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学生需求为主体的数学课堂

2015-06-15张友东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5期
关键词:研讨交流语言

张友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60-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起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能力,那又源于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会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会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在我看来,仅有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应该充分属于学生,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演好组织者的角色,真正的为学生的学习所需,以及课堂的参与度而服务。课堂生成的问题多源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他们为了解决自己的需求,从而主动的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实验,合作交流,集体交流讨论等。这样的课堂就成为了学生人人都参与学习,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的数学课堂。接下来我就从三方面谈谈自己对创造以学生需求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掌握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与研讨。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学生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在乘法分配律一课中:

提出问题:“大家观察这些等式有,你们有什么发现,能简洁的概括出来吗?”

学生1:两个数先相加再乘一个数,等于加法中的一个数乘括号外的数加上另一个数乘跟刚才相同的数。

学生2: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跟括号外面的数先相乘,再相加。

学生3:我发现他们都是符合(a+b)×c=a×c+b×c。

通过三名学生的汇报,不断体现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对错分明。学生要想真正有条理的进行交流与研讨,那就要不断的在课堂上多交流、研讨,锻炼数学语言的表达,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二、把课堂时间充分交给学生。

当今课堂,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有所不同尝试机会的需求,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一点选择余地。长正方体表面积切割拼摆训练课中:提出问题:“把两个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怎么拼,减少的面积最多?”一些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纷纷举手,而也有一些学生开始借助实物拼了起来, 此时教师就要舍得给他们时间去拼摆,这些学生才能使自己更好的理解表面积的变化。从而每位学生都有能建立起空间观念,虽然程度不同,但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就喜欢直接问老师,问同学,不加思考,以求快速解决问题;也有的学生情愿自己多想一会儿,或者通过查询、实验来求得解决;还有的学生则喜欢暂时放松一下,让纷繁混乱的思绪稍稍平静一点以求得知觉的帮助。所以,根据学生们的表现,教师更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学习时间,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对于爱问的学生,更要为他们创造要求自己去思考,去交流问题的本质的自我需求,进而经历学习的过程,使之学会学习。巧妙的把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应用于解决学生需求的教学中,让学生有时间去研究,去发挥儿童的充沛精力。

三、将丰富的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中。

教室里配备的多媒体、ipad设备、实物展示,还有可以创编的游戏,小话剧等等,都可以作为丰富的素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而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新颖、有吸引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五年级可能性一课:课上播放了一段世界杯足球比赛开场视频,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被视频内容吸引过来,很快的投入到主动学习中,教学过程中引入了“非常6+1”砸金蛋游戏,有效的体现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边形面积一课:使用几何画板演示面积推倒变化及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更能直观的建立空间观念;数字编码一课:播放一段自制的flash动画,引发学生思考,主动去分析问题,等等。这样的课堂,虽然要比直接开始讲课要多花费时间,但教学内容更具形象直观,是值得的,一方面使学生融入课堂快,带着兴趣学,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趣味性,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代化科技引入课堂中,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把课堂时間充分交给学生,学生主动交流、研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素材,设计贴切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更能有效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真实所需为依据的数学课堂。老师与学生们,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使仅有的40分钟数学课堂教学,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能在学习中获得相应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研讨交流语言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语言是刀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