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2015-06-13吉永娟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肢体语言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吉永娟,南京铁道车辆技师学院中级讲师。

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师生课堂上交流的主要形式。具有良好语言艺术的教师,能将枯燥的课堂内容讲的饶有兴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思维的开发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规范语言一路通,让生动语言传感情,让肢体语言更有效。

关键词:语言艺术性;教学效果;肢体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211-01

案例分析:有两位机械制图教师上课时讲授图形中尺寸的标注与图形的比例之间关系时讲到:

第一位教师:机件的真实大小要与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和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第二位教师:“图形中尺寸和比例的关系就像一个身高1.8米的人去拍照片,不管照片拍成7寸小照片的还是5米的海报,人的真实身高1.8米会不会随着照片的大小而改变呢?”学生回答:“不会变”。教师又讲:“照片和海报就如不同比例的图形,而身高1.8米就是所要标注的尺寸,这个尺寸是不会随着图形的大小而改变的。

结果分析:第一位教师的大部分学生在作业中所标注的尺寸随着比例的大小,尺寸数值也在改变,而第二位教师的学生在作业中没有一个人标注的尺寸随着图形的大小而改变。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语言不是简单的将课本知识读出来给学生听,而是要采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将课本中枯燥的难以理解的书面语言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形象的口头语传授给学生。上面案例中第二位教师不是照本宣读,而是采用恰当的比喻将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艺术语言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更是指点迷津的向导。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语言的重要性在教师的身上则表现得更为突出,优质的的教学语言就如同一把智慧的钥匙,能带领学生开启知识海洋的大门,能激发学生潜在之能,能让心与心对话,能让知识化为力量,能让文明积淀成人格。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对教师课堂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分析问题的语言要鞭辟入里;概括问题的语言要准确深刻;而点拨启发的语言要恰到好处。这样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

二、现实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语言问题

90后的学生大部分个性十足,思维活跃,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利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但有些教师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能把知识传授出去,学生听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谈什么艺术。以至于在实际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或多或少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有的教师语言匮乏,语句重复、单调,缺乏幽默性,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语言存在主观随意性,句式松散,方言太重或语言不流畅;还有的教师语言比较生硬呆板,枯燥乏味,颠三倒四,夸夸其谈,最后导致学生昏昏欲睡,而影响教学质量。出现这些状况并不都是因为教师知识贫乏或资历短浅造成的,大多是因为教师讲授时不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三、提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水平的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在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在课堂上努力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使课堂语言句句有用,字字精确。教师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练好课堂语言基本工。教师课堂上的好口才与自己系统的专业知识、缜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知识面,娴熟的讲授技巧,炉火纯青和标准的普通话离不开的。所以教师在平时讲话中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语言,在备课时注意知识的规律,学点语法修辞和逻辑学等知识,同时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问题,提高自身素质,打好坚实的语素基础和语言基本功,就会逐渐改善课堂语言。

2、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一般情况下,优秀教师有着专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语言词汇,也会注重课堂语言的交流方式,所以平时可以与这些教师多交流,多向他们学习各种语言形式、语句、修辞、音量和语调等来丰富的自己的语言知识以及语言的韵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

3、广泛博览,坚持学习。良好的语言修养来源于广博的知识。要想“道得人人语”,就要立下坚持学习的决心,教师可以多读经典作家的论著和著名的文艺著作或在社会中学习、在有关电视节目及网上学习,广泛吸取语言精华,丰富知识,提高语言修养及自己课堂语言运用的能力。

4、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课堂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主要途径,但有时还需要肢体语言的配合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的恰当运用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肢体语言的合理使用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教师要努力掌握并积极运用到實践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当然,教师除了在上述方面努力之外,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应注意克服方言,避免口头禅及改变不良的讲话姿态等。总之,课堂语言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更要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多学习,多实践,坚持课堂语言训练,用语言艺术奏响课堂的生命旋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游,展开生命的探险,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富有生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车辆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学》2011年9月(下半月A版)作者:时诚

[2]《教师实用语言艺术》华文出版社2000年,主编:郑晓舜

猜你喜欢

肢体语言教学效果
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肢体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