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之“大学”精神
2015-06-23王博
王 博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
浅析《大学》之“大学”精神
王 博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三纲领、八条目,旨在告诉读书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在《大学》的内容之中被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同样也是儒学的精神要求,与儒家思想脉络的内在性有极高的契合度。时至今日,读书人重读《大学》,更应该体悟到其中的明德精神、至善精神和大学精神。
大学;儒学(家);修身
一、《大学》之“大学”
《大学》作为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近代许多学者认为其为秦汉之际的作品,肯定其作为儒家的作品。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南宋朱熹将此合注为“四书”,此成为宋代之后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此本为宋本《大学》。
还有古本《大学》,也即南怀瑾在其著作《原本大学微言》一书中,所讲到和参照的“原本大学”,即《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至朱熹将其单列收于“四书”之中)。
所以,有宋本《大学》与原本《大学》即古本《大学》之别,二者的区别在于文本中的诸多断句和文章的诸多段落的差异。
笔者在涉及《大学》内容之时,选择宋本《大学》,即经过朱子删定编排的《大学》,参考其著作《大学章句集注》。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不管读书人选择何本《大学》,《大学》对于读书人,尤其是读书人而言的微言大义,则是不言而喻的。儒学作为出仕之学,其对于士人的导化作用有着深刻的意义,而《大学》的“大学”二字本指古代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成为政治领袖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条件教导王公贵族的子弟。其中所讲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对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古代士人直至今之读书人仍有益处。
二、《大学》之义
如前所言,《大学》明示的是道德修养与政治的关系,对此读书人不禁有这样的疑问,一篇《礼记》中的短文,为何会聚焦于德与政治呢?在此,读书人不妨来试析一下:
《大学》为儒学(家)的经典,而儒家思想的宗旨正如南怀瑾所言的“内明”之学,再附加儒学创生的时代背景和孔子所做的目的:复周礼,行仁于天下。君子德行的历练最终指向国家社会政治的昌明,不然孔子也不会在那个时代那般游说了。
《大学》在阐明这些条件的时候,把握“修身”为其核心,要求政治人物以身作则,对百姓起“风动草偃”的效果,追求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而这点与孔子所倡言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相符合的。而《大学》所代表的是三代共有的传统,不如同时肯定它是儒家思想的延伸与推广。正如此,朱子依北宋程颐之说,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将《大学》列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 并以其为首。
此处又产生一个问题,即程与朱的此种论述是否合理?试释之:
言《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此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以它为“孔氏之遗书”,却又以其为孔子本人之作或者曾子录孔子之观点之作,则不易取信于人;
《大学》可以作为儒家思想的某种应用,但儒家的奠基者为孔孟则毋庸置疑,但程颐却以“古人为学次第者”而“论孟次之”,似有本末倒置之疑。
在朱熹的章句集注中,以“大学”部分用心尤重,改古本《大学》的编排,将其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而“经一章”专谈:三纲领和八条目。这是由内而外的一系列的学习、修养、实践和验证的过程。
由于此文本之中未涉及格物致知(此为朱子理学思想中的重要奠基思想范畴),故朱子依程颐之意再“补传”,此种做法在经典的传承史上是一种创举。但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提出一种观点:古代经典,有错有漏,但读书人后人连增减一字都须万分谨慎,何况朱子擅自增加一百三十四字呢?
三、《大学》之解
关于《大学》的理解,古往今来,凡学者都有自己的一番独见,以近人的观点来探析对于《大学》的理解。
1.钱穆之解
钱穆认为,中国思想自始即偏重人生界,因此对政治问题普遍异常重视,这与上文所述相契合。
此刻提《大学》一书,为儒家思想的代表,旧说此书出于曾子,钱穆认为实乃秦、汉之际几部无主名的作品。《大学》专论人事,不涉天道,书中有三纲领和八条目;而八条目中最要一条则为“修身”,亦是八条目的中间一条,故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其实三纲领,俱是“修身”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亦是“修身”事;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是“修身”事;地位不同,事业不同,其为“修身”则一,其为“止于至善”亦一。
在钱穆看来,致知在格物的理论支撑为:物即孟子所言的“万物皆备于我”之物,即万善万德。格乃到达之义,人生实践必到达此万善万德之理想标准;始是知至,始是意诚,始是心正,始是明明德,此乃对内而言。若就对外而言,即此已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已是亲民,已是止于至善。
同时,钱穆对于《大学》的意义和精神,也进行了说明:《大学》的贡献,在于把全部复杂的人生界,内外,本末,先后,举出简单的观念与系统来统括了。这是人生哲学里的一元论,也是一种德性一元论。在这样的一元论里,政治只是一种文化事业,是一种道德事业,国家只如家族一般,只是社会大群中应有之一机构,应以全天下人类为其最高阶层,但读书人每一个人,却在此全人类大群中各占一中心主要地位。为读书人每个个体的努力与国家整体指明了方向和努力的目的性;同样,善是人生最高理想,而善即是人心内在所固有,即明德,将此发扬光大,则全人类可到达一终极融合之境界,而这种事业,则在每一个人身上平等负担,即为修身。
2.胡适之解
在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他指出:《大学》一书,不知何人所作,书中有“曾子曰”三字,后人遂以为是曾子和曾子的门人同作的,此话固不可信。在胡适看来,大概《大学》为孟、荀以前的儒书,只是细看儒家学说的趋势,似乎二子之前总该有几部这样的书,才可使学说变迁有线索可寻。同时,胡适于此,针对前述提出了三个值得读书人品味和斟酌的问题:在极端伦常的儒家,何以生出尊崇个人的孟子?在重君权的儒家,何以生出鼓吹民权的孟子?在极端实际人生哲学的儒家,何以生出心理的人生哲学?
此之外,胡适对于《大学》的要义也进行可有关方法和个人注重两方面的详述,给读书人在个人修养方面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1)《大学》之方法
《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末,始终,先后,便是方法问题。而《大学》的方法便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所言的是方法明白,条理清楚,至于对于格物的解说,以及德性与道问学先后的问题,乃是宋儒发生的问题,在当时都不成问题。
(2)《大学》之个人注重
胡适先生认为,孔门有一派把“孝”看得太重,其结果则是将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中,即:“我”竟不是一个“我”,只是“我父母的儿子”。这种情况之下,则会造成两种反动:一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如杨朱的“为我”思想,曾不肯“损一毫利天下”;另一种是极端的为人主义,如墨家的“兼爱”思想,“视人之身若其身,人之家若其家,人之国若其国”。在这样两种极端反动的驱使之下,儒家必须转换他们的伦理观念,所以《大学》的主要方法,如上所言,把“修身”作为一切的根本。
基于这样的一种观念,胡适对于《大学》中的“修身”有这样的理解:“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修身的工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效果;以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为:
在这样的一种图表的表现形式之下,可以很直观地明白修身的重要性,以及修身和修身整个环节的紧扣性,对于个人而言,都是重中之重。
四、《大学》之大
今日读书人读《大学》,聚焦在于“修身”,这也是现代社会下个人成长的重点所在,也是《大学》给予读书人的时代精华。虽然时代不同,以及读书人作为读书人所身处的周遭也不可相比,但是作为读书人的本质和所承担的使命却是一致的,通过学习,进而修身,达到《大学》中所要的那般。
故而笔者愿意借鉴胡适先生所描绘的图表,来表达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内在含义,综合钱穆和胡适对于《大学》的理解,以此来体悟和传达《大学》的“大”精神,即:
由此可观,三纲领之“明明德”,在于彰显一个人的光明德行,而这是《大学》的首要目标;也是学习和修养可称之为必要条件的基础,更是成己成人的第一步。三纲领之“亲民”,在朱熹看来将亲解为新,革旧之意,而新民则是推己及人,使之可去其旧染之污;“明明德”的表现是善的行为,重点在于自我修养,而亲民则就善行的效果而言;而依儒家所言,善是一个人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因此一个人行善,就必定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而三纲领之“止于至善”,朱熹则解为必至于是而不迁;于此,“是”为至善,而“不迁”则为安处所之不去;修养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而不是其他安处之所。因此,对于读书人而言,修养自身的目的则是能够使自己安处于至善之境而不去。
而对于操作性更强的八条目,对于读书人的指导价值和汲取价值更具有转化性可言。格物,面向事物本身,与物本省相交通,要穷事之理,事务之理没有余蕴;致知,则要推类而知,知类似知新,充实自己已经明晓的知识,如同温习故知;诚意,实则心之所发,其本于善而不自欺,达到所谓诚实;正心,则相对于诚意,意既已充实,心当得正,心的大部分在于意,意诚则心无烦劳而常居于正;修身,八条目中正心以上且所谓修身,修身为本,乃言一切人皆以自修为当务之急,不可忽视;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从三个维度来说明修身的表现,家有仁风,而家人各止于所当,国家安定而有礼,则民好善而乐生,百姓无不获其安乐,无一物不得其所,天下可谓平矣。
德行与修身的关系实则无法以三言两语或者是简单地以“三纲领”和“八条目”来理解其内涵,只能在字解其文言的过程中以其为线索来探寻修身的内涵和外延,用身心体悟《大学》给予我们的理论精神,从而结合修身来感知和实践《大学》中渗透出的“大学”精神。
[1]李洛丹.浅析大学精神[D].兰州:兰州大学,2011.
[2]王洪才.论大学之道与大学精神[J].大学(学术版),2013,(10).
[3]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黄玉顺.论“大学精神”与“大学之道”[J].寻根,2010,(4).
[5]苏小柱.论“大学精神”[J].探索,2010,(1).
2095-4654(2015)08-0036-03
2015-03-15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