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探索

2015-06-12沙国禅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

摘 要:“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方式的有效补充,它的实施有助于彰显教育的生活主题,促进教育走向整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课程深层次的推进。“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方式主要有“单学科延展、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整合”。实施模式从三个层面来建构:一是基于教材;二是源于生活;三是来自学校大课题。

关键词:学科主导类;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多位课程专家都作了论述,其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重组、综合和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和某些学科打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目的均在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笔者近年来,出于对“基于区域统筹的‘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江苏省教研室第9期重点课题)和 “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立项课题)两项课题研究的思考,对“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了深度的探究。

一、“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所谓“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学科主导类”),是指以学科知识或学科教与学为主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因某一学科知识或某一方面的影响,激发了学生对生活中曾经遇到的问题的探究热情,从而运用学科知识去探究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科主导类”活动主题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性,而非学科本位主义的。它的主题是始终围绕学生的能力成长和全面发展而展开的,是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主旨价值或落脚点依然是综合实践活动。如果借口‘学科主导类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受限于学科,那其研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这里的‘学科主导类只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类资源外延上的优先抽象。”

二、“学科主导类”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彰显教育五彩缤纷的生活主题

当下的应试教育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导致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严重脱节。生活和实践是教育的唯一源泉,教育没有游离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主题,“五彩缤纷的生活是教育的唯一主题”。开发与实施“学科主导类”课程,有助于教育根植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自然有机的教育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展开和绽放”,“我们希望孩子透过教育,具备了知识与能力基础,能为自己创造出不同的美好未来”。

(二)促进教育走向整合教育

当前的教育是一种碎化的教育,“我们把知识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即所谓的学科),来自每一学科的知识是一分离的碎片” 。 碎化教育没有把人类的知识看做成一个有机整体,否认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科主导类”课程实施促进教育走向整合教育,它强调“知识、学习经验、国际共同体、自然界和生活本身的内在联系”,突出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内在联系。一是视学生的身心为一个有机整体;二是克服和超越现代教育中盛行的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的对立、倡导自由和遵守纪律的对立、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立;三是强调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发展跨学科学习思维,鼓励学生发展一种整合性的视野,以应对“整个世界面对的问题”。

(三)促进教师观念更新与能力发展

当前教育的学科教育与自然、社会、传统和实践严重脱节,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价值的培养,对传统的认同,对自然的敬畏。正如裴娣娜指出的“总是以科学知识为核心,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科主导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引导更多教师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去教好学科知识、运用好学科知识,真正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突围出来,引领更多的教师自觉、高效地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方法、平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育人的能力。

(四)彰显学科体系中的研究特色

“学科主导类”课程着眼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要提升的知识技能尽可能地与各学科体系的知识与能力有效结合、有机结合,彰显在学科体系中发掘与构建、拓展和加深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研究特色,推动各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理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实现各种隐性价值与各界显性要求的共赢。

三、“学科主导类”课程开发的方式

“学科主导类”课程开发,“充分关注学习者的興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综合的、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状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一)

单学科延展是指以某一学科为基点,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向生活领域延伸拓展,从而发现问题,生成研究主题,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式。

“学科主导类”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知识的获得,而是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生活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二)多学科参与式

多学科参与是指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多个学科教师从各自学科出发,指导学生借助各种探究手段和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各类资源,将彼此联系的学科知识、资源与活动进行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其目的主要是通过主题探究和实践体验活动,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自主建构学习的教育形态。

学生亲身经历、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经验、重整人生经验的过程,这正是“学科主导类”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跨学科整合式

所谓跨学科整合指“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不同学科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开发与选择主题,并围绕这些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形式化教学模式”。“主题”是核心,跨学科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设计、研究方法、指导策略以及评价标准都得围绕该“主题”进行调整与设计,这不仅具有了高度的知识统整性和内容整合性,而且具有了课程的建构意义。

在“学科主导类”课程实施中,以主题的方式进行跨学科融合探究是对当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方式的有效补充,必将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各学科“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增进学科在主题研究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学科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和能力。跨学科整合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跨界思维的视角,还需要学校组织教师对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有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把握,深挖学科中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生活中与学科知识相对接的资源。

四、“学科主导类”课程实施模式

(一)基于教材,以知识为工具,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提升把学科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加以关注与指导,生成研究主题,并适时指导开展实践活动,以期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二)源于生活,以问题为引导,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思考性、实践性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问题并生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查找相对应的学科知识,再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形成研究主题是教师进行指导方案设计的枢纽。郭元祥教授指出,在课程内容层面上要克服以往那种按单一的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弊端,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中心”,教师要“用问题来推动学生进行思考性、合作性和实践性学习”。

课程的设计面对的不是符号系统,而是鲜活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的生活情景,面对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领域,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经验,这是“学科主导类”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

(三)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以大主题为线索,统领学校 “学科主导类”课程的开展。

2015-2016学年度,围绕“和融进竞”的学校文化,以“综合实践活动与立德树人”为主题,“由学生自选相关课题展开调查,以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各种技能为目标,并在活动要求、评价标准上与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科主导类”课程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步骤:

1. 广泛收集中小学生或公民行为中的德行问题;

2.筛选并选择研究主题;

3.广泛阅读、了解所选课题的背景材料和学科知识;

4. 对课题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加以提炼;

5.开展研究实践,收集和记录研究信息;

6.提炼研究成果;

7.采用多种形式,完成最终的成果呈现。

课程的这种实施方式,强调了开放性的主题和自由选择的课题,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兴趣培养与自主学习中为学生构建了探究与实践的桥梁;强调了“做中学”,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效果才会发生。

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来自课堂外部的压力非常大,许多教师已疲于课堂中增加课程以外的东西。但是“学科主导类”课程的实施,帮助教师扩展和丰富了现存的课程,并提供了一种基于学科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科主导类”与学科课程相融的重要表现,就是它与学生学习、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科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相连。

“学科主导类”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种形态,其创新实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和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虽然在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但也给我们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均衡实施带来了信心和力量。正视挑战,赋予了教育研究者和综合实践人协同攻克难关的动力,使“学科主导类”课程与新課程改革精神能够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万伟.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9):39

[2]潘洪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5):05

[3]刘安早.基于区域统筹的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OB/OL].http://www.xhjyzyw.net/zhsj/ShowArticle.asp?ArticleID=6513.2013-4-29

[4]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1):93

[5]陈之华.成就每一个孩子[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4):134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依托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初中阶段立德树人策略研究”(D/2015/02/246/)和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均衡发展研究”(B-b/2015/02/157/)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沙国禅,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泰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
中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