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与当代高职教育

2015-06-13陈会锋李晨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理论

陈会锋 李晨

作者简介:陈会锋(1984-),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

摘要:本文在阐述“知行合一”思想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了“知行合一”对当代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47-01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就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逐渐明晰,目前在国家教育体系中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使命[1]。

知和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知行合一”说主体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命题,但其中包含着许多与现代高职教育密切相关的言论和思想。

一、“知行合一”思想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在主持贵阳书院时提出的,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其核心思想就是知和行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他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2]”。他的知而必行与基于实践是由主观到客观的发展是不同的,而是“知”自然地向外发展的表现,遵循的是由心到物的认识路线,表现的是由心明而达于物明的过程[3]。“知行合一”的理念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当代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信心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文化课上不占优势,之前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对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即使努力也学不会,从而自暴自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另外,与高中时代考入本科院校的同学相比,感觉自己的学校层次较低,即使得到文凭后也没有什么优势,内心深处的自卑更加重了厌学情绪。

(2)惰性大,抗挫折及外界诱惑能力低。笔者通过几年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以往学习过程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曾经有过成绩好的阶段,或小学,或初中,中途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这些原因不外乎懒惰厌学、某阶段老师的批评、不能抵抗游戏及网络的诱惑等。

(3)功利心太强。网络在给现代人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時,也把社会上的一些负能量传递出来。学生因其年龄及经验的限制,对网络上传达出的信息全盘接收,长期下来使得有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扭曲,比如:很多学生觉得现代社会不管办什么事都要拉关系、找后门,如果没有关系的话,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也很难办成事,因此在校期间上课学习是次要的,学会办事才是主要的;不能太实在,得学会投机取巧,否则容易吃亏等。

2.教与学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是从以前的成教学院及普通中专升格发展而成的,而这类学校以学科本位培养人才,所以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仍主要采用分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中心,基本按“传授→理解→巩固→运用→检查”的程序进行[4]。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但由于招收门槛极低,学生的学习态度懈怠,学习能力低下,知识储备更是仅停留在初中阶段,故学生的学习热情低落。且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与学生毕业后所需的实际知识有所脱节,致使学生产生上学期间所学无用的思想,更加重了厌学情绪。

三、“知行合一”与当代高职教育

1.创设情境,积极引导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的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在行中体验与增长,行在知中清晰与具体,知行合一,互相促进。

高职教师应该将课程理解为一个由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情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5]。

图1课程系统

此课程系统要求教师上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学生们的情感。上课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避免自顾自的讲,多与学生交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老师的情境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对情境有更深刻的理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是将教学场所分为两个:理论教室与实践场地,学生先在教室学习理论,再去实践场地实践。如此虽可将部分理论付诸实践,但这两个场所的分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从而破坏了职业教育中学习与工作的整体性,难以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如果要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就要有合适的场所,场所中要配置文化课教室中所需的黑板及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也要有足够的实践模具、图片与实训设备来满足实践的需求。在实际环境中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做相结合,将“知行合一”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作者单位:1.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系)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06).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

[3]邵秀珍.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及其现代价值[J].滨州学院学报,2005(08).

[4]贺新元.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D].

[5]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