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015-06-11赵斌
赵斌
摘 要: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经济竞争,进一步深入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这其中青少年学生尤为突出。而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祖国为人民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青少年时期,是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及其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建立一个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把握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对他们一生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
中职德育教育历来是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分为一定步骤的。笔者结合多年的德育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际,认为中职德育教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和创业教育。
1 养成教育——德育教育的最低层面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方面面临中考失利的打击;另一方面由于正是青春期,生理及心理都还没有成熟,且逆反心理严重,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对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行为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和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对象,其目的是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养成教育对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确立自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养成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品德和习惯的形成是个体在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思想行为体系的过程。个人的品德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发的社会影响,二是自觉的教育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及个体自身的努力都是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品德的形成受知、情、意、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只有有了正确的品德认识,才能上升到高尚的品德情感,再形成品德意志,最后转化为自己的外在行为。一个道德修养好的人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实践,而养成教育正是有助于强化这种实践。
1.2 养成教育为中职生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过程,是与社会规范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系统过程。个人特征的形成在许多方面得以实现,是自发的社会影响,也是一种自觉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自身的努力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知识、感觉、意识等,只有正确认识道德人格,才能提高青年人的道德情操,促进道德意识的形成,最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想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教育,从而加强道德教育实践。
简单来讲,养成教育在于习惯的培养。如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最低层面,是一个学生所必须接受的德育教育。
2 成才教育——德育教育的基本層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个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个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因此德育教育的第二步就是“成才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型人才。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的选择就业,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充分展示所学技能,使自己得到进步和提高。因此,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应更重视学生人生观、成才关的培养。但是,在以往教育过程中我们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通常在学生就业前夕,才将相关内容灌输给学生。这些内容还未来得及消化,就已经进入实习单位实习了。带着这种较为“幼稚”的就业成才观走上工作岗位,必将对学生的工作产生影响,一旦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又不能做好心理调适,便会感到困惑,并在短期内增加学生的再就业率。
成才教育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乃至以后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力资本、兴趣和专业的匹配,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历来强调德才兼备,既重视德,又强调才。故,作为德育教育的基本层面,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必须贯穿成才教育。中职生的成才教育重点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年龄都还比较小,属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还不成熟;并且由于中考的失利,自信心受到打击;再就是世人普遍对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一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中职学校主要是让学生过渡一下,因为初中毕业走上社会年龄太小。因此成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为自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2 注重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
中职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岗位就是生产第一线,从事操作工作。这些对于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于是,经常会听到毕业学生在抱怨,工作太辛苦,工资又低。总是想着辞职,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在艰苦岗位磨练。因此,要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工作,通过实践,增强他们吃苦耐劳的意识。
2.3 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能力。在已毕业工作的学生中,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可以比较快地得到企业的重用。而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且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得到的晋升机会远远不如前者。
2.4 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过程,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者较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都有助于学生的成才。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成才教育的必要内容。
3 创业教育——德育教育的追求层面
将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的新的教育理念,即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强烈突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加强创业教育。社会主义经济形势和结构的调整,使得开展创业教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人才供求与竞争的需要,职业学校改型与发展的需要,更成为职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和获得职业生涯保障的需要。教育司副司长刘凤泰也指出:“对职中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时代发展要创新,社会发展要创业,创新、创业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
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在德育教育领域的另一个扩展。德育教育本质上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而创业教育就是把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具体化,是具体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
帮助学生就业,创业,也就是说,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教育学生学习如何工作,如何经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选择就业,等等,这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是做什么样的人。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和职业分类,了解各种职业的一般特征、要求,了解社会的具体情况等,这从德育的角度来说就是了解社会;二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德育角度来说就是如何做人;三是帮助学生择业、创业,即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工作,如何经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选择就业岗位等,这从德育角度看就是做什么样的人。
创业教育扩大了德育空间,丰富了德育内容。学生对德育不重视,究其原因,是德育工作还存在着灌输式和防范式的倾向,对学生负面行为指责较多,容易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创业教育是德育工作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连。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系统介绍专业的社会特点、向学生教授相关心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测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改变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被动接受教育为发展自我主动积极的参与。
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以下创业教育内容,强化德育教育的功能。第一,通过创业教育,建立学生的危机意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创业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激情;第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克服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沮丧,轻易放弃的消极心态。创业过程中伴随着很多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对学生开展一些挫折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综上,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創业教育为职教德育开了一条通途,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在面对新时期的就业压力,学生由以前的被动等分配转变为主动找市场,由消极的埋怨就业难转变为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董平,石爱勤.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稽裘,马斌,徐萍.适应时代要求加强职教德育工作.江苏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