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弃标准答案又何妨

2015-06-15沈新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李晨编者意图

沈新芳

周末,先生将学生刚完成的一次测试卷带回家批改。我们俩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但带的是同年级同学科,好奇使然,我便顺手拿过一张试卷——李晨同学的,书写很漂亮,一面试卷看上去,没有一处出错,心里便默默地想:嗯,是个好孩子!

先生见我拿着试卷便也凑了过来。这一凑不要紧,他可生气了,向我抱怨:“气死我了,李晨,我们班里阅读能力最强的孩子,每次考试阅读基本不失分,可是这一张试卷,你看这么简单的阅读题,就这一个简单的小题,他四分竟然一分没得!”

“哦,那是怎么回事?我看看。”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读起这篇让李晨“着实摔了一跤”的文章来。文章的题目是《蝉》,作者写了蝉非常喜欢唱歌,无论在饮水还是行动时,都从未停止过歌唱;蝉的幼虫寿命最长,在春暖花开之时,吸食树枝的汁液,幼蝉脱壳后爬到树梢;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如果看到有谁跑来,它就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若喧哗不足以惊扰它,它就依然继续歌唱。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音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以与飞鸟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最后一个题目是“文中说‘我们不应厌恶它的烦吵浮夸,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李晨这一题后的“-4”显得那样刺眼。我细细地读着他的回答:“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蝉是害虫,它们‘吸食树枝的汁液,危害树林(来自短文),而且夏天,当我妈妈下夜班回家休息的时候它总在窗外的树上聒噪不停,妈妈都没法安静地睡一会。我可烦它了。”没错呀,蝉的确是害虫,也的确聒噪,而且这样的回答不仅体现了他对短文的理解,还关照了自己的生活,回答得挺好!

“这张试卷不是你自己改的吗?这明明是对的,你怎么给打错了?你还抱怨人家没做好,这分明是你改的问题嘛!”

“可他的回答是不正确的啊!”

“怎么会不正确呢?噢,同意就是正确的,不同意就不对啦!学生就不能发表自己的个人理解啦?”

“可是,他这样的回答说明他没有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而编者出题的意图,也是想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蝉并不是在聒噪,而是在为生命欢歌。”

“……”我无语了。

作者站在一个生命的视角,感受到了蝉在历经四年的黑暗和艰辛之后,终于见到日光,便用歌声为自己的生命庆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作者的眼里,蝉与自己“比邻相守”,蝉为了生命付出的艰辛和坚忍是值得欣赏的,它们的歌声是快乐美妙的,哪怕是“将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也“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作者这么说没有错,他关注的是蝉生命的难得与短暂,感叹于蝉“历经四年的黑暗和苦工”后的快乐歌唱,这是作者个性化的感受和表达。试题的设计者所谓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似乎也是在暗示学生“同意这种说法”,因为这是作者写作的意图。李晨不同意这种说法,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它是害虫,“吸食树的汁液”和不停息地聒噪,他关注的是自然与生活,这是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和表达。又何错之有?

我翻看了其他学生的试卷,看到班里只有两三个同学写“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而且理由都差不多,但都被打上了红叉叉,四分也被扣光了。教师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领悟了编者的设计意图,但唯独没有考虑到学生还会有个性化的理解,偶尔冒出来的几个“个性”也被“统一”成了“共性”,那一句句灵动而又个性的理解就这样被无情地忽略,被狠狠地扼杀!

翻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一些耳熟能详的表述再次跃入眼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尤其是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也明确写着:“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编者的编写意图固然要引导学生去揣摩和体会,但当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作者、编者的意图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教师究竟应该站在一个怎样的立场上,又应该做出一种怎样的评价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我们要把学生独特的想法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理解,尤其是在他们说得有理有据并合情合理的情况下更应当予以鼓励和肯定。因为这样的“个性”是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珍贵!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真的这样落实了吗?

细细想来,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沉浸在“揣摩”中——揣摩作者的目的,揣摩编者的意图。而孩子们呢,也更在不断地揣度老师的心理:老师希望我怎么回答呢?我怎么回答才能让老师满意呢?在这样的揣摩与揣度中,他们慢慢地迷失了自己,丢掉了个性,渐渐地学会了迎合——迎合作者,迎合老师。教师似乎也对这种迎合喜欢着,纵容着,学生也在迎合中快乐着。“自主”和“个性”的前面,不知不觉间被一双无形的手加上了一个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被”字。这样的教育教学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就是磨去了学生个性的棱角,让他们由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变成了光滑圆润的鹅卵石。

如果面对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那听似不和谐的“我不同意”,才是生命的最强音。它奏响的不仅是课堂最美的乐章,更是学生饱含灵性和个性的生命的华章!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李晨编者意图
李晨设计作品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The Best Film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编者语
自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