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2015-06-18王倩
王倩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当代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学习并不仅仅是学生单独的工作,同时也能够成为集体性的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就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主观上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当代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合作学习模式的优越性,并且已经在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但从目前来看,教师还没有完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并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一、以科学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从本质上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其中,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教师没有为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无法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合作与讨论。同时,如果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缺乏效力,这就导致学生认为没有合作学习的意义,也无法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顺利开展。
因此,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制订明确科学的学习目标,以此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为例,部分教师为学生制订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并探索平行线的性质。这样的学习目标相对简单,学生只需要阅读教材就能够得到答案。这就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降低,同时也无法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认知。
因此,教师为学生制订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可以转变为阐述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并在纸上做出平行性,同时思考平行线应该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此时,教师开展了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推导平行线性质的验证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和个人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其转变为自身的能力。基于此,学生才能够在教师明确的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才能确保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
二、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层
教师要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其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在分组的基础上渗透分层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小组中学生的能力、基础和学习积极性。如果小组内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距过大,这就容易导致思维快、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观点无法被其他学生接受,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合作与讨论。反之,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无法跟上小组内其他学生的节奏,使其无法获得真实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分组保证小组之间的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正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且要针对不同小组学生的能力与基础引导其开展不同的合作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明确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首先按照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对其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层次较高的学习小组,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绘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并分析与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同时,针对层次较低的学习小组,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同时运用其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通过合理的分层与分组,学生才能在小组中提出观点并引起其他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才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更为关键的是,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提出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同时借鉴并吸收其他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渗透分层教学理念,教师才能促进不同能力与基础的学生共同进步,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更大提升,同时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其能够逐步巩固自身基础,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巩固学习信心,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模式,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小组为单位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并且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通过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誗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