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改革的尝试
2015-06-15郑丽娇
郑丽娇
【摘要】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导致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并且占用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束缚了教师进行教改的手脚,造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负担。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表明改革数学作业批改迫在眉睫。
【关键词】数学作业 批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40-02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传統的作业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经过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初步调查研究,笔者有以下发现。
1.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绝大部分的数学教师任教两个班,若按平均每班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5个题,一次要批改5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1.5分钟,就要花去2个半小时。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因此花在教改科研上的时间相对不足,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学生只管做作业,教师只管批作业,一般忽视对学生的评价,为节约时间常用“√ ” 、“× ”等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订正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还得教师再对这些题目进行讲解,作业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枯燥的任务。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每次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因为有些学生为应付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并且占用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束缚了教师进行教改的手脚,造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负担。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迫在眉睫。
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反之,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全过程
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有机结合。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一些课堂练习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即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学生在作业时,教师作巡回辅导,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即批阅,但看到错题时暂不作批,只指出学生的错误,让他们自己订正。这样边巡视边修改,一般可批三分之一学生的作业。这样效果相当好,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对错,又可以提高作业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课外批改作业时间。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如有理数计算题,课堂作业在当堂完成,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自我批改,错题在旁边用铅笔做记号,校对后订正,再让教师批改,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小组批改作业。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即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汇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责任感和自身的评价能力。一般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业时,都特别认真。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析题判断能力和责任感,从别人作业中接受教训或吸取优点,指导自己作业,从而使作业批改事半功倍。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对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及时讲评,同时要注意复批。小组成员过一段时间也应进行调整,防止作弊。
3.师生共批作业。一般这种方法,集中几个学生典型错误的作业,教师事先把一份学生作业写在投影片上,用投影机放映,然后师生共同批改。通过这样的共评,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通过实践,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大大提高了作业批改效率和再次作业的正确率。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作业批改中教师由独唱演员为导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中来,提高了作业批改的效率。
(二)改变传统作业批改符号,让作业批改更科学明确
每位学生做完作业后,都迫切希望知道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题做得有创新。而传统的批改作业只打“×”“√”,不能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找出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在实际作业批改中我们又设计了几个符号。这些符号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出,错在什么地方,属于哪一类错误,这样便于学生订正,节省改错时间,也便于老师分析,找出错误规律,为今后教学作指导。“√”完全正确但无创意;“×”全错;“√”部分错,这种往往在应用题列式正确计算错误,“!”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这个符号常与“√”一起用,意图是指错的同时告诉学生要认真仔细;“?”运算不合理,这一符号常与“×”一起使用,明确指出错误原因;“√☆”优秀且有创意。使用这些符号时,要让学生知道符号意义,经过实践,我们觉得利用多种符号合理组合批改作业,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接收到更科学合理地作业批改后的反馈信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作业。
(三)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浓浓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学生的教育是无时无刻的。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也应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传递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
1.激励式评价 ——以“优”激“优”,提高作业兴趣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识、实践活动。不可否认每个班总有几个后进生,其后进的表现之一就是作业的质量低,要想使他们改变现状,取得大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说造成一些学生作业水平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教師是否可以把批改作业也作为转差的重要途径呢。因此,我们批改作业时尝试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渐进式批改 ——因人制宜,提高作业质量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所以也难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长期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自信心,从而产生消极心理,作业质量就得不到提高。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鼓励“再对照课本,仔细看清楚,一定写得好!老师相信,你能行!”、“你的有进步,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等评语,采取一题多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
3.协商式批改——给予尊重,提高作业效度
作业中,常会出现了些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一个知识基础较差,智力水平不高,平时作业不认真的学生,有时却做得很好,他是有了突出进步,还是搞了虚假作业呢?一个向来作业水平较高的同学有时却做得很差,这就很可能是特殊情况造成的。又如,有的同学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略,而结果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结果的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解法呢?为了实事求是地批改作业,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作业积极性,同时防止抄袭作业现象的发生,我们采取延缓批改,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过程中,常能有意外地发现,或是学生的思想问题,或是学生解题的创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对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介绍思路或方法,鼓励大家作业时都能开拓思维,求实创新。
通过实践证明,作业批改的改革,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备课以及参与教科研活动,同时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地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作业的主动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感觉到很多后进生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由于中学学习紧张,班主任工作也很繁忙,很难有大量时间给予他们时时刻刻的关注。现在他们感觉每天都被老师关注着,呵护着,帮助着,从而增强了作业的积极性,体验感受着完成作业的乐趣,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2
[2]《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3]陈海龙.学生作业评价两例[J].福建中学数学.2002.8
[4]郑毓信.有效教学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