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本素材,激活动态思维
2015-06-12侯淑亮
侯淑亮
摘要:在中小学的各科学习中,学生似乎并不能意识到课本的重要,反而各种教材辅助资料大行其道。很多学生对课本疏于理解,却对教辅情有独钟。但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基,题目是做不完的,参考书更是买不完,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真正解决的办法是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弄透彻。而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仅仅是有什么读什么的态度,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需要有动态思考的能力和意识,时时总结归纳和联想,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课本的内容,又超出书本,学到自己的东西。而带着这样一个目的和心态的读书,又是激发动态思维的一个好途径。主要在加强课本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好好利用课本,激活动态思维。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本 动态思维
一、引言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学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课本的知识囊括了教学大纲所有的内容,学生必须认真参阅课本,多思考,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归类总结中让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善于联系,在学习中激活动态思维。然而在中小学的各科学习中,学生似乎并不能意识到课本的重要,反而各种教材辅助资料大行其道。很多学生对课本疏于理解,却对教辅情有独钟。但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基,题目是做不完的,参考书更是买不完,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真正解决的办法是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弄透彻。而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仅仅是有什么读什么的态度,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需要有动态思考的能力和意识,时时总结归纳和联想,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课本的内容,又超出书本,学到自己的东西。而带着这样一个目的和心态的读书,又是激发动态思维的一个好途径。本文主要在加强课本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好好利用课本,激活自身的思维能力。
二、动态思维
动态思维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以及调整的思维活动。说得再通俗一点,它主要是以外部的环境变化,以及条件的转移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调整,控制事物,以及优化思维目标的效果。所以说,这一思维模式的流程就是:资料收集——方案制定——方案实施——效果反馈——再调整。通过这一系列的标准化流程,理想值和现实值之间的差距就会减少,同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控制和改造就会更加有效。要保证思维达到上述要求,就要有以下要素存在:其一,信息要素,主要是指信息、情报、资料、情况。信息要素是动态思维中的指南针,动态思维是否可以完全地解决问题,都要由信息要素来决定。其二,就是反馈要素。输出了信息以后,就要收回来,为以后的行动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反馈要素意味着要不断地自动反思,并调整自己的策略,从而使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保持一致。其三,控制要素,它是由信息要素和反馈要素的结合而成的,同时根据输入、输出和反馈信息,以及对自我措施、方法、行为的持续调整与修正,动态思维可对变化的周围环境形成控制,获取主动权。经过此控制过程,系统实现了其认识世界、并对客体进行改造的目的,对内针对已经存在的行为与思维程序进行调整,提升其有序度。其四,变动要素。如同前文描述一般,动态思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面对环境的各类变化能及时给出相对的反应,动态思维需要持续对各类关系进行调整而适应环境。
三、如何通过用好课本激活动态思维
在课本的学习中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动态思维。下面针对初中化学,进行探讨和分析。
1.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科学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虽然各个学科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其间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物学的基础就是化学,它是化学的延伸。两者在知识内容和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交叉和渗透。化学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生物的知识来解答,生物学科中的问题也需要以化学背景为基础来分析。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将两门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
2.通过实验探究和思考
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思考能力的途径,但是有的同学在看示范实验时只带眼睛看,在做实验时只带手去做,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带脑筋去想。这样的实验是没有收获的。我们在做实验时应该慎动手,勤动脑,在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上多做思考。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科学,体验化学的魅力。
3.类似联想
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方法,进行不同知识点的归纳和分类,可以得到新旧知识联系的产物,温故而知新。比如在CO2的制备实验中,我们可以想到O2的制备,类比两者的制备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其他实验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
4.在应用中学习
通过做练习对知识的应用来学习和总结所学,这是一个清晰化和条理化知识的过程,提高思维的效率和知识的结构化。
四、结语
动态思维的建立很重要,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深化,而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自主思考,则可以激发动态思维。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要多一些思考,有益于我们学得更深,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刘丽.初中化学怡情式启蒙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究[J].化学教与学,2014,(05).
[2]夏建平.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1).
[3]黄利华.初中英语“动态生成性教学法”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