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5-06-24赵昕周鸿飞
赵昕, 周鸿飞
临床研究
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赵昕, 周鸿飞
目的 总结应用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98例患儿经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及血清幽门螺杆菌IGg(Hp-IGg)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的临床、13C尿素呼气试验及血清Hp-IGg检测、胃镜病变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腹部疼痛缓解率、Hp根除率、胃镜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89.8%,95.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可以有效清除Hp,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适于临床应用。
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儿童
慢性胃炎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幽门螺杆菌(Hp)是小儿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并可引起消化性溃疡等。中国小儿Hp感染发生率很高,且第一次感染大多发生在10岁以内[1],由Hp感染引起的胃炎称为Hp相关性胃炎。小儿Hp相关性胃炎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根除Hp感染,临床上根除Hp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可使Hp根除率明显提高,故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98例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用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1/2013-07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患儿,全部患儿均有明显消化道症状且反复发作。9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部位不固定,时轻时重,无规律,反复发作;伴随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部分患儿有嗳气、反酸,纤维胃镜检查胃黏膜有浅表性炎症存在,可见黏膜斑、充血、水肿、黏液增多、微小结节形成或伴有糜烂、花斑、出血等。病理组织学见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细胞增生,固有膜炎症细胞浸润,未见腺体萎缩。同时做Hp-IGg和13C呼气试验检测,二者显示均阳性,诊断为Hp相关性胃炎。全部患儿在就诊以及检查2周前未用过抗酸药及抗生素治疗。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8.4±1.6)岁;入院时病程<1个月2例,1~3个月9例,3~6个月18例,6个月至1年15例,~2年5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7.8±1.7)岁;入院时病程<1个月1例,1~3个月11例,3~6个月20例,6个月至1年13例,~2年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小儿慢性胃炎诊断主要根据Hp感染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4~14岁;(3)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疼痛无规律,疼痛时间小于2年,(4)就诊以及检查2周前未用过抗酸药及抗生素史;(5)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未行胃镜检查者;(2)就诊检查2周内服用抗生素;(3)有严重脏器功能衰竭﹑中重度贫血和恶性肿瘤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及甲硝唑治疗,阿莫西林30 mg/(kg·d),每日3次;奥美拉唑0.4~0.8 mg/(kg·d),每日2次;替硝唑10 mg/(kg·d),每日2次。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替硝唑治疗,克拉霉素15 mg/(kg·d),每日2次;替硝唑、奥美拉唑用法用量同上。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4 d。
1.6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腹部疼痛缓解率、Hp根除率、胃镜病变改善总有效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连续服药2周,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胃镜检查病变消失或白色瘢痕形成;(2)有效:胃镜检查病变减轻或为红色瘢痕期;(3)无效:胃镜检查病变无明显改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及血清Hp-IGg检测,复查时有一项阴性者为Hp根除[3]。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比较[n(%),n=49]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5.02,8.44,6.07,P<0.05。
两组患儿在腹部疼痛缓解率、Hp根除率、胃镜病变改善方面疗效良好,但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有害因子长期反复作用于胃黏膜引起的损伤,小儿慢性胃炎以浅表性胃炎最常见,其发病原因包括Hp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化学性药物、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免疫因素[4],上述因素导致胃和十二指肠被自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侵害胃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引起消化道水肿、充血,严重者引起消化道溃疡[5]。
Hp是小儿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Hp集聚密度决定胃炎程度及其活动性[6]。因此临床治疗应选择能有效杀灭该菌的药物,以减轻胃黏膜炎症,从而改善并根治本病。
治疗小儿Hp感染的药物主要有酸分泌抑制剂、铋剂及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可使Hp根除率明显提高,故被广泛应用。目前治疗方案多采用三联疗法,分为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铋剂为基础的两大方案,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3种抗生素中的2种,即组成三联疗法。理想的根除Hp方案应符合根除率高,无不良反应且经济简便。
本研究采用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对腹部疼痛缓解、Hp的根除以及胃镜病变好转均优于对照组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口服。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位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活性,抑制了质子(H+)的泵出,有效抑制了胃酸分泌。替硝唑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病原体DNA合成,并能快速进入细胞内,不良反应小而轻微,可作为甲硝唑的替代药物用于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故两组治疗均同时应用这两种药物。
克拉霉素又名6-甲氧红霉素,属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酸稳定,易吸收,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S亚基因的联接,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抑菌作用。研究发现其在胃黏膜有较高浓度,在体外具备良好的抗Hp活性,其单独应用对Hp根除率为42%~54%[7]。阿莫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而达到抗菌目的。国内抗生素的应用指征不严格,很多地区都存在不合理滥用的情况,阿莫西林口服被应用的更广泛,因此易于形成耐药。本研究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能与此有关,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三种药物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减少了耐药的发生,增强了疗效,本组98例患儿经三联方案治疗半个月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在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具有疗程短、疗效高、能有效清除Hp、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临床治疗小儿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理想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许春娣,刘伟.进一步加强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0):12-13.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旋杆菌若干临床方面的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316-317.
[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189.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5.
[5] 余熠,张寅,王筱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9):671-764.
[6] 陈秀霞,周庆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儿童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44-1945.
[7] 杨竣,廖伟强,邓慧延,等.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15):45-46.
(本文编辑:张小冬)
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赵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科(周鸿飞) 作者简介:赵昕(1974-),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沈阳市儿童医院内三科。研究方向: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通讯作者:周鸿飞,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科。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2.017
R573.3
B
1674-3865(2015)02-0144-03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