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缓解对策分析

2015-06-13宋水兰凌海妹梁肇敏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职称青年教师

文/宋水兰 凌海妹 梁肇敏

(作者单位:南宁学院)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缓解对策分析

文/宋水兰 凌海妹 梁肇敏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并呈上升的趋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成长发展,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学质量、学校办学质量等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本文从多角度分析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并探求有效缓解对策。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缓解对策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并呈上升的趋势。但却很少有专家学者对高校教师,尤其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当前高校工作竞争激烈,新的高校管理体制和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无形中都给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增加了心理压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成长发展,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学质量、学校办学质量等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

1、工作压力

教学上的压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增长相对缓慢(很大一部分是外聘教师),师生比例低,教师授课任务重,很多青年教师缺少专业教育教学系统训练,在努力完成教务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学习以提高教学技能,相对其他年龄段的老师来说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民办高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获得的效果往往还未能到达预期效果,需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

科研上的压力。民办高校以教学为主,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很少有硬性的规定和要求。但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个人需晋升职称,而职称的晋升又与个人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所以不得不顶着繁重的教务任务超负荷进行科研工作。跟其他年龄段的老师相比,他们因为职称低、资历浅、缺乏科研经验等原因更难获得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

接受再教育的压力。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知识更新快速,学生可以获得多渠道的信息,有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价值观,不再一味地将老师的授课内容奉为权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需要不断地更新自我的知识体系,了解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所以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再教育学习(包括学历上的进修、专业知识的培训等)。

2、生活压力

生活负担重。民办高校相对公办院校来说,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等)并不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职称低、资历浅,收入也相对较低。但却面临着恋爱、组建家庭、赡养父母和儿女、买房买车等各种问题。超负荷的工作跟微薄的收入不成正比,给教师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人际关系紧张。学校相对来说生活圈子比较小,年轻教师的年龄段特点却更渴望有更广阔的生活圈子,教师的工作独立性较强,加上有“文人相轻”的心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比较淡薄。民办高校的管理有较多不合理性,学生维权意识比较强,师生摩擦较多,青年教师处理能力有限,故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3、个人因素

人格特征和社会能力。高校青年教师从一个校门进入另外一个校门,工作、生活经验都不够丰富,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强。不能正确看待老教师在教学上、科研上、人际交往上比自己强的情形。且与公办院校的教师相比,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更容易出现自卑心理。个别心理较敏感且自我期望值较高的老师,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二、有效地缓解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对策分析

1、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民办高校青年教师

国家应该制定一些相关的倾斜政策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自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着力提升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缓解他们在教学科研、职称晋升方面的压力。

2、民办高校应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工作的归属感远不如公办院校的青年教师。民办高校应实施人性化管理,对青年老师的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切实关心教师个人工作、生活,提供进修晋升的平台,缓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建立“传帮带”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其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指导,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利用讲座、座谈会、素质拓展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心理知识,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增进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

3、个人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心理问题,还需要从自身入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应直面心理问题,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进行自我的开导和调解。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时,积极寻求学校、他人的帮助,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未来。

心理学家薛利曾说过:“完全脱离压力等于死亡。”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压力当中,如果脱离压力就跟死亡没有什么区别。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前进,但是压力过大就可能引起生理、心理、行为上的一系列消极反应,产生一系列身心失调。因此,找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缓解对策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南宁学院)

[1]王晓真,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对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

[2]蔡莉,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调控策略,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3]杨燕,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调控策略,新西部,2007

[4]闫爱敏,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源及心理压力调适,教育探索,2009

[5]傅美芳、朱坚,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现状及环节策略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

G64

:A

:2095-9214(2015)03-0226-01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职称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