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数学类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5-06-15佟小华
佟小华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是基础薄弱,自律性差的现状,在数学类基础课的教学中使用“精讲多练”教学法,整合课堂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对学生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独立学院 精讲多练 数学类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65-02
1.数学课程教学的背景
如何搞好独立学院数学基础课的教学已成为众多院校教师关注的问题。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思維活跃、求知欲强、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信心不足、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自觉性差等特点,致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用。同时,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知识型”转变为“应用型”,为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要求我们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法。
2.“精讲多练”教学法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提出在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上采用“精讲多练”教学法,即通过精选教学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传搜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对课堂有限的时间重新进行划分,调整教师授课与学生练习的时间分配。
2.1 精讲
“精讲”的提出对于解决“满堂灌、注入式”的课堂教学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是十分合理和有效的。从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角度来看,对“精讲”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审思。特别地, 把“精讲”理解成抓住重点、难点讲,“串点成线, 聚线为面, 面中显点, 以点带面”。
2.1.1目标精当
精讲当然要适当地少讲,要做到少中见多, 以少胜多, 要抓住主要矛盾, 围绕中心内容, 讲授教材中最基本的有代表性的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高等数学教学中导数、定积分、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等概念, 以及微元法等方法, 是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必须讲深讲透。而对教材中有关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 则不必拘泥于严密的论证和推导, 只要强调定理或公式的条件和应用的方法即可。注意每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自己了解一堂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2.1.2研究精深
娴熟的驾驭和运用教材是精讲和多练的基础。教师要下更多的功夫来钻研教材,了解知识的体系与知识点的衔接。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对新知识的需求等情况。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差异性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2.1.3内容精练
教师要处理好“讲”与“不讲”的问题, 然后要处理好“讲什么”和“如何讲”的问题。“讲”与“不讲”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是由教师直接讲授, 还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活动,自己总结出结论,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讲什么”和“如何讲”主要是指:如果某一数学内容教师直接讲比让学生自己去学更合理更有效时, 教师要“精讲”; 而如果某一数学内容教师直接讲不如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活动和数学思考去发现、理解更合理更有效时, 教师要设计和组织好引导性的题目和语言,启发学生自己来学习。总之,就是要力避繁琐,不做无用功,做到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讨论能明白的不讲;点拨能懂的不多讲,训练能解决的不多讲。要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
2.2多练
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练习,更要认真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2.2.1练习的时间多
所谓练习的时间多,就是在有限的90分钟的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教师讲解的时间与学生练习的时间比例大概为1:1。在实际教学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要搭配适当的练习,边讲边练,保证讲和练贯穿于整个的教学环节中。
2.2.2练习的内容多
所谓练习的内容多,不是简单的数量多,不是“题海战术”,而是要求练习的针对性强,要求练的内容要分层,我们将练习内容分为基本巩固性练习、提高加强性练习、实际应用性练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状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到练。
2.2.3练习的方式多
注意练习的方法多样性,可以在课堂上练习,可以通过数学建模进行实用练习,也可利用计算机完成实际操作练习。
但讲与练并不是对立的,二者有机地结合,做到有讲有练,讲进练练,即让学习学会知识,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人文思想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将来称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也为此目标在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基础教学部组编.应用微积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2]李连富,白同亮.高等数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7.8
[3]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