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邮轮旅游竞争力
2015-06-23齐静文王赵洵
□齐静文 王赵洵
着力提升邮轮旅游竞争力
□齐静文 王赵洵
3月 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要“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要“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海南将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特区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而邮轮旅游发展对于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特区,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新愿景下海南邮轮旅游发展正当时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代,繁荣于唐宋,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航线屡次变更,但海南岛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到东南亚的“商贸枢纽”,是国际海运的必经之道。据海关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往来海口港的外轮多达428艘,几乎囊括了当年香港、新加坡等地之间的航运。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亚凤凰港国际邮轮码头时指出,“三亚发展邮轮旅游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要共同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加快邮轮母港建设步伐,加快发展邮轮产业”。2014年,仅三亚凤凰港就接待邮轮71艘次,港口收入超1000万元。
国际邮轮协会(CLIA)发布的“亚洲邮轮行业发展趋势”指出,2015年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来说将成为“中国邮轮年”,2015年将有26个邮轮品牌,52艘邮轮在亚洲为最多217万名游客提供1065次邮轮游览和航行。与此同时,邮轮经济具有关联度高、乘数效应强等特征,邮轮母港对于所在地的消费、外汇、就业、服务水平和城市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这意味着海南迎来了邮轮旅游快速提升的最佳时机。尤其是三亚拥有与世界邮轮之都美国迈阿密相似的地理纬度和气候条件,仅三亚每年就有超过1100万人次的过夜游客,拥有庞大的邮轮旅游潜在消费群体。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距离国际航道不足一小时航程,港口条件良好,有条件打造多条国际航线。三亚凤凰国际邮轮码头是全国第一个邮轮专用码头,目前正在筹建的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建成后三亚或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
海南邮轮经济产业链尚未形成,服务体系亟待构建
近年来,虽然海南邮轮旅游得到长足发展,但海南的邮轮产业链拓展延伸依然远远不够,邮轮经济对于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
首先,海南没有掌握邮轮经济产业链上的核心资源。邮轮母港产业链的核心资源是邮轮公司,邮轮经济运行是以邮轮公司为主导,在港口码头、旅行社、景区、船舶、邮轮供应企业、政府机构等相关企业或机构的配合下协同运行。海南目前还没有国际邮轮公司总部驻扎,发展邮轮产业的经济收益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旅客消费以及船票代理,并且在整个邮轮旅游经济直接收入中占的比例非常小,在邮轮制造、邮轮公司运营、邮轮港口运营、邮轮商贸的产业链中,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环节。
其次,海南开通的邮轮航线较少。以三亚为邮轮母港开通的固定国际航线,邮轮班次少,涉及距中国本土最近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东南亚航线尚未开通,更不用说延伸到太平洋、大西洋的远洋航线,海南的邮轮线路全球化格局尚未形成。
第三,海南没有形成与邮轮母港基地相匹配的服务体系。以签证为例,越南提供搭乘邮轮旅客落地签证,马来西亚及土耳其都提供免签。日本自2015年3月17日起开始实施船舶观光登陆许可证制度,中国母港出发的大部分邮轮均已获得了日本免签的资格。海南虽然实行了26国免签政策,但受时间限制、便利性不足等问题制约。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和管理团队,欠缺经营管理邮轮的经验,限制了海南邮轮旅游在东南亚乃至世界邮轮旅游格局中的竞争力。
三大抓手提升海南邮轮旅游竞争力
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提升海南邮轮旅游竞争力将有助于推进海南与东盟区域旅游合作进程向更深层次发展,有助于推进亚太邮轮旅游经济区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邮轮旅游综合收益。可从三大方面入手:
1、以丝路基金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邮轮旅游产业链长,涉及的部门多,需要投入资金量大。中国近期宣布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海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争取丝路基金进行海南邮轮旅游配套设施的国际化改造是海南邮轮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海南与上海、天津处于邮轮旅游发展第一梯队,三亚港是交通部认定的邮轮运输试点。在国家旅游局探索设立丝绸之路旅游基金的基础上,设立定向可控的海南邮轮旅游专项基金,积极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海南邮轮旅游建设。要重点改善邮轮港口服务条件,在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码头、旅游精品购物点等港口经济环节,开展与国际接轨的邮轮旅游港口配套设施建设,要注入文化元素,以三亚为重点,逐步向周边城市覆盖,逐步形成邮轮经济综合体,实现从单纯的邮轮港建设到综合的邮轮城建设的过渡。
2、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海南处在中国面向东盟的最前沿,位于东南亚经济圈内,东盟已成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海南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离不开东盟的支持。一是加强与以东盟为主的丝路沿线国家邮轮旅游合作。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红海,最远可达非洲,中国与东盟各国海上相通、陆地相连,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海南要以东南亚为基础,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PEC、博鳌亚洲论坛等组织,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联盟,开展与新加坡、吉隆坡等港口合作,实现人才、资金、技术合作与交流。二是加强与国内兄弟省市邮轮旅游合作。随着上海、天津、厦门、深圳等地邮轮港口的兴起,邮轮市场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广东、广西毗连海南,特别是广东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广西北部湾—东盟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已于2015年2月9日首航。海南可推动制定琼粤桂三省联合开展丝路邮轮旅游发展合作备忘录,发挥琼粤桂各自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客源互送,市场共推,开辟多元化旅游产品,三省市协同合作争取将琼粤桂合作区纳入国家商务部正在制订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规划,获得政策支持。三是充分利用“亚洲邮轮专案”平台,促进区内邮轮旅游发展。海南目前已经加入了全球首创的“亚洲邮轮专案”,该专案成立的目的就是拓展邮轮旅游的区域合作,资助邮轮公司开发及推广包含合作港口的邮轮旅游产品。海南通过参与这种策略性区域联盟,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邮轮旅游,使亚洲邮轮旅游选择更为丰富,提升邮轮旅游的吸引力。
3、以旅游特区建设为载体,争取国家优惠政策。
邮轮旅游发展受限制的原因之一在于政策限制。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海南有了更明晰的定位:以打造旅游特区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争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路先锋。旅游特区之“特”主要是指实行特殊的旅游政策、灵活的旅游措施和特殊的旅游管理体制。以旅游特区建设为载体,海南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外交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的沟通,推动针对海南邮轮旅游市场监管和扶持政策的出台。要争取境外旅游公司在海南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国际航线邮轮服务业务,减免税收,实施鼓励邮轮在琼注册和停靠的优惠政策。海南要探索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海关备案后从事外轮供给业务,增加三亚港口在国际邮轮公司中的物资供应比重。同时,争取将外籍邮轮多港挂靠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层面。如果海南能实施国际邮轮多港挂靠,也能有效开辟国内母港城市间的邮轮旅游线路,将有力提升海南邮轮产业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海南省旅游委、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