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5-06-11肖菲
肖菲
摘 要:这些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持续不断地调整,无论是教育的理念,还是经济发展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如何才能有效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文学人才已变成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難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熠熠生辉的文学大师,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作品与精神财富。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观念上的改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存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无论是所培养的人才数量还是质量每况愈下,不尽如人意。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汉语言人才培养的一些现状,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希望能有助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1]。
1 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1.1 学生报考数量逐年降低,专业热门度逐渐下降
目前,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急剧增加,各大高校纷纷加入扩招的浪潮中,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进入大众化的状态中。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随之改变,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近年来学生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数量逐年降低,该专业的热门度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
1.2 相对陈旧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
让学生提升对本专业的兴趣,从而将其所学加以合理创造乃是教学的关键。而要想培养优秀人才,就得有良好教学素质,优秀师资队伍,因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较高的整体师资队伍力量。但是,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并未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其师资队伍更新相对而言比较缓慢[3]。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知识储备方面,都比较落后。
1.3 教学模式落后,无法满足人才的正常求知欲
近几年来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但是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却未发生多大的改变,依旧是几年前较老的填鸭式的满堂灌,即便有些教师运用了所谓的高科技设备来展开教学,但本质上依旧是生搬硬套,其教学内容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求知欲丧失,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提升,而社会所得到的也仅仅是一些考试机器罢了。
1.4 发展特点已无法顺利迎合时代需求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需求是目前的社会所极力推崇的,由此带来与之相对的便是在人文方面的需求较低,人们往往忽视这方面的需求。这一现象所引发的结果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被社会的认可度较低,其存在的价值长期遭到忽视,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地出现了生存危机。
2 重新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2.1 打好基础,突破瓶颈,探寻发展新方向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应该肩负起提升人文素质的大任,以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无论是提升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精神素质,抑或是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因而在大学课程的安排中,理应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的优质传统文化,高尚、博大的汉语言文学一直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其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因此,各行各业都应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积极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通过突破当前发展的困局,探寻发展新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2 遵循本质属性,尊重市场导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按照市场实际的发展需求来培养人才,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汉语言专业的人才才不至于同社会脱节,而是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当然,汉语言文学在尊重市场导向的同时,也不要抛弃其本质属性,要想让这一专业能够科学的发展,决不能仅仅是迎合市场需求就丢掉根本,这是得不偿失的。而是在立足于优良本质的基础上,舍弃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这样既能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又能适时地符合时代之所需。
2.3 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
近些年来,社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状态中,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日益提升,处于激烈竞争的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全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此而言,现代教育理应认清社会真实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按照实际的社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还要有前瞻性,要让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4]。
2.4 汉语言文学要培养有特色性的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尽量使自身的专业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的培养风格,以塑造具备特色性的专业人才队伍来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的现实需求。比如,要系统、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高校既要为深造类的学生设置考研课程,也要为有志于毕业后就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设置应用类的课程,还应该为那些计划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有目的性地设置教育课程。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要想培养有特色性的专业人才,就应该鼓励学生实践,鼓舞创新,真正地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 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改变当前停滞不前、落后冷门的不利局面,就得学会顺应真实的时代需求,在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重新定位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己任,积极探索,革故鼎新,通过注入新的活力来使本专业重新焕发生机,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梅.论背诵在高校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2]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3).
[3]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12).
[4]王俊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