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研究
2015-06-16孙桑落
孙桑落
[摘 要] 大学、企业、政府三要素间相互作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模式极大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广东温氏集团则是该模式应用中的典范。温氏集团注重科技创新,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能从实际中找到课题,给学生作出了详细的指导,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政府在产业规划、促进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需求。而科技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投入等机制,在“三螺旋”协同创新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近年来企业科技创新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还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还有相当差距,而由政府主导的科技力量又自成体系、既分散又重复,整体产出和转化效率较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系统、全面的社会协作过程,其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整个产学研创新合作过程中扮演的主导地位和重要角色,需要对大学和企业协同创新提供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为此,本文拟对基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集团”)主导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功案例分析,研究企业与外部不同主体间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二、温氏集团发展历程
温氏集团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阶段:初步成长与积极探索阶段(1983-1991年)、科技创新与外部延伸阶段(1992-2003年)和协同创新与全面突破阶段(2004年至今)。1983年,温氏集团创始人温北英先生承包新兴县筋竹镇的一个养鸡场,同几位农户正式创立新兴县筋竹畜牧联营公司。在初步成长与积极探索阶段,建立了一体化养殖公司,公司结合肉鸡生产经营过程的种苗、饲料、饲养、防疫、销售五个环节设立了服务部、生产技术部、饲料部、营养部、销售部、财务部。1986年温氏实现第一次按股分红,同时印发了股权证。在科技创新与外部延伸阶段,温氏与华农大动科系达成长期合作协议;1993年温氏《员工准则》标志着温氏企业文化的形成;建立了全员股份合作制,1994年公司规定员工股份可在公司内部自由转让,每年拿一部分利润出来按股分红,使得干部员工除工资外,还有额外的投资收入,1996年温氏集团成立销售合作会,形成了企业的销售网络;2000年8月互联网站的正式开通标志温氏集团进入E时代;明确了企业的整个产业结构发展战略,1997年作出了发展养猪业的重大决定,2000年从澳大利亚引进数百头良种奶牛成立乳业公司,企业正式提出积极发展养鸡业,大力发展养猪业,探索发展奶牛业,加快向上下游产品延伸;在省内外建立养殖分公司,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和管理等,开创了“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基本形成以广东为基地,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各自组团发展的全国战略布局。2003年产学研成果《优质肉鸡产业化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协同创新与全面突破阶段,期间,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全国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04年温氏集团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6年产学研成果《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组建了广东省温氏研究院,成为了广东省第二家省级企业研究院,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86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发。产学研成果广东省首例体细胞克隆猪诞生。2010年温氏集团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揭牌。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3年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申报的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立项。
三、温氏集团“三螺旋”(thetriplehelix)协同创新模式
“三螺旋”创新模式是指1995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系Etzkowit教授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Leydesdorff教授将美国遗传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 Lewontin用三螺旋解释基因、组织和环境三者对生物影响的“三螺旋”模型(TripleHelix)引入经济学,提出用来解释知识经济发展中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三螺旋”协同创新模式从大学、企业、政府三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着手,充分用好现有的国家政策,通过企业需求、大学需求和政府需求推动各种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打破不同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共同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在“三螺旋”理论中不强调谁是创新主体,大学、企业和政府三方都可以是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温氏集团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与大学、政府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非常典型。
1.企业需求
随着温氏集团从创业初期发展10年后,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1992年的年产值达到了3000多万元,但规模化养殖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面临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的需求。企业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开展全面合作,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20年间,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成近160家一体化公司,2012年集团全年上市肉鸡8.65亿只,肉猪813.9万头,肉鸭1437万只,生产饲料739.5万吨。年产值从3000万元到335亿元,增长1000多倍,成为亚洲最大的现代农牧集团的“温氏奇迹”。
2.高校需求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是现代高校的四大职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也有自身的内在需求。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的产学研,一方面能从实际中找到课题,给学生作出了具体、详细的指导。另一方面,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找到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两者间的最佳结合点。在科研成果方面,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级奖励;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广东温氏研究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和国家级研究平台;在学科建设方面,培育的预防兽医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占动科学院本科论文数的20%和8%-10%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在温氏集团完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资金方面,温氏集团每年给华农大10%的技术股份。endprint
3.政府需求
大学与企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不考虑政府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大学与产业关系的基础。政府需求集中体现在产业规划、公共卫生危机政府应急管理、环境治理、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产学研成果“大华农”禽流感疫苗为抗击禽流感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温氏集团明确了“倍增计划“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公司合作养鸡户的平均饲养规模从当前7500只/批,提升到15000只/批水平,养鸡户的平均养殖效益以当前的户均3万多元为基础再提高一倍或以上,2011年拿出5000万元研发经费,提供3亿元无息垫资额度作为2011年度“倍增计划”基金。2010年温氏集团荣获全国饲料行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企业称号,成为全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2011年由广东省农业厅、环保厅联合召开的“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现场会”在新兴县召开,温氏集团在养殖环保治理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四、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科技资源共享是协同创新的关键,也是衡量是否真正协同创新的标准,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是关系协同创新实施的成败。温氏集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首先表现在科研创新人才的双聘;其次是科研设备、科技情报共享,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等科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实验室、实践基地共享,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再次是科研成果共享,产学研成果先后获得省和国家科技奖励20多项,申请多项专利。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使命。温氏集团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成功经验首先体现在企业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上,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要求高校委派高素质的专家常驻担任高层次技术管理岗位;其次体现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企业通过实习挑选愿意留下发展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二通过举办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班。再次,创新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分阶段共同培养、相互联合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等协同办学模式,在华南农业大学开设“温氏班”,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定向培养,对象为大二的动物科学学院所有专业品学兼优且有意愿修读的学生。学生毕业后,优先选拔进入温氏集团工作和录用为温氏员工。
3.协同创新投入机制
协同创新离不开投入,构建健全、合理、高效的投入机制,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温氏集团协同创新合理的投入机制首先体现在政府的引导投入,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资源(政策和资金)的引导、桥梁作用,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鼓励和支持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加大对产学研用结合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能够解决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启动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推动创新载体的建设,与华南农业大学等共建广东温氏研究院和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其次是企业的R&D投入,温氏集团每年除了给华农大10%的技术股份外,还提取总产值的0.5%作为专家的科研经费;再次是高校的人才投入,华南农业大学委派专家常驻企业。
当然,协同创新还必须提高在科技资源上的统筹、协调、整合等能力,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倡导、鼓励、支持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