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情视角解读文本

2015-06-15张彤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文章

张彤

面对一篇篇课文,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解读。只是,除了对每篇课文进行解读之外,还特别需要关注阅读文本的主体——小学生。小学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名家的作品,丰富的素材、优美的语言、缜密的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往往与他们的认识水平有不小的差异。因此,当解读这些“成人立场”的文本时,我们必须得考虑学生的需求。

一、文本分析贵在“简约”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每篇文章都包含着方方面面的知识。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写道:“语文教学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必然存在一个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是由教材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只能选择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教材内容。”王教授所说的就是语文文本解读的一个定位问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学习的起点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因此,在文本解读时,作为教者,首先要学会取舍,让文本的分析趋于简约,更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文本分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纲举目张,突出主线。

小学课文内容丰富,对于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的小学生来说,往往会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所以,删繁就简选择教学内容应该是教师解读文本的重要一步。文题是文章的眼睛,所以,最为简单实用的文本解读方式便是从题目入手,围绕文题,设计一至两个主问题,用主问题来引领整堂课的教学。如《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就很容易发现,一看题目便立刻能知道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大作家”和“小老师”。全文讲的是大作家和小老师之间的事,学生通过阅读,也能理解所谓的“大”和“小”分别指什么。但是,学生可能不清楚的是,文题为何不是“大作家的老师”或 “作家的小老师”,或者“作家的老师”。于是,根据学生的理解难点教师可以将上述的问题指向一个点:题目中的“大”和“小”能否不要?顺着这样一个问题,就在这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学生能很容易地将原本只能意会却难以言表之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个主问题将文中的人物、事件有机地串联起来,就像“纲”一样提起了整篇文章这个“网”,突出了教学的主线。

2.提纲挈领,讲求层次。

每一篇文章作者行文是有层次的,如果能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将内容的解读顺着一种渐进式的理解推进,便能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阅读文本。郑逸农先生曾说:“从语文学科特点来定位,文本解读的对象首先是语言,尤其是语言表达形式;文本解读的深度,应该看对语言解读的深度,尤其是对语言表达形式解读的深度。”以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例,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可以抓住文中冰心对儿童的理解来进行渐进式的解读。文章一开始,冰心将儿童比作小天使,凸显了他们的纯洁可爱。随着文章的深入,在冰心眼里,儿童的形象又出现了变化,如春花一般生机盎然,活力四射。文章结尾,冰心发出了感慨,在她眼中,儿童已然成了春天的化身!教师带着学生一步步跟随着作者逐层深入理解儿童给人的感觉,就会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对冰心眼中的儿童形象有真正的理解。这样提纲挈领、有层次地渐进式理解,文章的解读也就一气呵成,步步推进了。

3.避轻就重,追求一得。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知识的综合体,可以挖掘利用的知识十分丰富。面对课文的特性,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明白他们的学习起点,借助特定的文本选择那些特定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能够日有所得。如学习《小露珠》,可以让学生模仿小青蛙与小露珠打招呼的句式练写,这样的仿写一定会趣味横生;学习《早》,可以让学生仿照介绍“三味书屋”方位的方法写一处陈设,精准的方位表述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学会表达。像《推敲》这篇课文,以写事为主,但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似乎并不非常突出,值得借鉴的语言形式也不明显,于是,教师可以将关注点放在“习文需要反复斟酌、推敲”上,利用课后的习题,训练学生对文字的精准感觉,让学生学会选择字词,最终能够妙用字词。如果教师每次都能借助文本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一点语言表达、运用的技巧,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以及语文素养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文本解读重在 “精准”

由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他们对阅读理解的内容呈现出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很多相似的东西缺乏精确的观察,对于同类的人、事也很难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子来归纳其特点。如何让学生读懂每个文本的不同之处?让每个文本在他们的眼中、心中成为独特的“那一个”,这取决于教师如何来精准地解读文本。

1.在文题的关键处入手。

再次提到文题,因为题目的价值实在太大。细读文章的题目就能帮助我们快速解读文本,也能帮助学生把握文本与文本间的差别。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定写的是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的故事,但最有趣的是“他的”两字。如果去掉这两个字似乎也行,那么加上这两个字又有什么特别的奥秘呢?“他的”交代了大黑骡子的主人是谁,让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顿时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因为有了这种“特别”,才有了文中最为动人的内容。再看《诺贝尔》与《天火之谜》,粗读课文感觉应该都是写人的文章,写的都是有名的人物,但是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诺贝尔》一课以人名为课题,作者的着力点是在写诺贝尔这个人上,而《天火之谜》则以“谜”为题眼,是用“谜”来引出人们的观点,继而写富兰克林的“解谜”。但文中多了一群为他作衬的人,最终表达出富兰克林这个人对真理的无畏追求。这样的解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同样是写人的伟大,但表达的方法是不同的,表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2.在文体的特点上着眼。

王荣生教授把教材的选文分成了“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这样的分析也可以用在我们平时对文本的解读上。其实,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更容易把握的是课文的文体特征。利用不同的文体特征,也能让学生对不同的课文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掌握。如《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说理文,说理文一定有观点,有例子。掌握了同一类的文章的解读方法,就等于找到了解读这类文章的钥匙。在苏教版教材中,中高年级的第一篇课文是诗歌,那么针对小学生对诗歌不是很熟悉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完全可以逐步渗透诗歌的形式特征、语言特征,与每学期都学的古诗作比较,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诗歌的共同点、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点。利用文体的特征学习一类文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文体概念,学会选择不同的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3.在表达的特殊处用力。

文本解读的精准还要求教师能发现文本中独特的语言现象。这类现象往往是学生能感觉到,但是无法表达清楚的。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大量的数字,写出了谈迁在厄运面前的执着信念;《大江保卫战》中由“一”组成的一串词组(“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道人墙”“一个念头”),读来短促有力,掷地有声,再现了子弟兵面对肆虐洪灾的决心、意志;《诺贝尔》中“近了!近了!”“ 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成功了!成功了! ”三处反复,写出了诺贝尔研制炸药时的紧张、危险,突出表现了他的献身精神。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传递着作者特别的情感,这些都是隐藏在文本中的语言“密码”,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读出这些“密码”,并将之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由起初的似懂非懂,到之后的恍然大悟,再到将来的主动发现,最终形成独有的语言能力。

三、文本理解妙在“有趣”

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旅游一般,应该处处有美景,时时有惊喜,贵在“有趣”。韩国阅读指导专家南美英博士在《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小学各阶段孩子阅读的倾向,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阅读倾向在变化,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阅读倾向大致归纳为:喜欢字句活泼优美、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童话、科学、历史、传记等读物;喜欢用问答、讨论、戏剧表演来探讨故事的内容以及人物活动的细节;喜欢从参考书、百科全书、书报杂志中吸取知识,以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结合学生这样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就应将“有趣”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1.寻找语言形式上的“趣”。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鸟语》,是一篇典型的在语言形式上有独特趣味的文章。文中出现了很多种鸟的“语言”——“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看似简单的对话中蕴含的是语言特有的音韵美。发现音韵之美,就能带给学生朗读文本的乐趣。联系鸟儿叫的声音,细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这样设计对话的有趣之处。简简单单的鸟叫,在“我”耳中竟然是如此的神奇有趣。鸟儿不会说话,但是当它成为“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它们的鸣叫就是最好的语言。借助这样的想象,学习这样的形式,对于喜欢新奇、追求趣味的小学生来说定会成为一种乐事。在这样的解读基础上教学,也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2.寻找内容情感上的“趣”。

语文的“趣”除了好玩、有趣,更多时候应该追求内在的“情趣”。因此,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蕴含在内容中的“趣味”。如《安塞腰鼓》中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展现了黄土高原背景下茂腾腾的后生们充满的生机活力。这段话运用了多种修辞,带给读者一目了然的形式美。但这样的形式不仅仅只是形式,作者对每一个喻体的选择都是精心的:骤雨的急与密,旋风的张与扬,乱蛙的多与杂,火花的热与烈,斗虎的勇与猛,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由声音、动作、神情混杂在一起组成的动感十足、激越豪放、气势磅礴的画面。在黄土高原静止凝滞的背景下,茂腾腾的后生形象呼之欲出。这是作者场面描写的精彩之处,也是这段不长的文字打动人之处。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学生一定会对课文的形式美、内容美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只有将文本解读从形式引向内容,再由内容回归到形式的学习,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阅读体验。

3.寻找运用中的“趣”。

阅读是一个从“形象语言”到“语言形象”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语言运用“趣味”的追寻,应是教师解读文本的一项重要内容。寻找运用中的“趣”,需要对学生的学情准确了解,对文体特征精准把握,对文本语言形式合理迁移。如《大江保卫战》中一连串的“一”字词组,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简短有力。有位教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语用环节:让学生通过朗读文章的相关段落,继续找到可以用这类形式表现的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思维开始急速运转。很快,他们发现了文章中隐藏在文字里的更多的“一”字词组:一副对联(是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的真实写照),一声呐喊(喊出的是决心,表现的是必胜的信心),一场鏖战(表现了战士们与洪水搏斗的艰难),一群英雄(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气壮山河)……在不断的发现中,学生们的情绪越发高涨,对文本的理解随着发现的增加越加

深入。

每个学生都是充满张力的生命个体,当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从他们的视角去感受、解读文本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发现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最佳路径,就从真正意思上尊重了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将会更好地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走向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