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2015-06-15韦莲妹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5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小猴子葡萄

韦莲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2-02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养成边读边想不断探索的好习惯。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一些看法。

一、巧设悬念,提问有趣。

课堂提问可以在关键处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在平淡之处引出新奇,根据文本学习的目标,把握文章的脉络,巧设悬念,展开学习的思路,一下把学生的思路集中在本课的学习任务上。如,我在教学语文第三册《蓝色的树叶》时,课一开始我就设下悬念:“树叶是我们经常见过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平时我见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可课文里的树叶却是蓝色,你想知道树叶为什么是蓝色的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老师调动起来,在随后的图文结合和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紧紧围绕着老师巧设的悬念,展开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二、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化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师生双边活动。每节课都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这也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其出发点就是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性就是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篇课文可以设疑的地方很多,我们不仅要设计出紧扣目标的关键性问题,还要把问题提准,使各教学环节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产生合力。例如在教学《一分钟》的重点问题是讨论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因为不珍惜一分钟而带来什么后果?由于问题提得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三、巧设探究性问题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像层层剥笋一样巧设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随着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酸的和甜的》时,师问:听了课件课文朗读,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说明这葡萄一定很好吃,是甜的。小兔子和小松鼠吃了葡萄说:“啊!真甜!”师接着问:“小兔子和小松鼠为什么等小猴子吃了以后才敢吃呢?”学生读后知道:“因为小狐狸告诉它们说葡萄是酸的,它们就不敢吃了”,师又问:“那小猴子为什么不听劝告吃了葡萄呢?读了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答:小兔子和小松鼠并没有尝葡萄,听小狐狸说就信了,小猴子聪明,他勇于尝试。师总结: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听别人一说就相信了,要亲自去尝试,证实才对,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勇于尝试才能成功。教师通过这种层层剥笋的提问,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设计的这种层层剥笋的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问突出知识的重难点,要有层次和前后衔接,相互呼应,根据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生成的问题等变化而灵活地变化,才能在课堂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设计问题要循序渐进。

老师提问时,要站在孩子的高度,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特点,恰当把握提问的“度”,做到张弛有度,难易适度。问题的设计要先易后难,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如我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中,通过读课文,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2)同学们通过这个气球,想对柯利亚说什么?(3)柯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什么?教学过程中注意一道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思想感情,结合问题理解课文。这样,在教者的引导下,通过一组从易到难,环環相扣,层次清晰的提问,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容易掌握了。

五、课堂提问的评价。

提问过程中必须有及时恰当的评价,要做好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以鼓励,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答案给予评价和总结。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答得怎样?” “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学生作出的正确回答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课堂提问的参与性。

课堂有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和完善,只要掌握了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与技巧,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越来越精彩。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小猴子葡萄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小猴子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小猴子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