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2015-06-13徐皓伦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体育精神体育教学

作者简介:徐皓伦(1984.01-),男,江苏徐州,本科,硕士,助教,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

摘要:体育精神是开展体育行为的一种动力源泉,它发自于人的内心,是人的一种能动性的意识。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体育意识,对体育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进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体育精神和人格教育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間的关系,并探讨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精神;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35-02

独立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进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就是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们体育精神和人格教育的培养。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内涵

体育精神是开展体育行为的一种动力源泉,它发自于人的内心,是人的一种能动性的意识。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风貌、感染力、号召力以及体育特色和水平的集中反映,它是一种标志,即体育的理想、体育的情操、体育的信念以及体育知识和体育道德的标志体。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体育意识,对体育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体育的风貌、体育的心态以及体育的风范等。奥林匹克精神就属于体育精神,它是体育精神的集中反映。

独立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进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由此可见,独立健全的人格对每一个人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程一般都是作为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格教育。所谓人格教育就是对学生们的心理以及行为进行协调,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逐步提高完善,归根结底人格教育就是对学生们心理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教育。在我国历来重视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虽然说这种教育不能够直接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回报,但是这种教育能够使孩子们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得到应有的回报。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该秉承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在体育课堂教学和学生们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健全完善独立的人格。

(一)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形成完整的人格

众所周知,大学教育不单纯只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对学生们完整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完整人格最重要的特征是构成人格的各个要素都要完整,彼此和谐。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能够将自身的知、行、意统一起来。完整的人格是心理健康最终的目标。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或者体育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日常的体育锻炼和教育以及体育精神的熏陶下,能够培养学生们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野。体育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体育比赛,能够使学生们在体育比赛中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遵守体育规则,久而久之能够培养学生们形成完整的人格,并且使他们可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因此,可以说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形成完整的人格。

(二)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独立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进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衡量一个人的人格健康的标准:一是必须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问题和事情都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二是能够认清自己,对待自己要能够秉承客观实际的视角;三是要具有专注的精神,对待所参加的各项工作和活动都能够专注,同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完成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是一种多功能的教学活动,体育比赛和锻炼具有竞争性、合作性和群体性的特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彼此关心和和谐相处的体育精神为最终目的的。在体育精神的熏陶下,学生们的集体感、责任感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因此,可以说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体育精神是开展体育行为的一种动力源泉,它发自于人的内心,是人的一种能动性的意识。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体育意识,对体育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们健康完整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精神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

学生们的体育精神是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中逐渐培养而成的。对于一所好的高校不仅要搞好教育教学,而且还要注重体育精神和学生们健康完整人格的培养。对大学生来说,体育精神也是他们所必须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内容,它也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1.善于利用教材,深挖教材与引导相结合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重要的资源,能够被选取的教材一定有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基于教材,从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理念出发,深入研究、挖掘和提炼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和体育精神,在日常的体育锻炼和教育以及体育精神的熏陶下,能够培养学生们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引导学生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各项体育锻炼和活动。以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彼此关心和和谐相处的体育精神。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

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身心特点,结合大纲要求,多设计一些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们在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中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遵守体育规则,久而久之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并且使他们可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健康完整人格的培养

1.体育教学是人格魅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大学生还处在心理不太成熟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道德、理念、各项能力、性格和气质特征等个性心理特征还没有定型,这就有较强的可塑造性。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育精神对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和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健康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学生们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陶冶情操和社会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比赛和锻炼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彼此关心和和谐相处的体育精神,进而可以促进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与发展。

2.体育活动能够强身健体,能够为健康完整人格的塑造提供条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他们身体健康成长。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是锻炼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磨练他们顽强的意志力,增强自信心。这样内容是健康完整人格所必不可少的,因此,體育活动能够为健康完整人格的塑造提供条件。

四、结语

体育精神是开展体育行为的一种动力源泉,它发自于人的内心,是人的一种能动性的意识。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体育意识,对体育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进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开展体育教育,培养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健康完整的人格。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深挖教材与引导相结合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进而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剑.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商情,2009(25).

[2]刘强.略论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影响因素[J].世纪桥,2009(15).

[3]郭平,李梅.浅论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4]陈正富.对现代体育精神的诠释[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4).

[5]曾红卒.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教育的作用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体育精神体育教学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