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八不准” 治村“活标本”

2015-06-15文丨图韦正清侬吉金

当代贵州 2015年43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村寨村民

文丨图 韦正清 侬吉金

百年“八不准” 治村“活标本”

文丨图 韦正清 侬吉金

一百多年以来,册亨县弼佑乡秧佑村在“敬碑亭”碑文的约定俗成之下,村民遵纪守法,和睦相处,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

册亨县弼佑乡秧佑村,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布衣村寨。建国以来,秧佑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这得益于当地淳朴的民风和健全的村规民约。

秧佑村的“村规民约”,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100多年过去,当地村民沿袭着老祖先制定的规矩,在法律的约束下,制定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依托法治社会建设新机遇,缔造着平安和谐的新篇章。

布依古寨风气良好

秧佑村,距乡政府驻地13.2公里,辖两个自然村寨5个村民组,268户1127人,布依族占99%。

秧佑,布依语叫“秧优”[qyaanghyuh],“秧”是布依族的自称之一,“优”是雄黄矿物。秧佑寨子中间的社神庙下面有一口水井,井水是呈橘黄色的雄黄水,全寨人都喝这口井水,故而取名“秧优”。

秧佑村2003年通电,村民开始购置家用电器,享受现代生活;2007年通路,村民开始购买车辆跑运输,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5年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启动,便利的交通条件,村民开始思考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更让村民自豪的是,村民尊师重教,培养了很多人才……

在良好的民风熏陶之下,秧佑村一直其乐融融。截至目前,全村已连续一百多年未出现一起上访事件、无一起纠纷出村,吸毒犯罪率皆为零。

村支书黄国正说,秧佑村和周边的秧项、八达等村和谐相处,比如彼此之间不能占用对方的田地等。

改革开放以来,秧佑村不断有人外出务工,2014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00多人。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没有一起案件是因为秧佑村人引起的。“大家都很规矩,外出的年轻人,连黄头发都不会染。”黄国正说,在法律的约束下,在村规民约的影响下,淳朴的秧佑村人遵纪守法。

百年敬碑亭规范言行

“从建国以来,至今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在秧佑村72岁老人班绍明看来,这和秧佑村特定的管理办法有关。这管理办法,就是村里的碑和常常更新的村规民约。

秧佑村寨子中央有一个“敬碑亭”,小亭子里有一块高1.5米、宽1米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八不准”的“寨规”。其碑文内容如下:

“不准赌博贪婪,诱惑孺子;不准窝贼招匪,致偷设害;不准勾引刁棍,凭空敲诈;不准互唆词讼,波害良家;不准诱淫人妻,活夺拐带;不准盗偷竹木,争夺田地;不准偷鸡盗狗,折瓜偷笋;不准恃尊凌卑,凶行磕索。”

关于“敬碑亭”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

咸丰八年(1858年)正月初三晚上,一头戴竹编大帽的乞丐来到秧佑,既不投宿,也不乞食,一件蓑衣垫着睡在石板上。次日天亮,乞丐告诉村民,他家与人结怨,父母兄弟姐妹都被仇人杀害。

村民邀他进家,但他担心祸及村民而谢绝。于是,村民帮他建立了一个小屋,便是现在的“敬碑亭”。

相处中,大家得知乞丐是有才之人,便邀他开办学堂。学堂越办越火,至清乾隆年间,发展成一所私塾,安龙、贞丰、百色等地的许多学子都慕名求学。

同治六年(1867年),由于乞丐先生处事公平,寨主请他起草寨规,刻于石碑上,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规范着秧佑人的言行。

“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严格遵守‘禁碑’的规定。”村主任班定生说。除了遵守寨规,秧佑村的每一届村支两委都会更新“村规民约”,内容涉及环境、卫生、教育等。“凡是和大家生活有关的行为,我们都进行了逐步规范。”村支书记黄国正说,规范村民的行为,有益于村寨的和谐。

一直以来,秧佑村都有不成文的规定:外出的人大年三十必须回家过年,正月初三,由村支两委在“敬碑亭”组织召开全村村民大会,总结过去一年村寨的发展;点名过去一年里是否有村民违法法律、违法村规民约,宣布处置办法;再次宣读“八不准”、宣读最近的村规民约;强调法律和村规民约的重要性。

为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协调解决村里相关事务,村里走出去的30余名在职干部职工自发组织成立了“秧佑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规范了内部管理。

“秧佑协会”帮村里化解了不少矛盾。今年5月,村民杨某开着自家大三轮载人赶集,不慎车辆翻下路坎导致车上人负伤,进州医院抢救治疗后,对方要求后续治疗费及护理费等。“协会”主动参与村两委协商,最后达成调解协议,成果化解了一桩民事纠纷。

今年7月,村里林区公路修建费用,因乡政府一直拖延,导致施工方起诉村两委。后经“协会”、村两委与施工方共同协商,最后说服施工方撤诉。

迄今,据公安系统记载,在全村现有1127人口中,无一人上访、无一人吸毒,各类刑事案件为零。

秧佑村民风纯朴,村民生活其乐融融。图为秧佑村寨老传教百年“八不准”村风。

人才培养知恩图报

良好的风气,和谐的村寨,带来的是村寨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今年高考,秧佑村有7名学生考取大学,其中一本3人、二本4人,创造了村史最高纪录。

秧佑村历来重视教育。据村民回忆,即使是在贫穷的过去,村民依然坚持送子女进学校读书。

为激励村里孩子发奋学习,学成之后回馈家乡,自2013年以来,秧佑村“两委”积极筹集助学基金,为录取二本以上学生发放助学金:一本每人奖励1000元,二本每人奖励500元。

今年考取南京大学的侬树林说,自己能考上大学,与村民浓郁的教育氛围是分不开的。“我们村一直都尊师重教。”

而大学生们也懂得回报乡亲。今年暑假,在校大中专学生自发组织一场特殊的支教活动,服务对象为在校中小学生。主要帮助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假期作业辅导和开展体育、音乐和舞蹈等服务性教学,补齐“短板”。同时,把他们掌握的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和见闻,传播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拓宽知识视野,了解外面的世界,激发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兴趣和探究世界热情。

目前,秧佑村共有40多名在职国家干部职工,分布在教育、行政、卫计、公安、交通等部门。他们在平凡的战线上为党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作者单位:册亨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远白)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村寨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乡村治理中村规民约的完善与发展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锅巴粥
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
对村规民约体系重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