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6-23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单硝酸山梨尼可地尔

杨 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干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 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干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2)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诊治的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服尼可地尔。治疗6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心绞痛每天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导联数(NST)、ST段压低的总和(∑ST)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无差异,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尼可地尔;单硝酸异山梨酯;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劳累稳定性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1]。怎样预防其进展为AMI、缓解临床症状是关键[2]。目前,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介入性治疗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也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尼可地尔是最先用于临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与传统扩冠药硝酸酯类药物相比,其适用于各种类型心绞痛,并且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临床预后[3]。为了进一步观察该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排除严重心力衰竭、心肌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风湿系统疾病、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硝酸酯类药物或尼可地尔过敏者;近期使用过其他硝酸酯类药物者及近期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45~77岁[(55.4±5.6)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1~78岁[(57.2±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疾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心电图情况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每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连续注射一周。口服药物(阿司匹林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阿托伐他汀钙20 mg,琥珀酸美托洛尔片23.75 mg,均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尼可地尔5 mg,每日3次,共60天;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40 mg,每日1次,共60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严重程度、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的变化,并记录常规12导联ST段压低的总和(∑ST)和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 ≥ 0.25 mm的导联数(NST)。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颁发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同等劳累程度下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次数减少80%以上为显效,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到50%为无效。②心电图疗效评定: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为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在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置的 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静息或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9,P<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的变化均比治疗前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的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不良反应 单硝酸异山梨酯组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4例面色潮红,继续服药症状未加重;尼可地尔组2例出现轻度的头痛,均未影响继续治疗。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扩冠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狭窄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硝酸酯类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扩冠药物,其临床应用已超过一个世纪之久。但硝酸酯类在使用时,由于其代谢有效产物一氧化氮(NO)的逐渐减少,从而导致长期服药的耐药性;并且由于其扩张全身小动脉包括扩张脑动脉而引起头痛等不良反应,尤其以年轻患者多见,使年轻的心绞痛患者无法应用。老年患者因服药量个体差异大引发低血压也较常见。尼可地尔是一种具有硝酸基的化合物,故具有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作用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上的钾离子通道,使钾离子通道开放,促进钾离子内流入线粒体,使线粒体膜去极化,减少钙离子内流,减轻缺血造成的钙离子超载,恢复线粒体的功能,促进三磷酸腺苷的生成,从而缓解缺血对机体的损伤,防止心肌细胞凋亡,此独特作用机制可以使心肌模拟缺血预适应,从而保护心肌细胞[4]。尼可地尔还具有增强纤溶功能的作用,能够使机体的纤溶能力获得有效改善,大量减少动静脉血栓的形成。

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与Yang等[5]研究结果一致,证实尼可地尔可以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1.11%。尼可地尔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每天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NST及∑ST均较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显著减少,证实其抗心绞痛效果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此外,尼可地尔无硝酸酯的耐药性,无需偏心给药,可持续24 h防治心绞痛发作。综上所述,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新选择。此外,有研究表明尼可地尔缩短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可增加迷走神经张力,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6,7]。此作用有待进一步大量临床实验以证实。

[1] 胡思泽.达肝素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131-133.

[2] 回金凯.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2):69-71.

[3] 刘永泉,刘宁.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132-133.

[4] Ahmed LA,Salem HA,Attia AS,et al.Pharmacological preconditioning with nicorandil and pioglitazone attenuates myocardial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J].Eur J Pharmacol,2011,663(1/3):51-58.

[5] Yang MJ,Lee HC,Lee HW.Effect of nicorandil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Based on the Kore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fion Regislry[J].Int J Cardiol,2013,27(5):665-667.

[6] 蒋文平.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8(4):291-294.

[7] 刁军,武维恒,李莉,等.尼可地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8(8):58-60.

R541.4

A

1672-6170(2015)01-0098-03

2014-09-18;

2014-10-30)

猜你喜欢

单硝酸山梨尼可地尔
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山梨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尼可地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分析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