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原县扬黄灌区灌溉管理的调查和思考
2015-06-11杨世雄
杨世雄
【摘要】宁夏海原县扬黄灌区种植结构不合理,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实行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强化管理;集约经营;政策扶持
【Abstract】Haiyuan County Yanghuang irrigated planting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transfer large-scale op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he only way.
【Key words】Strengthen management;Intensive management;Policy support
1. 引言
(1)海原县扬黄灌区辖4个乡镇,即高崖乡、李旺镇、七营镇和三河镇,涉及55个行政村223个自然村,灌区总人口14.31万人。灌区有固海扬水系统和固扩扬水系统,两大系统在县境内有泵站7座(其中固海系统2座,即固海八泵站和九泵站;固扩系统5座,即固扩八泵站至固扩十二泵站),小型扬水站12座。整个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19.5万亩(可开发灌溉面积28万亩),现状实际灌溉面积22.8万亩(其中固海系统12.0万亩,固扩系统10.8万亩),高崖乡7.95万亩,李旺镇7.26万亩,七营镇6.39万亩,三河镇1.22万亩。
(2)全灌区主要涉及干渠十条,固海系统2条,即固海七干渠和八干渠,固扩系统8条,即固海九干渠和十干渠、固扩七干渠至固扩十二干渠。支干渠四条,固海系统1条,即709支渠,固扩系统3条,即南高支渠、马圈支干渠和梁堡支干渠。支渠73条640.29Km,砌护长度495.60Km,占总长度的77%,砌护渠道完好率70%左右。斗农渠16931条1812Km,砌护长度652.20Km,占36%。固定渠系建筑物有交通桥和生产桥2284座,各类闸门455座,农口14818座。
2. 灌区用水量
2.1灌区种植结构 由于受农业经济效益影响,近几年灌区种植结构趋向于单一化,主要以种植玉米、油料为主,并发展一部分经果林、瓜菜、枸杞等作物,作物种植比例为:玉米80%、枸杞10%、小麦及其它10%。灌区灌溉以小畦灌溉为主,亩均灌溉水量约280立米。
2.2初始水权 按照《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宁政办发[2009]221号)文件精神,分配我县扬黄水初始水权为7600万立米(生活用水400万立米,农业和生态用水7200万立米)。但由于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固海扬水管理处按照“丰增枯减”的原则,下达系统各受益县区的水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
2.3水指标及用水量 固海扬水管理处每年分配我县的水指标均小于初始水权,2010年~2014年下达我县农业和生态用水指标由6813.7万立米降至5492.8万立米,年均分配水指标5966.4万立米,年均实际灌溉水量6342.2万立米,年均超固海水量指標375.8万立米,较初始水权节水857.8万立米。超指标用水主要是固海系统的高崖乡和李旺镇,高崖乡超指标的是709支渠、草场村710斗口、新民村和硒砂瓜灌溉用水;李旺镇超指标的是团庄村和杨山村。
3. 灌区运行管理
3.1管理原则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供定需,总量控制,水权约束”的管理原则,落实“以水定植,以节保供,均衡受益”的供水制度,探索试行水权“配水到户”和“阶梯水价”工作,促进灌区农业节水,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
3.2管理模式 灌区自建成以来,一直沿用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政府监督和部门指导相结合、供水单位与用水组织配合的管理模式,即固海扬水管理处管理各级扬水泵站、干渠及其建筑物,负责水量调度、分配、水费收缴等。灌区各乡镇负责监督指导辖区村委会及农民用水协会开展灌溉管理,积极组织群众有序灌溉,化解用水矛盾,维护灌区均衡受益。村委会及农民用水协会负责管理支渠及以下各级渠道的日常维护、配水、用水计量、水费计收等。县水务局负责业务指导,协调管理处分配水量,制定灌区用水计划,落实支渠和重点斗渠维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3.3水费收缴 干渠直开口由各泵站统一计量收费,支斗渠计量和水费计收由村委会、农民用水协会、用水小组完成。目前灌区一直实行按方计量收费,每条支斗渠进水量都设固定量水设施(多为无喉道量水槽)。水费由乡镇、村委会、农民用水协会收费后上缴相应泵站,各泵站汇总后统一向固海扬水管理处缴纳。
3.4执行水价 灌区干渠直开口统一执行《关于调整我区引黄灌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通知》(宁价商发【2008】54号)标准,水价为0.137元/立米。但考虑到水损和渠道维护管理费,灌区终端水价不尽统一,七营镇政府代管的固海十干渠灌域水价为0.157元/立米,709支渠水费从上游到下游由0.167元/立米增至0.17元/立米。
4. 存在的问题
4.1工程运行不良 一方面由于受项目资金限制,项目建设标准偏低,田间斗农渠布局不尽合理,量水设施不完善,渠道砌护率较低,输水损失较大。另一方面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期间,农民投劳不足,农田建设标准偏低,水利设施维护不够,工程效益发挥不良。
4.2面积逐年扩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灌区灌溉面积逐步扩大,灌溉管理相对粗放,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县内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灌区的农业需水要求。
4.3传统观念影响严重 由于受传统观念约束,一方面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群众不能积极落实小畦灌溉,沟灌、微灌、喷灌等高效节灌措施推广步伐迟缓,水利用系数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农户无序占用林带和生产道路,致使基本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机械化耕作困难。
4.4种植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和土壤结构变化,灌区大面积种植玉米、枸杞等高耗水作物,用水过于集中,加之系统供水能力有限,造成整个灌区用水极度紧张。据调查统计,2014年灌区种植结构为:玉米15.8万亩,枸杞3.6万亩,林果1.2万亩,瓜菜及其它2.2万亩。
4.5高效节灌项目效益不明显 近年来,为了发展扬黄灌区设施农业和硒砂瓜产业,已实施高效节灌项目8个,理论效益面积6.9万亩,现状面积仅为2.2万亩。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设施农业效益不高,农民不愿经营;另一方面节灌项目管理没有到位。
5. 对策和建议
5.1严格项目建设质量,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关键。在强化项目“四制”管理的同时,在工程建设期间,当地政府和受益群众要全过程参与到工程建设的监督当中,让群众对工程验收质量具有足够的发言权。工程建成后,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管护模式,落实运行管理责任主体,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签订工程移交合同,强化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不流失和工程健康运行。
5.2积极推行阶梯水价,建立稳定投入机制。
工程有人管、管得住、运行好、效益高,就必须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建立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推行阶梯水价,从而促進节约用水,填补基本运行管护经费;二是县财政每年列入专项资金进行补助,保障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三是发改、水利等部门,强化对管理者监督和业务培训指导。
5.3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努力调整种植结构。
按照自治区《关于深化改革保障水安全的意见》,到2020年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高效节灌面积基本达到90%,我县“十三五”要完成高效节灌面积18.5万亩。要确保高效节灌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土地收益,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和调整种植结构是关键。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根据供水能力确定种植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特色种植,达到作物增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5.4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促进节水农业发展。
要切实解决我县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问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必由之路,要确保高效节灌工程正常运行,政府出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优惠政策是关键。通过制定土地流转、结构调整、流通销售、特色发展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特色农业为重点,努力打造高效节水农业,为实现“四个”海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