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对音乐文化传播的影响
2015-06-25洛阳师范学院张保玲
洛阳师范学院 张保玲
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对音乐文化传播的影响
洛阳师范学院张保玲
摘要:文化传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传播者和受众,而文化传播的核心目标就是获得受众。音乐选秀节目是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电视娱乐节目形式,从开播就获得了火爆的收视率,并因此被争相模仿,而且迅速地占领了各主流频道的黄金时段,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音乐选秀节目也因此培养了大批的观众。就国内的电视选秀节目而言,虽然在运作的流程、节目的制作和包装以及整体的风格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其收视率以及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伴随着同质化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音乐选秀节目对音乐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深。
关键词:选秀;音乐;文化传播;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44-02
一、音乐选秀节目崛起的文化背景
自从2003年开始,音乐选秀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拉开了全民娱乐的序幕,大大小小的音乐选秀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起来。这类节目通常把流行音乐文化作为其节目编辑的基本参考之一,把群众的广泛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融入到节目创作的各个环节,引起了一系列商业化的大众消费模式。许多“草根阶层”也因此一夜成名。在信息洪流的时代背景下,这类选秀节目符合人们快节奏生活方式和追求梦想成就梦想的内心渴望,它所带动的娱乐文化现象,成为各大媒体、记者们关注的对象。与此同时,选秀节目对音乐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各大媒体的推动下,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物质文化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
2003年,湖南卫视播出《超级男声》,掀起了国内音乐选秀节目的第一波浪潮;2004年湖南卫视又推出了《超级女声》,作为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娱乐节目,迅速吸引了6万余名选手报名参加,这是国内音乐选秀节目的初始发展阶段。
2005年,《超级女声》第二期吸引了15万人报名参赛,而且电视直播收视率也创造了11%的奇迹。继超级女声之后,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江西卫视等各大卫视相继推出大型音乐选秀节目,选秀节目自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等活动管理的通知》,随着这一通知的出台,各大卫视报批的音乐赛事性节目均未通过。2007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进一步明确规定省级卫视频道禁止在黄金时段播出选秀节目。这段时间,选秀节的发展进入了相对低迷阶段。
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播出,但是规定除了总决赛之外,其余赛事不许在黄金时段播出。2010年开始,《快乐男声》、《花儿朵朵》、《非同凡响》等音乐选秀节目又相继出现在荧幕上。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该节目以新颖的编排、广泛的参与性、特有的魅力迅速吸引了许多观众,其收视率几乎占据同时段节目的首位。这也标志着音乐选秀节目在这几年里,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
进入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限歌令”对音乐歌唱类选拔比赛节目实行控制总量、分时段分散播出的调控措施。“限歌令”出台后,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得到了控制,避免了过度娱乐的现象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
(二)音乐选秀节目发展的文化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等媒体的发展,各种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也在各媒介的传播下迅速扩散,并且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选秀文化在不断扩散传播的过程中有较高的覆盖率,其传播方式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且传播范围也逐步扩大。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文化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选秀活动的传播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浙江卫视的《非同凡响》、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等音乐选秀活动均通过各种即时媒体得以广泛传播并获得了较高价值的舆论文化定位,也在商业化社会环境下为文化传播带来了经济收益。另外还有网络传播、音响制品传播、报纸媒体传播、手机传播等等。选秀节目在当前已经成为一种音乐娱乐文化,在推动音乐文化传播②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一方面,选秀节目的受众大多数是年轻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当代,信息的扩散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也变得更加迅速便捷。而音乐作为一种载体,通过网络、电视、手机、报纸等媒介,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向大众推广了音乐自身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对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电视节目的主要类型和模式
由于各种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策划方不同,所采取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在对节目的主要类型和模式的划分上有了相当大的困难。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音乐资讯类、以音乐为主题的访谈类、音乐选秀类。前两种类型在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我们主要来关注电视音乐选秀节目。
音乐选秀节目是让音乐爱好者根据一定的竞赛规则进行音乐才艺展示,评委老师、专家、导师和观众进行评选或者淘汰。这类型的选秀节目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目中来,因此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一)音乐选秀节目的类型
在当今社会各种选秀节目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选秀文化形式也被商业市场看好。新的文化及传媒方式在音乐选秀的过程中不断被引进,并对音乐文化衍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今比较流行的选秀节目的主要类型有高校选秀、平民选秀、商业选秀、综艺选秀等等。
(二)音乐选秀节目的基本模式和关键元素
音乐类选秀节目的基本模式包括:以个人音乐形象为主的音乐选秀,以导师或者评委记分决定通过与否的选票模式,以个人综合才艺展示为主的才艺选秀,以模仿或者创新为主的节目改编模式等等。通过这些模式,使选秀节目的广大参与者有了展示自己个人艺术形象的舞台,激励大家的广泛参与进而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
音乐选秀节目的重要元素有:海选、淘汰、与观众的互动等等。这些元素在选秀节各个阶段均有体现,丰富了节目的形式,也使选秀节目的观赏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大大提高。
三、音乐选秀节目对音乐娱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音乐主题选秀节目与商业化发展的关系
音乐选秀中的大众传媒是服务于音乐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随着选秀形式对人们审美取向与文化消费观念的影响,音乐选秀借助电
视、网络、手机等文化传媒介质,使流行娱乐文化成为社会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一过程反映了现代性、偶像性、消费化等现代社会娱乐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③文化传播的广大受众在欣赏专业比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领略了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文化魅力。商业化的包装和宣传促使选秀节目立足于现实的状态从而进入广大受众的内心,进而有力推动社会流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对音乐文化和社会流行文化起到了很大的现实作用。商业化的包装发展也为选秀节目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实用的途径。同时,选秀文化也在另一层面对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音乐选秀节目和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音乐主题选秀节目对学院派音乐发展的冲击
然而,另一方面,从音乐选秀组织策划方的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商业性垄断和过度的商业化开发所带来的音乐创作乏味及商业宣传的泛滥等现象。从参与选秀选手的角度来看,除去市场经济推动的原因外,也有选手的明星梦、迅速“蹿红”、个人表现欲、以及大众的围观欲及低俗欲望得到满足的原因。而商业色彩增多的音乐文化选秀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令人担忧的局面———大众理性思考的缺失和道德底线所遭受的挑战。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网络新闻到处会有各种“绯闻”的传播。更让人担忧的是,有的选秀节目策划方会利用各种噱头进行“炒作”使之成为商业宣传工具,结果就带来了挑战道德底线以及审美底线的模糊甚至错位的流行文化思想。一些音乐选秀活动的火爆不是靠节目的品质、内容来实现的,而是依靠炒作、包装这些外延形式来取得,本身就脱离了音乐选秀的初衷,过度的商业化开发所导致的音乐艺术性的丧失是流行音乐文化的一大弊病。这也对学院派音乐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商业包装带来的“造星”现象,让很多正处于音乐基本功以及乐理常识接受训练期间的年轻人受到了极大的诱惑。但他们往往也因此付出了一些代价,对于扎实基本功的训练开始有了动摇,也有许多人似乎在寻找成功的“捷径”。这也是音乐选秀节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是对传统的学院派音乐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三)音乐选秀节目的娱乐化对音乐文化的影响
选秀中的各种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随着音乐选秀形式对人们审美取向与文化消费观念的影响,音乐选秀借助电视娱乐等文化传媒介质,使流行娱乐文化成为社会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了时代性、偶像性、商业消费化等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
音乐选秀在不断推动社会流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同时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也对音乐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音乐文化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受众,更加多的包容性,也具有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等特征。然而,当今出现的大多数音乐选秀节目大都沿用了一些国外原创选秀节目的形式。比如,《超级女声》就用了原创于英国,现风靡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王牌娱乐节目POP IDOL的模式。当然,对于外部节目形式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商业化背景下节目的运作和商业运营规律的把握,也为我国文化营销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模式。但是,如何根据我国目前的文化发展特点创作出更加符合国人审美情趣的音乐选秀节目,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它的出现,让更多的传播受众更加深入的投入到娱乐里,享受到了社会物质文化发展带来的乐趣。
小结:音乐选秀这种文化传播类型对于处于当代的中国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在文化转型中对传统文化有了冲击,同时又是当代社会文化新的发展和诠释。选秀活动中通过大众的广泛参与和评价,使人们对新的文化形态的认识及传播意识不再是通过各种专家学者来确立,而更多的事人们自身也作为音乐文化的受众参与到其中去。一方面是各种选秀节目中涌现的正面形象的选手带来的正能量的鼓励,另一方面也直接地指出了社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各种文化发展方面的弊端,也提醒人们在对音乐文化接受的同时也带有批评的眼光去辨识其精华和糟粕。
注释:
①引自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文化传播: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
③引自刘京林《大众传媒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文献:
[1]何晓兵.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京林.大众传媒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3]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张凤铸,关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