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发展中的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5-06-13颜姿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青年教师

文/颜姿

(作者单位:桂东卫生学校)

中高职衔接发展中的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文/颜姿

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本质要求。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仍然面临很多困难,本文就中高职衔接发展下的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找到突破这种困境的源头,以便进一步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高职衔接;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也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要“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普通教育衔接的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中职青年教师的“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仍有很多问题存在,致使中职青年教师中的“双师型”队伍发展缓慢。

一、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型”比例较低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作为其中的主干和后续力量,应该在专业建设、产教结合、提升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现今,中职学校能够承担起以上重任的青年教师数量较少,“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普遍较低。

(二)整体素质不高

在中高职进一步紧密衔接的形势下,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提高一个等级,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教师也要提高其整体素质。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青年教师都是本科毕业,少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中职青年教师中存在学历偏低的情况,整体理论水平不够高,加上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使得整体青年教师团队素质不高。

(三)实践能力较差

“双师型”教师的提出是为了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的能力,要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和教授学生实践操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青年教师教龄浅,基本上都是从大学毕业没多久,缺乏长时间的企业实践,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强的现象。

(四)缺乏长期发展规划

中高职衔接进一步的紧密,需要教师做好长期的自我发展规划,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现今青年教师对自我认识不够,职业发展定位不明确,考证取证的意愿不强烈,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很多教师对未来缺乏规划,对自身发展的方向不明朗,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引导不够,造成了青年教师对于转变为“双师型”的夙愿不强烈。

二、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

(一)内在原因

1.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据了解,年轻的专业课教师周课时量少的有10节,多的达24节,部分青年教师还要承担两门以上的专业课授课。青年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同时也要参与或协助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的技能比赛。教学任务的繁重,直接导致了很多青年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提升甚至是对自己“双师型”素质的建设,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兴趣,直接影响了青年“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2.青年教师的自主意识不强

由于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较之普通高中的学生素质较差,学习基础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很容易导致教师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觉得本科学历教中职生已经足够了,不在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建设以及学历水平。这种思想误区,常常使青年教师封闭了自己发展的道路,不去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力,成长速度缓慢。此外,随着新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部分大学毕业生迫于职业选择和社会形势或来自家庭的压力而投身教育事业,入职后不能安心工作,态度消极,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仅仅把教师的工作当成谋生的工具,对自身的素质水平漠不关心,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从而影响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外部原因

1.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并没有权威的科学界定。国内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阐述主要取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双职称”说,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同时兼备教师职称与技术职称。二是“双证书”说,认为“双师型”教师需持有两证,即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双能力”说,其认为“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能力,又要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界定的多方向性,直接导致“双师型”教师在资格认定、考评考核方面的标准无法统一,青年教师发展方向指向不明确。

2.缺乏对“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

由于现在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仍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从人事编制和薪资待遇直接受制于财政拨款能力,且近年来国家实行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学校的收入减少,加之绩效工资的实施,学校很难对具有“双师型”的教师有专门的经费津贴,加上绩效工资分配的时候,年轻教师优势不大,直接影响青年教师提升为“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制约了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发展。此外,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职称晋升、个人发展、取证激励等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也是造成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3.没有建立起针对教师的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

产学、产教合作是培养合格“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没有对企业现实运作过程的了解和把握,所培养的学生是无法接受社会考验的。专业课教师除了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悉技能操作实践,掌握实训设备、技术的操作规程,但由于青年教师授课任务重,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对实践操作倦怠等因素影响,很多青年教师对于下企业实践常常采取逃避甚至拒绝的态度,加上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时间周期短,专业技能无法达到企业上岗的要求,不一定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工作或生产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很多教师企业实践合作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学校也没有建立起针对教师的校企合作机制,使得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依托。

4.“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投入力度,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培训基地较少,经验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难以满足“双师型”教师实际培养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这个层级的培养和培训,更是没有非常合适的实践培训基地。在培训中,课程设置落后,教材陈旧,缺乏新的理念,实践性、针对性不强,此外,对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以及培训结果好坏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培训前后的待遇和聘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导致青年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

在青年教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上,虽然很多学校做出了改革和尝试,但在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稳定地向“双师型”教师成长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这需要各级教育教学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改革,把教师的“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尽快的步入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轨道。

(作者单位:桂东卫生学校)

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中高职衔接发展中的中职青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1]于巧娥,王林毅.双师型教师评价方案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64-65.

[2]徐国庆.从项目化到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4,(5):19-25.

[3]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7):24-27.

[4]孟庆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2):50-54.

[5]刘志国,刘志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7):99-102.

[6]张碧竹.“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

颜姿(1981.08-),女,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G424

:A

:2095-9214(2015)03-0241-02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