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汽车驾驶员综合能力

2015-06-25河南省漯河市公路管理局李应选

人间 2015年7期
关键词:汽车驾驶安全意识综合素质

河南省漯河市公路管理局 李应选

探究汽车驾驶员综合能力

河南省漯河市公路管理局李应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更加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汽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汽车自燃自爆等情况的出现,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汽车驾驶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汽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驾驶的安全性。本文综合汽车驾驶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提升驾驶员综合能力的意见,以全面降低汽车风险,提升道路安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

关键词:汽车驾驶;安全意识;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U4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82-02

据我国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汽车的持有量已经连续几年达到了井喷了状态,这导致汽车驾驶员人数的急剧增长,交通事故频发也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汽车交通安全行驶主要由三个因素组成,一是人,二是道路,三是汽车,其中,人占主要地位,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关键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发生的28000起交通事故中,其中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占了百分之九十六点四的份额。这充分说明了“人”,在保障交通安全这一环节上所起的作用多么重大,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从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入手,提升道路驾驶安全性,也更进一步保障人们的安全。

一、驾驶员综合素质在道路安全中起的作用

驾驶员的身心素质对交通道路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对道路周边事物进行感知,对道路状况进行一定的预测,在行驶中遇到突发状况要立刻做出相应的反映,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决问题。这些情况都体现出了驾驶员整体素质在道路安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我国在近几年对酒驾、疲劳驾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在对驾驶员进行警告并实行扣分的同时,也强调对驾驶员相关知识素养的培训。驾驶员在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之后,也要从身体、心理上全面提高反应能力,遇到紧急事故能最快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式,并能保证自身的安全。驾驶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是保证道路行驶安全的前提与基础,在道路安全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驾驶员综合素质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对交通道路安全起着重大的影响,是保障道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驾驶员必须自觉提升自身素质素养,在确保自身驾驶安全的同时,也为国家、为他人做出一定的贡献。驾驶员综合素质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很大,其影响因素主要可分为心理、身体、技能、法律几大方面,下面我们从这几点出发,立足实践,对其影响做出相应的探讨。

(一)驾驶员心理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驾驶员的心理因素是安全驾驶的首要影响因素,驾驶员只有具备强大的心理接受能力与抗压能力,才能更好的确保道路安全驾驶,保证自己的行驶安全。从心理上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讨论:

1.人格因素

人格因素主要表现为驾驶员的性格特征,驾驶中驾驶员受情绪的影响可谓是十分明显的。当驾驶员的情绪较为亢奋、兴奋、焦虑或愤怒时,可能会加快行驶速度,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在行驶过程中不能全心全意驾驶,这可能会出现追尾、超车、超速等现象。另一方面,部分驾驶员喜欢追求刺激,在高速路或是国道上进行赛车,这些行为不在规定的场地执行,极有可能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2.注意力因素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驾驶员的注意力在驾驶中一般可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通过主观努力来注意周边驾驶环境,可能是为了寻找某一路标、交通指示等。无意注意则是不需要故意通过主观努力,而是由外部事物的变化引起相应的注意力变化。驾驶员在平时的驾驶中,一般使用的是无意注意,尽管是无意注意,驾驶员也不能太过分心,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坏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驾驶员发生心理变化或身体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驾驶环境中,驾驶员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情绪出现波动等影响驾驶的现象。如在交通出现拥堵时,驾驶员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的心情,这也不利于驾驶员的驾驶。

(二)驾驶员的生理因素影响

无论从事哪一项事业,身体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驾驶员开车虽然不能说是耗费大量体力的劳动,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心理及生理压迫,在长时间驾驶时,驾驶员可能会出现疲劳驾驶,在结束长时间驾驶后,驾驶者也会相应的出现腿脚酸痛等现象。这些都表明了驾驶也需要驾驶者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

1.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主要是指驾驶者在长时间驾驶或缺少休息的驾驶中,脑力、体力、心理机能都产生了一定的失调,使得驾驶员驾驶时力不从心,极易出现交通事故。当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观察力、反应能力、操作能力等都会出现相应的降低,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高速路上更加危险,可能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2.病态驾驶

在上文中,我们也有提到,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对驾驶员而言是十分的重要的。驾驶员如果“带病上阵”,心理、生理都不利于驾驶。在生病时,驾驶员会服用不同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给驾驶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驾驶员极易疲劳、动作不协调。

(三)驾驶员的技能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掌握的驾驶技能是保障安全驾驶的基础。据统计,在全国的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技能掌握不熟练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据了40.7%的比重。驾驶员掌握的技能包括驾驶操作与驾驶基础知识两个方面。驾驶操作主要是在学习与练习中形成的,驾驶员通过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练习,掌握一系列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并能实地操作,减少安全隐患。基础知识操作则是每个驾驶员都应掌握的入门知识,基础自恃主要包括,对汽车的基本操作了解、控制汽车能力、观察道路情况等基本驾驶知识。驾驶员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两项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驾驶安全。

(四)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法律意识是每个驾驶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意识,遵纪守法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国近几年不断加强交通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推行,全面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对违规的驾驶员,执法部门也会按照交通法规对驾驶员实行一定的处罚。公民应当不断加强法律意识,做到不违反交通规则,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便利,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管理部门也应应对社会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加强宣传,帮助人们充分了解法律、认识法律、树立法律意识,确保道路驾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五)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驾驶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也决定了其驾驶安全性的高低。驾驶者要想保证驾驶的安全,必须要先保证拥有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素养,有一颗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心。一般而言,思想道德素质高的驾驶员的法律意识与服务意识也较其他驾驶员的高,其也能更好的控制情绪,保持旺盛的经理,能遵纪守法,规范驾驶。因此,驾驶员必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思想道德状况,并能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提升。

(六)驾驶员的科学技术掌握能力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汽车就是科技发展的成果,因此,驾驶员对科技的掌握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驾驶员要初步了解汽车的基本性能、安全性能、汽车结构、汽车构建等原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知识,避开汽车驾车的误区,遇到突发状况能保障自身安全。

三、全面提升汽车安全驾驶的几点建议

在上文中,我们初步阐述了影响汽车驾驶安全的几点因素,而有效的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才是解决现今交通安全隐患的关键。在现代化的交通体系中,我们可以根据社会要求来提升驾驶者的素质,下面我们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几点建议。

(一)从源头抓起,对驾照考试严格把关

获取驾驶证是驾驶者驾驶汽车的第一步,监管部门要严格防控无证驾驶情况的出现,同时加强驾照考试的管理。获取驾驶证需要通过驾管部门、驾校以及医疗机构的共同认证,因此,要想保证驾驶者的综合素质,必须从学习与体检开始,一切在心理或生理上不合格的学生都不给予颁发驾驶证。除了要加强对颁发驾照制度与过程的监管,更要全面提升驾校教练的素质,并确保教练及时掌握新技能、新知识,对一切应急措施都能熟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学员的质量。相关的监管部门也要加强驾照培训考试管理,相应的提高考试标准,提升学员素质素养,为保证交通驾驶安全提供入门的保障。

(二)利用舆论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现代社会,处处都离不开舆论的影响。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介为媒体的发展提供的物质载体。相关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学会利用媒体制造舆论,并通过舆论制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加快新制度的传播,提升驾驶者的法律意识。利用舆论宣传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模范事故的宣传,起到表彰作用,制造积极上进的舆论氛围,为新制度、新条款的传播提供更多可靠的途径;二是通过对违章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做出制裁,并加大报道力度,通过对事故解决方式的宣传,潜移默化的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制造浓厚的法律氛围,也从侧面加强了驾驶者的责任与道德意识。

(三)惩治与预防并重

在进行交通管制时,严格查处在考取驾照时有过弄虚作假行为的驾驶者,并处以一定的罚款。并对出现不文明驾驶的驾驶者,建立档案,在出现一定的次数之后,实行没收驾驶证等处罚。监管部门还能适当的提高违法成本,严抓严打违法犯规行为。在学员考取驾照时,可以适当增设其他考核项目,如道德素质考核,对学员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进行全面的考察,提升驾驶者的素质。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对驾驶者的惩治预防,提升道路驾驶安全。

四、总结

交通安全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并能严于律己,做到遵纪守法,确保道路驾驶安全。监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法律氛围,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涛.驾驶员交通素质障碍及解决方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傅晓薇.公路交通事故与驾驶人员相关性分析[J].河北交通科技,2009,6(4)∶58-60

[3]蒋丽,李永娟,马峻峰.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人类工效学,2011,17(2)∶85-88.

[4]张鸣.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28-129.

[5]段亚丽,高国天.浅析驾驶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职业技术,2011(9)∶133-134.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安全意识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汽车驾驶的技能及节油措施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