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机遇与创新的对话
2015-06-12黎丽魏书传唐璐
本刊记者/黎丽 魏书传 唐璐
持续创新是蓝思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也是蓝思未来继续引领行业的保证。
蓝思科技的上市,一直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有着 “创业板的中石油”、“国内最大手机视窗生产商”、“蓝宝石概念”等耀眼光环,且是应用于世界知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因此,作为行业领头羊,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作为本土的一家上市公司,本刊一直关注蓝思科技的发展。2015年7月7日,本刊记者一行专程来到蓝思科技长沙县榔梨镇的生产基地进行采访。蓝思科技的副总经理兼董秘彭孟武、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曙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副总经理彭孟武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 “蓝思科技始终将技术放在第一的位置,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潮流,高效管理创造人文价值,打造受人尊重的国际化企业’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和追求”。
转型迎生机
彭孟武副总经理对记者介绍说,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蓝思科技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叫蓝思科技呢?”蓝思,其实是 ‘镜片’英语单词 ‘lens’的谐音。叫 “lens”,就是为了更好地被海外客户识别,使其在网上一搜 ‘lens’,就能跳出蓝思科技公司的网页。
2003年,周群飞与人一起合伙在深圳创立了蓝思科技。然而事业的开端并不是很顺利,工作辛苦,前景也不明朗。一年后,合伙人撤资。恰好此时,世界知名手机品牌企业摩托罗拉主动找到蓝思科技,要求采购蓝思科技生产的玻璃屏。
在采访中,彭孟武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玻璃是易碎的,而有机玻璃不耐划伤。当年,一个摩托罗拉的工程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 ‘你把玻璃应用到手机上,如果这产品破了,玻璃割伤我们的总统,你们该怎么办?’于是,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和同事经过三天三夜不断试验,终于攻克了玻璃易碎这一技术难关,达到了跌落测试的所有要求,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成就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摩托罗拉V3手机。”
蓝思科技已经是湖南省排名第一的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跻身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制造业500强。
正是因为这一重要契机,使得蓝思科技从钟表玻璃向手机视窗防护玻璃成功转型。随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众多国际知名手机品牌纷纷找上门来,选择与蓝思科技合作。
随着湖南开放型经济兴起,一些产业园区经常到深圳、香港等地招商。一番接触之后,2006年12月,蓝思科技开始考虑进入湖南和江苏。随后,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分别在湖南浏阳和江苏昆山建厂,看哪个地方反应快,就侧重在哪里发展。
由于得到了浏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蓝思科技将重心放在了家乡湖南。2009年,蓝思科技在浏阳注册成立蓝思科技 (湖南)有限公司并开始投产。 “刚来湖南,当时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园资金少,但是对于我们企业进驻非常重视,派专人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当地政府还出资对土地开发整理,在供地、各项手续办理等方面反应都比较迅速,让我们的基地建设速度得到了保障。”彭孟武对于当地政府的服务赞不绝口。
很快,蓝思科技 (湖南)有限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张,2011年3月蓝思科技通过内部资产并购重组后变更设立为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为湖南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注册资本为6.06亿元。
今年3月,蓝思科技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9年过去了,蓝思科技在湖南扎下了根,越做越大,现有员工8万多人,总资产达182亿元。公司旗下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已有10家,分布在香港、深圳以及湖南浏阳经开区、长沙星沙经开区、湘潭九华经开区、株洲醴陵经开区和江苏昆山等地,其中在湖南投资设立的企业就有6家,在长沙已建成浏阳、星沙、榔梨等三大研发生产基地。
彭孟武感慨道: “蓝思科技这几年在湖南有了突破性成长,从市场定位方向来讲,我们始终瞄准国际领先品牌,在发展历程中持续不断地创新,在技术上一直保持领先的水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领先,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创新获发展
金融危机以来,国外机会大量涌现,发达国家品牌企业、技术型企业纷纷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这为我国企业实现 “走出去”、转型升级等战略提供了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蓝思科技逆流而上,主打出口牌,成为100%出口的进料加工企业,进口原材料主要是康宁玻璃、研磨类消耗性材料等,主要出口产品是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视窗防护产品。
蓝思科技在飞速扩张的时期,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方面为了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当地政府部门有的批地建员工宿舍,还有的自己出资建宿舍租给企业。另一方面产能的迅速扩大后,工厂对电力要求越来越高,长沙市主要领导现场办公,由政府出资分别建起了浏阳110KV、榔梨220KV两个专用变电站,解决了蓝思科技的用电问题。
另外,随着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蓝思科技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金额也不断增加,外汇结算量较大。蓝思科技已经是湖南省排名第一的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跻身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制造业500强。
蓝思科技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刘曙光表示,最近几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加大了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外汇管理与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精简办事流程,在保证执法严肃性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环境,助推了企业发展。
“比如,由逐笔核销转为总量核查、由现场核销转为非现场核查,使蓝思科技从外汇资金流入、入账、结汇到使用,节省了至少70%的时间。特别是实行分类分级制改革后,不仅给企业提供了绿色通道,有利于增强企业诚信意识,还降低社会成本。与此同时,加大了对进出口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因为进出口业务比较专业,外管局适时为企业开展了许多专业培训,还建立了专业网站、qq群、微信群,以提供咨询与服务。”
良好的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近日,蓝思科技召开201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发布公告,审议通过了公司定向增发1亿普通股、募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等相关事项,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 “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应用项目”、“3D曲面玻璃生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追求新梦想
说起蓝思科技的成功,彭孟武认为,很大程度上在于不断创新。以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潮流,高效管理创造人文价值,打造受人尊重的国际化企业”为愿景的蓝思科技,将技术创新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2013年12月12日,周群飞召开高层会议,明确提出几大重要目标:申报批准立项成立蓝思科技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争取重大科技课题列入省级或国家科技计划;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每年完成100项以上专利申请工作;加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组建公司机器人工程研发中心,推进自动化生产应用水平;继续加大节能环保建设投入,抓紧实施5兆瓦太阳能屋顶发电站项目建设。现在看,蓝思科技这些目标处于达成或落实阶段。
蓝思科技坚持持续加大科研和技改投入,2014年研发费用约9亿元,达到了年销售收入的7.5%。同年申请专利111项,同时建立了显示屏功能玻璃专利信息数据库,收录国内外相关专利5万多条,供企业技术人员研发应用。
最近,蓝思科技提出了“工业4.0”的新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希望不断提高智能化运营的能力,不断开发智能化运营设备。
可以说,持续创新是蓝思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也是蓝思未来继续引领行业的保证。当然,这些举措,也可为当下不少正处于彷徨阶段、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制造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