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寻
2015-06-19李春华
李春华
[摘要]高中政治课的人文性特点使其在学生人文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人文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对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政治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教师人文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78
人文教育,即教育者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帮助受教育者将其内化为自身情感、道德以及价值观等关于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本质是弘扬学生天性,探寻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起点应当为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高中人文教育开展的主渠道是政治课堂,缺乏人文素养的政治教师无法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人文素养的提升上,政治教师应当着重扩宽自身的知识面,通过涉猎不同领域,形成自身对于生命、生活、社会以及历史等问题的独特见解。例如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相关研讨交流会等。除此之外,高中政治教师还应当加强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只有积极学习,丰富自身,才能够为开展人文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革新传统政治教学方法
传统政治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开展人文教育需要革新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通过改革与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选修课、学术讲座、参观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理论知识,认清知识本质。革新后的教学方式较传统方式而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各类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的感知与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从现象理解逐步过渡为掌握本质。另外,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加强人文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类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历史背景之中,让学生在认知社会、适应社会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结合政治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强化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人文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进行关于物质含义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物质”。对于学生存在的分歧,可以采取辩论会的方式进行辩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争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为正式学习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动力。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样必不可少。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运用自身丰富情感激发学生的真实内心体验,让政治教育闪现人性光辉。例如,在进行关于商品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你妈妈为你亲手织出的围巾是不是商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指出妈妈为自己织出的围巾不是商品,也能够对商品的定义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从而理解商品的等价交换关系是不能贯穿到情感世界中的,母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其自身情感得到了升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实现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对时事热点进行分析讲解,并将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怀,进而树立起为祖国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知识,积极思考,促进自身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立人文性质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及时的反馈,因此,在高中政治的学科评价上,也应当坚持人文性。一方面,在评价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给予关心和重视,这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显著效果。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对个体差异给予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应当多元化、立体化,例如可以采用民主评议、集体讨论、自我评价以及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用自身正确的人生态度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人文教育的开展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当从自身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人文素养,革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人文性质的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