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之间
2015-06-16刘玉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也为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带来了契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但是,更多时候,更多场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为了应景,或者是“迎合”了“潮流”。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了“移动教研”模式,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于教研室的管理和教研难题,不仅“应景”,更是实用。在此之后,武汉市中小学信息化暨武汉教育云师范工程才启动,湖北省才被确定为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省份。
且让我们看看江岸区小学教研室这场自下而上的移动教研大戏吧。
2011年9月,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启动移动教研。
2012年11月24日,武汉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暨武汉教育云示范工程启动工作会在市政府礼堂隆重召开。会上正式颁发了《武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2—2015)年》及实施方案、《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2014年1月,湖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省份。
时间的纵轴,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江岸区小学教研室的移动教研,早于且顺应了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信息化发展潮流。
不过,熟悉江岸区教研现实的人都知道,仅仅用“顺应”解释江岸区小学教研室移动教研的产生缘由,未免过于草率,“现实倒逼”或许更加贴切。
现实考量
江岸区,武汉市老城区之一,东北邻黄陂区,西、南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土地面积64.24平方公里。
全区共有小学43所,从江汉路到谌家矶,横贯近16公里,都有分布。
43所小学,2000多名教师,与之对应的,是11名教研员。
2007年,武汉市各大地铁线相继开工;2013年,武汉市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世界汽车之都。
城市飞速发展之际,是交通之殇。
教研员和教师人数之间的巨大悬殊,决定了更多时间需要采取“一对多”教研,或上课,或评课,或做专题报告,台上一人,台下百人,如此这般,参会者无法自由畅快表达,实效性不够。
地域面积广阔、学校众多、交通状况糟糕,更多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蜻蜓点水式的教研都难以保证,何谈教研的纵深发展。
现实显示,若固守传统教研方式不放,只会使区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2014年6月10日下午,江岸区小学一、二、三年级数学教师在各校会议室开展了江岸区小学高效课堂在线网络教研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专题讲座,数学低段教研员郑惠庆和惠济路小学张莉副校长作为“三优”数学低段的比赛评委,第二部分是各校网络在线互动。
这次网络教研是区小学教研室首次利用区会议教研视频系统进行的一次在线式网络教研,这种教研方式不受场地限制,各校教师只用在本校客户端打开视频系统,登录指定的虚拟会议室,点击签到即可。借助高清摄像头和麦克风,所有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可以清晰地收看主讲教师的发言,主讲教师也能通过屏幕监控到各校教师参加活动的情况,要想参加互动,只需提出在线申请,由主控教师“给麦”。所有活动过程全部自动录像保存,以便随时调取。
此次活动即为移动教研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对于移动教研,教研室主任范学英有明确的阐述:是指在移动通讯网络支持下,以促进群体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打破空间的限制,进行资源分享以及互动交流的教研方式。多是从移动教研的环境与途径来描述。
移动教研源于日常管理。
2011年8月,范学英从武汉市育才二小来到江岸区教研室。
从“号令”百来号教师的名校校长,到领导十几个教研员的教研室主任;从着眼于一个学校的“一亩三分地”,到放眼于全区43所小学,收放之间,需要拿捏有度。
虽然直接面对的只是11个人,但如何让他们的工作有条不紊且创造性地开展,这位有着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可是一点都没敢马虎:每一个教研员分管一个学科或年段,要经常下校听课指导,工作性质,工作对象与学校教师相比不一样,不可能像管理教师一样过于刚性,张弛有度,才是明智之举。
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教研员的潜质,范学英称他们为专家,并提出了“移动式办公桌”的策略,即教研员并不需要固定在办公室办公,根据需要,办公桌可以在教研室、课堂、家里,当然,此处的办公桌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办公桌,而是一种虚拟意义上的办公桌。移动的形式可以是听课、评课、电话发通知、网络论坛,QQ布置工作等。
教研员工作地点不受限制了,但管理却有了难度。
“江岸区小学教研员日常工作记录”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教研员王小威设计了一个类似于考勤的系统,每个教研员一个账号,只要登录即可登记并可查看其他人的动态,即使下校,只要有网络,也不影响。后来,对教研日志进行改造,将每位教研员的获奖情况、职务、职称、工作等都登记,相当于个人档案,年底绩效考核直接以教研日志为准。
品尝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便利后,小学教研室又开始将“移动”的范围扩大到教研。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同研共创”教研模式,借助互联网大力开展同步教研,积极开展网络在线式教研和“跨区(市)协同式”教研,组织校际和区域间的协同备课、同课异构等研究活动,资源共享,协同研究,共同创造。
于是,QQ群、邮箱、视频、云平台等“齐上阵”,且互为补充,上演了一场动静结合的移动教研大戏。
动的灵活:时时处处皆教研
清晨,“嘀嘀嘀……”手机上的微信圈闪动了,这是小教室的成员习惯性地早起后,在“移动式办公桌”上送出的第一份问候:
“我来了,签个到,下校听课去了……”
“你好,我写稿子啊!”
“加油加油!”
“亲们有没有周安排啊?快发给我,谢啦!谢啦!”每周四,品德教研员张亮都要在群里吼上这么一嗓子。
“我的一会儿发给你。马上,马上啊!”
“我的可能要到下午发,不好意思啊!”
……
不再是对着龙飞凤舞的纸质稿一个字一个字对着键盘敲打,大家发过来的周安排表格样式统一,张老师快速粘贴,转发领导审阅。
这只是移动教研的一个小片段。
2014年10月,小学教研室结合数学高级研修班,请市教科院吕德新老师来讲座,但场地有限,只能容纳80多人。为了惠及更多教师,小学教研室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要求全区三、四年级教师及分管教学副校长都在学校看视频,并电子签到。此举反映很好,且减少了后期录制的人、财、物的浪费,可谓“一箭三雕”。
QQ群、邮箱、视频、云平台,这些移动教研的依托,小学教研室的教师在心中都有明确的分工。
如,QQ群,在及时交流方面很便利,而在附件保存方面就无优势,而邮箱和教育云空间就弥补了QQ群这方面的缺陷。
郑惠庆老师将自己的教育云空间分成了三大板块:学习、工作、互动。学习板块包含个人师德文章、党性提高感悟、好文章等;工作板块包括历年期末试卷、学业监测(相关数据隐去学校)、骨干教师好文章(比赛一等奖的加上评论)、课件、教案等;互动板块包括解疑答惑(个性问题在QQ上回答,共性问题放云平台)、教研活动(每周四发下周安排)。
“将自己的云空间装扮得如同花园,对所有教师开放,让他们也嗅到知识的芬芳。”范学英如是说。
张琦老师认为,教研员应该架设起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因此,教研员不应该被圈定在办公室内读书看报、学习提高,应该多下学校,多进课堂,多与老师对话,多和学生交流,摸清问题实质对症研究,挖掘先进经验总结提高。移动教研就给了教研员“走出去”和“坐下来”的机会,根据专题研究的需要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将办公的地点移动到该去的学校,移动到该进的教室,通过听课、说课、议课等活动,真正坐下来和老师们共同发现问题、梳理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分辨来确立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程序、步骤。
做到了时时处处皆教研,另一种辛苦也不期而遇:
因为时间和区域的不固定,工作与生活分不开,有时半夜还在发微信;
开了微信、QQ,就没有8小时概念,因为领导的电话随时可能打来,要时刻处于待命状态;
白天下校,没时间看视频,即使有时间看,网络也不给力,只能等晚上十点后网络稳定了看。
不过,对此困难,教研员们表示并非承受不起,在领导高度信任和教研员自律的“双透”态势下,时时处处教研的潜在优势还会被悉数发掘。
静的便利:从疲于奔命到足不出户
办公地点的灵活,不是移动教研的唯一特性。
人不动,心却动,是移动教研的另一魅力。
胡满红老师对此深有感触。
2014年年底,市“云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举行,市电教馆和信息中心要求教研员现场听课、观课、指导,作为区小语教研员,胡老师当属此列。
凑巧的是,2015年元月的命题校对工作也很紧急,如果现场听课,来回仅仅在路上就要花费2个多小时,势必耽误命题工作。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向领导汇报问题后,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市电教馆给胡老师一个账号,通过这个账号,进入教师教育云空间,看活动现场录像,通过QQ传教学案例,如此便化解了时间和空间的矛盾,把不可能同时完成的事情完成了。
品德教研员张亮也是移动教研的受益人。
因为师资并不充分,品德教师一般都由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兼任,品德仅仅是他们的“副课”。如此,在开展品德教研活动时,如果正好要上“主课”,或者因为路途遥远,会耽误上“主课”,那么“副课”就成了牺牲品。
所以,寥寥数人已成为品德教研活动的常态。
移动教研让张老师看到了希望。
在调查了每个品德教师上课时间后,张老师定了一个大家都空闲的时间,开展了一次网络视频教研活动。当教研员这么久,这是第一次全员参与的教研活动,大家兴致都很高,效果出奇好。
自此,疲于奔命不见了,足不出户的网络视频教研就成了一个教研新常态。
小数高段的王钊老师也有“奇招”。
每学期,王老师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组织区内教师足不出户,开展教材教法研讨。每次开展区内教研活动的第二周周二下午,教师会不约而同地相聚在“小学教研论坛”上,交流自己的听课感受,并将自己好的经验和做法在论坛上推广。到了学期末,王老师还组织教师针对课本上的内容,将教学中有异议的地方罗列出来,归纳整理,从而为下一轮教学的老师提供经验。
在“教育云平台”下,王老师有自己的个人空间。空间里,记录着她为教师们盘课、评课、磨课、议课的点点滴滴;登载着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罗列着区数学高段教研活动;传递着王老师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感悟想法……同时,王老师在空间里创设了“数学名师工作室”,主要针对第二届数学学科工作室的教师和区内骨干教师组织教科研活动。
一元路李霞老师作为高段的数学老师,经常关注王老师的个人云空间。她说:这朵云中的“名师工作室”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在“名师工作室”总能看到一系列的活动信息,比如数学学科工作室推出的一节节高质量的精品课例,“三优”云空间说课中教师设计的五彩斑斓的云空间。我欣然地加入其中,慢慢地,我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我参与的武汉市高效课堂巡礼——走进江岸数学,让我深深体会到江岸小学数学人“玩数学”的精神。云中的“名师工作室”使我的数学教学、科研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去年在“名师工作室”信息栏看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比赛通知,经过认真准备,获得武汉市一等奖,并在2014年新技术新媒体比赛中,数学活动课“0.618”取得全国二等奖。在江岸区,像我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我们都在“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下走进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静态之下,是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开阔的思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也许就是对移动教研“静的便利”的最好总结。
“技术问题才是真正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因为平台建设比较专业,很多操作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完成,而我们又没有这方面的系统培训。所以,我们寄希望于平台的改进,希望能更加亲民,更加易于操作。”作为信息技术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的王小威说。
亦动亦静,此即移动教研的精髓所在。动静之间,移动教研有无限可能。在这个无限可能中,还包括了信息技术对教研内容的改变,因为当前对移动教研的研究,大多止于教研形式的尝试和突破。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