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
2015-06-11邓薇
摘 要:应用型是今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后的重要举措。它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迫切需求。它有别于重于理论研究的高等院校。本文侧重于对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进行研究。从本质属性而言,它们是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共生体。学科建设为源、为本,专业建设为流、为支。一体化融合调整的过程,即为这种新的知识、体系、知识门类形成定位的过程。本文不仅解读了学科专业建设的丰富内涵,而且对如何“一体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一体化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改革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是随着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类型。相对于学术性高等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系统。本文将对其本质定位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以求让人们在中国高等教育这个大坐标系上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正确位置。在本质定位非常明确的前提下,笔者将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努力进行解剖,并就其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进行探索,以求在这一研究领域,开拓一片新的天地。近几年,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见诸于报端言论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定论且大而化之居多。笔者管见,以求识者指正。
1 给“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质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主体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显著特点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其专业设置能更广泛地与地方经济与社会接轨,与实际工作更加紧密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更加适合全方位社会需要。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定位愈准确,其办学方向愈明确,其办学信心愈坚定,其办学成就愈突出。
近年来,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其一,片面追求“高、大、全”。过去,我们曾积累了许多办精英高校的经验,或者说,也积累了一些办一般高等院校的经验,但没有办“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经验。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的规模从原来不到700万增加到现在的将近三千万,居世界第一位。其间,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大提高的阶段。“应用型高等院校”是一个新生事物。它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境遇。精英高校的“高、大、全”不时地影响着,且导致偏离了办学方向,这是一个不争得现实。我们应明确地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定位,不仅不同于传统的精英高校,也不同于一般的(老)高等院校。其二,因袭传统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就是说,没有从实质上对专业内涵进行改造,没有和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去向调整专业方向和专业定位。
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应用型”的内涵。诚然,研究性人才注重理论性,或者说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应用型知识。研究型人才强调理论研究;应用型人才更强调技术应用。研究性人才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硬底子;应用型人才更强调专门、精通、实用。研究性人才重视理论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更加重视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应面向基层,或相对具体的专业岗位,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2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性构建
学科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大范畴、大概念。诸如,文科、理科等。专业是个小范畴、小概念。即指某一学科的具体专业。所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既表明两种事物紧密链结的自然现状,又显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独立特性。我们应以崭
新的观念来从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就是说,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以办学的新方向为支点,去开辟中国教育革命的新领域。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首先,我们应明确表白:这里所指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与所谓精英高校、传统高校所指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不属同一概念。前者是对后者的改造,而不可照办,是借鉴,更不能因袭。其间有相同的科学根基,但却有很大的差异。
学科建设是根本,专业建设为分支;学科建设是“源”,专业建设是“流”。学科建设是灵魂,专业建设是血肉。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体化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多出人才、强校兴国的长期战略工程,而不是一个权宜之计。它需要我们用毕生精力为此奋斗。学科建设内涵诸多元素,不单单指教材改革、教师队伍建立等。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战略工程建设。它不仅要求一个利于学科建设的平台,更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种利于学科建设的元素,且形成一个强大的势能。构建、丰富学科建设的内涵,为专业建设夯实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毋容讳言,我们应该将学科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所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涵概学科方向建设、学科诸种元素整合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学科项目建设、学科教材建设、学科基地建设等。如果将学科建设视为母系统,其间将有多种子系统,且相互渗透、勾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战略工程系统。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立与发展,应紧紧围绕“应用型”的特点,形成卓然自立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至于其子系統,应该紧密围绕其母系统的发展相互作用、齐头并进向前发展。一个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整体地、全方位地不懈努力。
专业建设据“应用型”的特点,决立学科专业目录、专业知识范畴。专业建设应紧紧围绕人才培育的特色,去决立教材内容、教育模式等。今就专业建设而论,它既涵盖课程决立、教材规范,又囊括师资队伍、实验场所、实习基地等诸方面的建设。这个子系统的建设也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工程建设。
我们应该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树立教育改革的整体观念。不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应防止两种倾向的干扰。
第一,走“高、大、全”的老路。就是说,继续走精英高校和传统高等院校发展的路子。
第二,离开“应用型”的培养方向。或束之高阁,或变为“中技性”培养方向的学校。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从大处看,它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从局部看,它利于“应用型”高校的发展与创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方向,无论从目前看,还是从长远看,它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
4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一体化始终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专业是一种知识门类,课程是一种教学科目。这三者的一体化融化,为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深入探讨其间的诸多热点问题。
4.1 学科建设应遵循“质量工程”指示的原则,排除诸多干扰,坚持正确的学科建设方向。
针对国内百多所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教育部将办学质量当作一个战略工程进行实施。学科建设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的高大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志。努力提高办学的竞争力,首先应狠抓学科建设。抓住学科建设,就抓住了根本。学科建设应遵循学科的科学性、前沿性、前瞻性,去设计自身学科的蓝图。没有“质量”,就没有了灵魂。没有科学发展,办学就迷失了方向。这里,我们强调学科建设的质量,与片面追求“高、大、全”不属同一概念。“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不要求大、求全,千万不要平均发力,创造全面一流学科。而应该据学校实际、有选择的集中发力,创建一个或两、三个一流学科。“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學科建设不可面面俱到,应根据其不同学校的资源储备,去建设其优势学科,并努力将其发扬壮大,成为卓然独立、别具特色的学科。这样,学校才有竞争力,学校才有知名度。
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科建设除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外,还应突出强调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与学术性和研究性大学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应努力捍卫“质量工程”,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去创建别具特色的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我们应避不顾质量,将学科建设庸俗化,使其丧失民众对学校的信赖。
4.2 专业建立是学科建设一个载体。它与学科建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专业建设。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学校角度而言,专业建设主要指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优化等。至于对重点专业的扶持,那是当务之急的事。只有从宏观上把控好、支持力度大,应用型高等院校才会创建出精英学科。从具体专业而论,专业建设所涵盖的范围: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这个微观中也包涵着复杂、精细、科学性强、文化含量高等诸多因素。所谓宏观与微观是相对而言的。这里的宏观与微观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整个专业建设的各种元素,牵一发可动全身,以一目尽传精神。
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是一个共生体,是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共同体。它们既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从哲学层面上去考究,学科建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科与专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它们的本质属性。学科建设是“源”、是“本”,而专业建设是流是支。我们在研究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的当口,可不能忘却事物的根本。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专业建设必将成为水上浮萍。如果从科学文化的语汇表述这一工程建设,学科建设属大文化的,专业建设只是一个文化分支。
4.3 应给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一体化新的解读。或者说,这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中文化分支梳理、文化热点的一种呈现。
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三者应融会贯通。从学科建设中,我们能看到校领导层面(或指具体负责教学的校领导)的心胸和视野;从专业建设中,我们能看到专业学院(含二级学院的院长、含专业课的教授)学术水平、学业功力。从课置设置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师梯队的总体实力,而且能预示着这一工程蓝图可行性、前瞻性和灿烂的未来。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尽管包涵着诸多元素,这里,笔者将重点言及教师和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诚然,应用型高等院校决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或说学科带头人,或指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学者)。他们常常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起到决定的作用。他们还会深刻地影响着学校中得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构建体系。学校的精品课程,决定着学校的知名度,或者说,精品课程就是一个学校重要实力的体现。精品课程包括好教材、好大纲、一本好习题、一套好试卷。一门精品课程,其内容必定三性合一:即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合一。一门精品课程,一定会包涵其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这就要求课程建设应不断地改革与更新。应用型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一定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但一定要突出其课程的科学特色。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高校改革中的一个体系建设。它必须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一体化实施方可完成。这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我们应该有远见卓识、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齐平,朱家康.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实现之策略[J].高教论坛,2010(6).
[2]姜秀丽,杨锐锋.试析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3(3):170-172.
[3]郭丽梅.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思路探讨[J].河南科技,2010(04):58-59.
[4]殷翔文.积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大力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5]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误区与策略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3):116-120.
基金项目:
本文受“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资助-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号YGJ1451)”。
作者简介:
邓薇(1973-),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221008,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