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五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5-06-13叶美华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数点小数计算能力

文/叶美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实验小学)

如何提高五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文/叶美华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学生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已经发展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五年级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进行。应用题,几何图形,简易方程等等,也都要进行计算。尤其五年级数学上册,基本上都以计算为主。如:小学乘除法,解方程,求多边形面积等内容。学生升上五年级,就开始教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学生的作业做得相当差,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到高年级试题的计算量增大,因数的位数增多,计算变复杂,造成学生计算不准确。第二:由于学生刚接触小数乘除法,把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混淆,经常把小数点对齐,产生计算错误。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习简便计算,对学生来说难度更大了,学生出现的问题更多。所以学生上了五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比四年级退步了许多。分析一下考卷:一张数学考卷100分中至少有85分得通过正确计算得分的。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意枯燥乏味的计算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应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如利用各类小游戏、小道具的训练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能力

良好的口算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训练形式主要有三种:一、开火车: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看哪组答得既快又准确。二、抢答。教师出示卡片,看谁最先讲出答案。三、教师在黑板上写口算题,生直接写出答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写得又多又准确。四、听算,教师念题目,学生写答案。以上都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挑战,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评比,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效果非常好。

三、笔算是关键,反复加强训练

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要求学生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学生特别容易出错,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如:小数乘法要训练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题目,学生最容易漏掉0,还有训练一些积的末尾有0怎样点小数点,和点小数点时,遇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样点小数点的题目。小数除法训练一些,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商中间有0的除法,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病例,在展示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找出错在哪里?怎样订正?经常这样训练,学生计算时就不在犯同样的错误了,计算的准确率提高了,收到的效果甚佳。

四、增强简算意识和能力,提高计算灵活性

简算是计算中的难点,它是依据算式中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化。在小学数学课程,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依据,组织学生反复进行简算练习,来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性。并让学生熟记一些常见数据,提高计算能力。如:让学生熟记,50×2=100,25×4=100,125×8=1000等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问题很常见也很简单,但学生就是容易算错,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算错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未认真审题,看错符号,错误判断运算顺序等。如计算:25×4÷25×4学生容易将25×4放在一起进行运算,结果与(25×4)÷(25×4)相混淆。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前提保证。对于学生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能够分析病因,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如认真审题、看清符号、遵循正确的运算顺序等。同时,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计算过程,如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并培养学生在计算时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

计算课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对教师来说,最难组织教学。每节课面对的是全班60多个学生,计算速度相差很大,快的同学10题做完了,慢的同学有的才做2题。产生的后果是:做完的同学讲小声话,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课堂纪律。针对这种现象,我每次课堂上训练的题目,通常分为基本题{每个同学必须完成的}和提高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的},规定提高题做的越多,本单元考试加分更多。这样,可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大家都想赶着做完基本题后,来做提高题加分。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性特高,这样做既做到统一训练,又注重个体化学习优势的发挥,受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具有综合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精心培养和注重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在做好以上五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个别学生采取必要的个别辅导,同时应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分析,找出原因,从而指导教学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新理念要求我们在计算数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用好和用活教材;要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要理论联系实践,“算用”结合,将计算运用到现实情境中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计算的价值,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同时,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在掌握计算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当然,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实验小学)

G623.5

:A

:2095-9214(2015)03-0023-01

猜你喜欢

小数点小数计算能力
小数点添在哪儿
小数加减“四不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