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信息技术教学利弊谈

2015-06-25李求君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师生信息技术语文

李求君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教学设施的改善,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令师生耳目一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于是,许多教师致力于课件制作,有的甚至凡课必用,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有水平,教学手段先进。信息技术教学在直观上、形象上、真切化和便捷化方面,绝非是传统教学所能比拟的,然而也存在许多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利也有弊,并非多多益善。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

信息技术就好比是一块肥沃的田土,你不用水稻高粱鲜花绿树去占领它,那么野草蓬蒿就会占领它。语文教师不把网络为我所用,那信息技术很可能就成为语文教学的绊脚石。诚然,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授课相比确实存在着许多优点。

首先,全面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动态化,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信息技术采用单一或立体的形式,同时刺激着多种感官,可显著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创新。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文、图、声并茂的特点,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克服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欠缺。

其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创造想象力。信息技术中知识的网状结构和人机交互的功能,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习“两极分化”的难题。既允许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补救性学习,又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就能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再次,角色转换,主体宽泛。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和几十名学生,时间固定,数量固定,而且师生关系泾渭分明。然而,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后,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语文课堂”,可以有选择地接受某位教师的教育。更有趣的是,师生可以更随意地改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可以做学员,也可以当导师、学伴或助手。

二、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是应当看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的个性魅力不易施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自己的独特风格一展无遗,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借题发挥、幽默诙谐、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运用自如,极具魅力。学生身临其境,很容易受到感染,思维变得活跃,思考积极,明白重点。但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很多时候在操作鼠标和其他辅助工具;而学生很多时候面对的是屏幕,从而使整个教学为机器所控制,课堂缺乏情感和活力。

其次,抹杀了语言文字的朦胧美。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有些文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要说用画面展示出来了,这太直观,适用于说明文之类的文章,不适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唐诗宋词及一些优美的散文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采用一组荷塘月夜的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试图用具体的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荷塘月色的朦胧美,但照片是写实的艺术,它的运用破坏了这种朦胧美。朱自清在作品中正是运用语言的朦胧美,并借助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既描写了荷塘上那淡淡的不能朗照的月色,又借景抒发了自己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的那种“心里颇不宁静”,这种幽静淡雅的自然景观、朦胧宁静的意境、亦喜亦愁的情感、贴切新颖的修辞手法、错落有致的优美句式所创造的艺术美感,是任何艺术大师的照片都无法表现的。

再次,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不利于把握文学作品的意象。信息技术用多了,瞬间的感性形象刺激就会比较频繁,师生课堂交流会明显减少。教师一味地关注课件的运作,学生死盯着屏幕的画面。这不仅影响了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而且阻断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与思路的深入。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学生“舍本取末”,把注意力过多地转移到新奇的画面上,从而失去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失去对文学语言的仔细品味、对课文内容的思索与想象。

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醉于字里行间,流连于书香墨海,这样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应持慎重的态度,对于确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课(以说明文为主),教师要用好信息技术,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对可用可不用的地方坚决不用,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语言文字教学本身,不能代替其他的语文教学手段,它只能是教学辅助手段。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曾经说过:“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淳辉高级中学(211300)

猜你喜欢

师生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