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标志性被动句浅析
2015-06-21夏定云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夏定云(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酉阳杂俎》标志性被动句浅析
夏定云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酉阳杂俎》是一部具有博杂性质的唐朝志怪小说集,研究价值巨大。《四库全书总目》誉之为“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以往研究多关注其版本流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与佛教之关系、对其他著作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而鲜有文章论述汉语语法方面的问题。文章全面分析《酉阳杂俎》标志性被动句,对其进行穷尽系统分析,并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探析其被动句的语法特点,进而窥见唐代汉语被动句式的使用状况,旨在为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酉阳杂俎》;被动句;被动标志;语法特征
《酉阳杂俎》[1]是段成式创作的唐代志怪小说集,全书共三十卷。该书内容繁杂,上涉天文、下涉地理,不仅详尽记录了当时的一些自然现象、民风民俗、物产资源,而且论及了人际交往、佛教故事、医药卫生等方面内容,由此不难看出该书的百科全书性质。作者自序所言属于志怪小说,但就其内容而言,远远超出了志怪的题材范围。由于《酉阳杂俎》是一部兼具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据辨证诸多内容的著作,而其中叙述社会民情、历史琐闻等篇目多用当时的交际语言写成,口语性极强,较多地保留了晚唐时期语言的特点。通过对《酉阳杂俎》中语言研究,我们可以管窥晚唐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通过对《酉阳杂俎》被动式的穷尽研究,来探究被动式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希望可以管见被动式在唐代的发展概况,从而为被动式整体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这样做不仅拓展《酉阳杂俎》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酉阳杂俎》中语言特点,进而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古代汉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标志性被动句和意念性被动句。标志性被动句指的是被动句结构中有明显的表被动的词;意念性被动句是从句意上来判断的,句中没有明显表被动的被动词。据统计,《酉阳杂俎》中具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共有 86例,详见下表:
被动句类型 总用例 语法结构 出现次数 占总用例比例“于”字式 4 “于”式 4 5%“见·动”式 5“见”字式 6 “见……(于)”式 1 7%“为……所”式 36“为所……”式 2“为”字式 57“为·(宾)动”式 19 66%“被·动”式 11“被·名·动……(于)”式 7“被”字式 19“被……所”式 1 22%
一、“于”字式被动句
“于”字式被动句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渐趋消亡,《酉阳杂俎》中只有4例:
① 固服缝掖者肆笔之余,及怪及戏,无侵于儒。(1;序)(1)
② 陛下未能脱屣天下,而以道为戏,若尽臣术,必怀玺入人家,将困于鱼服也。(24;81)
③ 崔病积年且死,心常恃于邢。(25;82)
④ 又一日,复往取此果,至穴,鬼复欲夺,其人急吞之,身遂暴长,头才出,身塞于穴,数日化为石矣。(173;756)
《酉阳杂俎》中“于”字式被动句所占的比重很小,一般在动词后用“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来表示被动含义。介词“于”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淡化了动词性,因为实词只有虚化之后才有作形态标志的资格,所以“于”字能够在说话者需要用被动句时直接拿来使用。另外,在甲骨文中“为”“见”“被”都还是实词,它们开始其语法化进程,并最终产生出虚词用法的时间比“于”字要晚得多。因此,“于”字成为了最早的表示被动式的结构标志,并在先秦时期被大量使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介词“于”的语法功能也开始复杂起来,可介引的成份众多。所以,判断“于”字结构是否是普通的“于”字被动式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当“于”字引进处所名词时,例①和例③的情况比较简单,因为“于”字后面所介引的都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全句被动意味很明显,所以可以判定是被动句;但是,例②和例④中“于”字后介引的都是处所名词,严格意义上来说“鱼服”和“穴”不是动作行为真正的施事者,但句中也含有被动意味,所以不太好明确地界定例②和例④是被动句或者不是被动句。正是由于“于”字被动式本身表示被动关系不够明确,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到西汉时“于”字被动式就迅速衰落了,到唐代时也更少见了。“于”字式被动句在《酉阳杂俎》中出现的次数只有4例,占全书被动式总用例的5%左右,正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见”字式被动句
用“见·动”或“见……于……”表示的被动句式。这种被动句中的“见”可看成表被动的助动词,由于“见”本身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以用“见”表被动的可以再用介词“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具有明显被动意义的,带有表明被动结构的被动词的被动句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可知,“见”字式被动句是使用比较早的一种被动式格式,可以算是一种传统被动句格式。据分析研究,“见”字式的被动句一直沿用到汉代以后,在其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呈现出了几种形式:“见·动”式、“见……(于)”式、“为……见”式、“被……见”式等。在《酉阳杂俎》中,“见”字式被动句共6例。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见·动”式,共有5例:
① 弟子恶报,和尚何以见度?常欲翻河水陷洛阳城,以快所居也。(40;164)
② 疑其见欺,竟不及画。(62;240)
③ 惊问其故,言方病时,梦有二人着黄,赍帖见追。(219;50)
④ 处士倘不阻见庇,亦有微报耳。(228;78)
⑤ 惛夜分后, 然若梦,见昔事主躬来慰谕,忍不交言,怒而见害。(236;100)
《酉阳杂俎》中“见·动”式共有5例,约占全书被动句总用例的6%左右。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在书中用例为 36的“为·名·所·动”式和用例为 11的“被·动”式。作为使用较早的“见”字句来说,其发展势头有所消退,逐渐落后于“为·名·所·动”式和“被·动”式。同时从以上所举例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特点:“见”字后引进的动词“度”“欺”“追”“庇”“害”都是单音节的。这是因为“见”字的动词性很强,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没有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虚化成虚词,因此“见”字式的发展趋势是消退的。
(二)“见……(于)”式,仅有1例。
方之蒙袂辑履,有愤于黔娄,擿植索涂,见称于扬子,差不同耳。(206;17)
“见”作为被动标记,当“见”字后引入一个行为主体,它的被动性远远弱于它的主动性,所以一直以来“见”字被认为不能引入施事者。如果要引入施事者的话,就要在它的后面加一个有被动标记的字如“于”(可以引入施事者的介词)才能清楚地表达被动的意思。同样,“见……(于)”式也保持着它一贯的特点,“见”后的动词没有带宾语。
三、“为”字式被动句
“为”字式被动句,共 57例,占全书被动句总用例的66%左右。“为”字式被动句,也是古汉语中出现比较早的被动句格式。据唐珏明先生(1987)统计“为”字式是先秦第二大被动句式。在“为”字式被动句发展过程中,用“为”字作为助动词,在“为”字和被动词的中间可以插入一个关系位名词,这个名词所代表的就是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即所说的“为·名·动”式,如《论语·子罕》“不为酒困”。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到汉代,“为”字和被动词中间的关系位名词也可以被省略了,形成“为·动”式。再到了后来,为了使用的方便,这种结构渐渐被 “为……所”式所代替。在汉代以后“为……所”式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地位也逐渐变得更重要。《酉阳杂俎》中“为”字式被动句共出现57例,主要情况如下:
(一)“为……所”式,共有 36例,占“为”字式被动句总用例的63%左右
① 相传此鸟昔有十首,能收人魂,一首为犬所噬。(156;633)
② 蝎常为蜗所食,以迹规之,蝎不复去。(170;741)
④ 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200;3)
“为”字动词性和虚词性都很强,在先秦时“所”字有两种性质:一方面,它具有代词性;另一方面它所接触的一般是外动词,外动词后面往往不再带宾语。有时在使用时会受具体情况所限,表达的句意混淆不清。所以,随着时代发展,“为……所”便产生了,使用频率逐渐加大。这样,在被动词前面插入一个“所”字是被动式“为”字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表示被动的情况下,“所”字失去了原来的代词性,而成了引介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的一个辅助性标记,没有实在意义。
众所周知,在两汉时期,“为……所”式被动句就得到了普遍运用,并成为被动句的主要表现格式。但到了晋代以后,“被”字的动词性逐渐淡化,成为能够独立表示被动意义的形式标记。为了表述的方便,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的发展中,“为……所”式中的“为”字常被“被”字所代替。到了唐代,“为……所”式开始日趋衰微。但在《酉阳杂俎》中“为……所”式的发展情况却略有另外,《酉阳杂俎》中“为……所”式被动句共 36例甚至相当于“被”字式被动句的2倍,这足以说明在晚唐一些文学作品中“为……所”式所占比例仍然很大。
(二)“为所……”式,共2例,占“为”字式被动句总用例的4%左右
① 长安秋多蝇,成式尝日读《百家》五卷,颇为所扰,触睫隐字,驱不能已。(168;716)
② 嗟呼,君何以至是,我辈早为所掠,醉其幻术,归路永绝,君若要归,第取我教。(223;64)
“为所”式是“为……所”式的变式,省略了“为”字后的行为施事的主动者,直接置于“所”字前。在进入两汉之后,“为……所”式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结构变得更复杂了。其实“为”和“所”结合起来,作用可等于一个表被动的词。但实际上这种用例一直不多,据唐钰明(1987)统计,用“为所”式较多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书中也仅分别出现 9例、25例、17例,唐后便接近消亡。[2]《酉阳杂俎》“为所”式用例也只有2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三)“为·(宾)动”式,共19例,占“为”字式被动句总用例的33%左右
① 见人遽 齧食之,或不及,则弃于草中,若不可得,当打之数百,方肯为人取。(145;587)
② 韩愈侍郎有疏从子 姪自江淮来,年甚少,韩令学院中伴子弟,子弟悉为凌辱。(185;823)
③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 塚。(201;3)
④ 弟喜,遽开门,见一人头犹是虎,因怖死,举家叫呼奔避,竟为村人格杀之,验其身有黑子,信王用也,但首未变。(214;40)
“为·(宾)·动”式也是出现比较早的被动式主要表现形式,但因为其在表被动时不如 “为……所”式使用起来方便、简单,所以西汉后便渐被淘汰。据唐钰明(1987)统计,“为·(宾)·动”式在先秦、西汉,东汉、六朝用例所占被动句总用例的比例分别是 24%、21%、7%、3%[2]。但是,《酉阳杂俎》中此用例却占全书被动句总用例的22%左右,比例还是相当高的,这和被动式发展与其渐趋消亡的趋势不相一致。
四、“被”字式被动句
“被”字式被动句,共19例,占书中被动句总用例的22%左右。《说文·衣部》:“被,寝衣也,長一身有半。从衣皮聲。”被本来是名词,后来发展为动词,表示“遭受,蒙受”的意思。“被”字用来表示被动,最早在战国末时就开始出现,两汉时期使用得越来越多,司马迁《报任安书》“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东汉以后,“被”字式的用法变得更加复杂了,可以引进实施行为的主动者,成了介词,虚词性更强。六朝以后使用渐多。蔡邕《被收时表》“臣被尚书召问”,《世说新语·方正》“亮子被苏峻害”。这样,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被动式就由此而产生了,并在口语中逐步取代了其它三种表被动结构的标志词。“唐末这种被动式用得很多,如‘被人还唤作朝官’(白居易《白牡丹》),‘近被君王知识字’(王建《宫词》)等,变文中‘娘子王郎道着丑貌’(《丑女缘起》),‘旋被流沙剪断根’(《王昭君变文》)等,有的‘被’字前有主语,有的动词之后加上宾语,被动式被广泛地应用并发展起来。”[3]《酉阳杂俎》中“被”字式被动句总共出现19次。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被·动”式,在书中出现 11次,占被字式被动句的58%左右
① 忽一日,有梵僧乞食,因问布:“知君女有异疾,可一见,吾能止之。”布被问大喜。(10;37)
② 魏孝昭之世,搜扬天下才俊,清河崔罗什,弱冠有令望,被征诣州,夜经于此。(120;494)
③ 盗发白茅冢,棺内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窟内火起,飞焰赫然,盗被烧死,得非伏火乎?(125;522)
④ 其妻久病,才相见,遽言我半身被斫去往东园矣,可速逐之。(145;589)
上述“被”字是直接引进动词表示被动的,在“被”字句中只出现了受事者,并未引进实施行为的主动者。另外,在书中“被”字句中的“被·动”式还呈现出另一个特点是:11例中有8例是动词后带补语,这也是“被·动”式发展成熟的表现。袁宾先生指出被字句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有相当数量的“被”字句带有多种意义的补语。[4]蒋绍愚、曹广顺(2005)认为近代汉语中“被”字式被动句的复杂化“首先表现为‘被’字式的句法核心从单个动词演变为复杂的结构”[5]。由上所列的例子中也能发现这种复杂化的表现:例③、例④中“被”字介引的动词后都有补语。《酉阳杂俎》8例带补语的用例占全书“被”字式被动句总用例的42%左右,这是一个相对大的比例。一般认为“被”字式被动句主要表现形式最早在战国末期时就开始出现了,普遍使用出现在晚唐五代以后。从《酉阳杂俎》中“被·动”式的用例表现上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由此也可以进一步得到验证。
(二)“被·名·动……(于)”式,共出现 7次,占被字式被动句的36%左右
① 自言少时梦中被人 録于一处,言天符令摄将军巡南岳。(83;316)
② 天宝初,高将军郎君被人打,下颔骨脱,某为正之,高将军赏钱千万,兼特奏绯。(116;487)
③ 经日,如被人执至一处,若县吏者,断令托生顾家,复都无所知。(121;498)
④ 数岁忽自归,言初被物寐中牵去,倏止一处,及明,乃在古塔中。(135;563)
⑤ 复被众 嚙之,恍惚间已入小门内。(146;590)
“被·名·动”式最早出现于汉末,唐朝时使用的频率比较多,所以自唐以后“被·名·动”式就逐渐成为被动句的主要句式。在中古时期,在普遍使用的过程中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字句较以前更复杂了,中间也可以插入关系语(施事者),它在人们日常生活讲话中逐渐代替了“为……所……”式。其实,这一个发展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因为它大大地影响了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发展方向——现代汉语被动式中绝大多数是带关系语的。所以说“被”字句带关系语这一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类型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中古时期普遍的使用。
(三)“被……所”式,书中仅出现1例,占被字式被动句的6%左右
诸女伴皆住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扰,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228;78)
“被……所”式被动句最早在后汉文献中就有所出现,如《论衡·祸虚》“如贼贤,则被贼者何负?如逆道,则被所逆之道何非?”随着“被”字式的广泛应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所”式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被……所”式中有施事者出现,当时用例还是比较少的,但到了隋唐以后这种情况就比较多见了。但在《酉阳杂俎》中这种类型的句式却不多,仅有 1例。简单分析一下,在“被……所”式中“被”字后直接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所”字表被动,“所”字后的动词是单音节词。
五、结语
《酉阳杂俎》属于晚唐作品,内容广泛驳杂,多用当时通语写成。通过对书中标志性被动句的研究,可以窥见晚唐汉语被动句发展的一些特点。
第一、四大主要的被动式格式都有体现。其中“于”字句的出现更体现被动式在晚唐发展的一个特色,因为随着发展,“于”字式被动句在唐代时就已经消亡了,“于”字可以加处所名词,逐渐地变为介词,失去了被动的意义。
第二、“见”字式被动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随着其它被动形式的普遍使用,“见”字式发展趋势呈现衰退的状况。《酉阳杂俎》中,“见”字式的用例仅有6例,占全书被动句总用例的7%左右。
第三、“为”字式被动句和“被”字式被动句发展迅猛,使用范围广泛,表被动的语法功能比较完备,成为当时被动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字式被动句在《酉阳杂俎》中出现得最多,共57例,占全书被动句总数的66%左右,其中以“为……所”式所占比例为最大。“被”字式被动句在《酉阳杂俎》中总用例 19例,占全书被动句总数量的 22%左右,比例居第二。
第四、主要被动式“为”字式和“被”字式在《酉阳杂俎》中出现的次数是比较多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的式样也较繁多。如“为”字式被动句的类型有“为……所”式、“为所”式、“为·(宾)·动”式;“被”字式被动句的类型有“被·动”式、“被·名·动·(于)”式、“被……所”式。
综上所述,《酉阳杂俎》包含的被动式还是比较全面的,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语言中被动式的使用情况:“于”字式已近消亡;“见”字式发展趋势逐渐衰退,“为”字式和“被”字式由于发展强劲成为了主要的被动式的表现形式。语法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随着发展而逐渐精化,其内部结构也更加地复杂化。通过研究《酉阳杂俎》中被动式的发展特点,可以清晰地看到《酉阳杂俎》中句法发展的情形也是这样。但《酉阳杂俎》中的被动式又呈现出它自己的发展特色,如“为·(宾)·动”式却别于它到西汉便被淘汰的态势,反而在书中被动句总用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隐藏的深层原因还有待探讨,但是,这正使得《酉阳杂俎》句法研究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可见,《酉阳杂俎》诸多语言学研究应该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注释:
(1)“24”代表引文出自中华书局1981年版《酉阳杂俎》第24页;“81”代表的是条号,即81条。下同。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唐钰明..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M].中国语文,1987,(3).
[3][日]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20.
[4]袁宾.《祖唐集》被动句研究——兼论南北朝到宋元之间被动句的历史发展和地域差异[J].中国语文,1989,(1).
[5]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84.
Analysis of the Marked Passive Sentence inYouYangZaZu
XIA Ding-yun
(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YouYangZaZuis an extensive and mixed characteristics about fantasies and legend stories in Tang dynasty, which is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in literature. BeingSikuquanshu zongmuknown as"the best since the Tang dynasty, as a novel", previous stud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s versions, ideological content, artistic features , the relationship with Buddhism ,and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book; but few articles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the Chinese grammar.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You Yang Za Zusign passive sentences, to end system analysis,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analysis its grammar characteristics of passive sentences, and then see the usage of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 in the Tang dynasty, provide reliable first-hand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You Yang Za Zu; passive sentences; passive sign; grammatical features
H13
A
1004-4310(2015)03-0055-05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3.013
2014-11-20
夏定云(1971- ),女,江苏兴化人,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辞书学和图书情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