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一体化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5-06-16梁素芬

散文百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修饰语外貌贝多芬

梁素芬

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

读写一体化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梁素芬

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和写本应该是一体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了文章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写作,忽略了读和写的结合。在我县教研室梁云堂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着读写一体化的教学之路。语文课堂中如何做到读写一体化呢?

一、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找准并确立课堂教学中读写的结合点

先设计好前置写作题,课前让学生写一写。例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认真分析教材后,我发现6到9段是对贝多芬的具体描写,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而第6段和第9段是对贝多芬的外貌的描写,这两段分别从远处和近处两个观察角度描写贝多芬的外貌,学生如果通过学习这课能明白并会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那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了,为此我设计的前置写作题是: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前练笔收上来,仔细研究学生练笔的优缺点

对于缺点要分析一下学生写作时的共性问题,以利于在课上分析贝多芬的外貌时,有针对性地点拨、引领和提升。经过分析,我发现学生在写作时修饰语运用的不恰当,写人物眼睛用了“像老鼠一样的小眼睛”“绿宝石一样的眼睛”,写表情用了“贱贱的”这样的词。归结一下原因,我觉得学生对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征理解得不透彻。为此我针对第9段内容设计了几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三、上好展示提升课

在课上我首先找两名学生读自己的练笔,大家来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在写外貌描写时存在的问题。接着读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了贝多芬的性格特征。把主要内容放在分析第9自然段上;“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先从整体上描写了贝多芬的脸,接着依次描写了贝多芬的头发、眼睛、鼻子、嘴和下颏。把其中的修饰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分析完以后,我让男生读文,女生看前面的彩页插图,看看作者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是不是很准确。学生看后都觉得描写得太传神了。分析完贝多芬的外貌描写,我紧接着出示了一段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引导学生分析把句中的修饰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哪些问题: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恰当运用修饰语,描写要精准细致。

四、学生依据刚总结的写人物的外貌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结合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练笔。修改后展示成果前,我告诉学生,大家要认真听猜猜描写的是谁。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听得很投入,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能透过外貌描写的文字猜对学生的名字。有一名学生还自己写了自己的外貌:他的脸上经常呈现出一副“坏坏的”表情,让人想揍他一顿,一张英俊的脸上含蓄了许多欢乐;一头与其英俊的形象完美结合的头发,焕发出无限活力;中不溜的眼睛镶在他的脸上,更加突显出他的机智过人;能嗅出一切美食香味的鼻子下面有一张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没理还能狡三分的嘴,衬着圆圆的下颏,整个描绘出他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形象。听着学生读自己写的练笔,我在想:教师真的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读和写相结合的平台。

教师要善于找到读写结合的契合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猜你喜欢

修饰语外貌贝多芬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顺序对比与汉语习得偏误研究*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浩浩荡荡个什么
浩浩荡荡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