩张过程,也是质量的提高过程,是两者的统一。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较高的增长质量,是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只有较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才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传统的GDP主义式的增长,是一种单纯重视速度、忽视增长质量的“异化”。因此,在衡量保定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必须摒弃以往的GDP主义,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理论方法是指在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或统计上的方法,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其指标主要包括产出效率、投入效率、产品质量、经济运行的合理性和生存环境质量。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个指标:
1、产出效率。所谓产出效率,是指单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出的多少。经济增长的内涵体现了产出的效率,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经济增长质量越高。经济增长中的投入要素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相应的反映要素产出效率的评价一般基于单要素生产率、要素组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方面,对应的指标,分别考察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2、产业结构及经济运行质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保障。这是因为,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产业结构状态的合理性。资源的配置效率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经济增长的质量越高。反之,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生产率的下降,自然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的稳定增长,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映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是经济增长的波动率和经济增长率方差。此外,第三产业份额是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是衡量经济运行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评价指标。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提高,说明产业结构已趋于合理化。
3、环境质量。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考察,基于环境和生存质量改善的经济增长才是有质量的。而且,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应该不断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降低环境质量成本。因此,将环境质量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理论,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选择以上指标对保定市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衡量,目的并非局限于为保定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打分,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保定市增长质量的科学认识,并在其中找到保定市经济发展中不足的方面,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
三、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现状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的中心地带,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保定市的经济在河北省处于中上等发展水平,GDP排名河北省前列。在21世纪前十年经济增长非常迅速,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及中国经济大形势的变化,增速趋于放缓,能否使未来的发展可持续,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保定是一个中型城市,在市场化、工业化趋势明显的今天,难以发展出多而全的经济部门,只能在京津冀乃至全国经济体系中承担自己相应的角色,经济增长质量事关保定市能否在未来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上文曾对经济增长质量和衡量指标进行简要概括,下文将结合保定市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其增长质量进行简要分析,一方面全面认识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找出保定市在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不足和提升的空间。
1、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方法是在估计总量生产函数后,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得到一个“余值”,这个“余值”可以看作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这可视为经济增长结果中的质量所占份额。
2014年,保定市全市生产总值2,757.8亿元,增长率7%,固定资产投资2,172亿元,增长15.6%。若假定资本产出弹性为0.808(刘海英,2005),15.6%的固定投资增长率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应达到12.6%,而实际增长率为7%;若假定资本产出弹性为0.609(张军等,2003),则15.6%的固定投资增长率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应为9.5%,仍旧高于实际增长率7%。若按照刘海英、张军两位学者的估计,保定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皆为负值,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保定市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本投入,增长质量不高。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保定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说明增长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地处京城周边,作为多年的直隶(含义为直接隶属)首府,保定受小农经济限制,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观念在这里建立得不甚理想,资源的配置很难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达到最优状态。因此,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提高保定的经济增长质量,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是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2、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生产要素配置过程包括生产要素的流动、分配和组合。不同的要素配置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体现了不同的配置效率。要素配置的结果表现在宏观层面上,首先是生产要素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次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减少经济的非均衡性,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协调。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最终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得以提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法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从工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中得出了“霍夫曼定理”,即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是先从以轻工业为主导地位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重化工发展中又从以原材料、采掘工业为主导转向以加工组装为主导,由制造初级产品逐步向以制造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占优势为主演进。从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演变看,其顺序是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2012年保定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4.1∶54.4∶31.5,比例结构较2005年(比重为18.8∶50.3∶33.9)相比,第一产业占比稍有下降,下降份额大致为第二产业占比上升份额,这些年来保定经济结构并没有较大改观,主要的份额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甚至呈现下滑趋势。对照霍夫曼的理论,保定市的产业结构仍处在资本密集型结构,一方面经济增长过于依赖于第二产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则说明保定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产业尽快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与此同时,保定GDP增长与投资增长关系失衡。2012年保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1%,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9%,而GDP只增长了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高了11.2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保定经济增长失衡。2013年这一状况有所改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GDP增长8.8%。
3、环境质量。从“以人为本”的思路出发,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增长必须以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原则和标准。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环境质量成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环境和声环境三个部分。
根据《2013年保定市环境质量公报》,我们可以看到,保定市的环境质量问题集中在空气质量上:“2013年,保定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城市之一,正式开始提前执行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6项指标。全年监测结果统计,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Ⅱ级标准的天数为7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20.3%。其中一级天数1天。6项基本评价项目的年评价指标均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超标污染物及超标倍数依次为:细颗粒物(PM2.5)超标2.86倍;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2.14倍;二氧化氮(NO2)超标0.4倍;臭氧(O3)超标0.29倍;一氧化碳(CO)超标0.24倍;二氧化硫(SO2)超标0.15倍。”而在环保部公布的全国空气污染排行榜上,保定市长期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保定市的经济发展已走到了关键节点,在未来充分重视经济增长质量是必然的选择。
四、提高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政策建议
上文对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简要分析,也通过相应的指标找出了存在不足的方面。为了提升保定市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提高经济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必须发挥市场调节的力量。市场调节使得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产出的增长。
2、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减少投资结构中规模偏大的基本建设和生产性的重复投资,增大先进设备、工具购置的技术投资。调整投资的主要目标是加大科技进步因素在投资中的比重。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目前,保定市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偏差而显得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仓储、金融、保险、教育、科研等部门,不仅是连接生产和市场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其他产业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第三产业发展的落后会影响第一、第二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都要求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4、重新对政府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不应该是投资的主体,因此也就不能充当经济增长的主体。政府应该向经济增长主体中的微观个体(企业)发出重视质量、效率、诚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导向,坚决控制经济增长过程中人为导向的数量冲动和速度偏好。
5、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批。任何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项目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坚决制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投资项目,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不影响生存环境质量的投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投入的效率,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
在新常态大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摒弃GDP主义,注重增长质量的提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保定经济升级版,使保定市的经济增长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
[3]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
[4]齐守印.从财政收入占G D P比重看河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J].中国财政,2006.10.
[5]易培强.论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
本文为2014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努力实现保定市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40243)
F1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