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

2015-06-23刘哲柯荫宇陈枳李忠维

消费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保障

刘哲++柯荫宇++陈枳++李忠维

摘要:为使“老有所养”的目标得以进一步实现,必须要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自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诸多成果。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改革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比重的20%;我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内总人口的63.76%。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加剧,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急剧上升,所占人口比例也将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大于65岁)占总人口比重8.9%;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1%;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4%。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不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2009年上半年,全国十分之 的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与探索。

一、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制度中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重要的标志,也是社会安定重要的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我国人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政府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农保)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始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1991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建立县区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并对试点县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该方案的出台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体现在对制度的规范化上,主要表现在:对参保对象的规定上,特指农村户口和不由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生活在农村的城镇人口;在筹集资金的方式上,主要依靠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提供必要补贴的形式;在基金的增值保值上,主要采取个人储蓄积累制。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阶段

实现“老有所养”是城乡居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2009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少数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区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此,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阶段

2013年,全国一半的省级单位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统称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即不再区分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只要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符合参保条件就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领取待遇条件就可以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而且两种户籍缴费、领取待遇的条件和规则相同。其他省份也同时规定了两种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

二、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一)缓解不断加剧的社会与家庭的养老压力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各国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问题。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8.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社科院曾预测,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在2049年达到22%,在2055年将达到25%。由于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导致家庭代际养老压力增大。而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和婚育观念的变化下,独生子女增多,人均寿命增长,不少家庭出现了两人养五人的情况,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削弱了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我国城乡居民越来越需要通过政府的制度化安排,解决家庭老年人生活的问题。

(二)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制度的公平化

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试点和制度探索的实践基础上,国务院于1997年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企业职工养老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总体架构,并在发展中愈加完善,将养老保险覆盖到所有城镇企业职工。从制度实施区域上讲,仅有少数不符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部分城镇居民还未被纳入到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前实现了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标,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权利的平等,促进了制度整合,同时对于缓解社会矛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三)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 项重要组成部分。从短时间来看,拉动经济增长,必须积极地调整消费结构和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把扩大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再调节和分配功能。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被纳入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体系中,减少了居民对未来收入和生活保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生存压力,有利于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从而促进储蓄向消费和投资转变,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可以对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稳定增长形成持久的拉动作用。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