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畅所欲言
2015-06-11王金玲
摘 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现行,小组合作,导师引领”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口语训练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逐步实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
关键词:表达能力;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在表达和交流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主阵地的优势,抓实口语表达训练,夯实学生口语表达基础,不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敢说、会说,进而能够畅所欲言。
一、借教学模式的轉变,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当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吸取知识,成长人格。”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一直是我们教学中实践和反思的话题。我们学校倡导的新型课堂模式也有其规定动作:学案现行,小组合作,导师引领。所以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实践和成长的地方,不应该是老师刻意展示才华的地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话:“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操作,就会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我在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学《赤壁赋》时,发现这位教师的确很有才华,信息技术运用熟练,课文朗读声情并茂,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这样的一节课展示的是教师的技能技巧,却造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缺失,教师的话语独霸课堂,使学生缺少了说话的机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品性,倾听学生自由感悟,共享学生的真实体验,才能打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教师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适应新的位置,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将主动权全面地交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欲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只有在感觉安全亲切的环境和气氛中才能有效地学习。小组合作的良好氛围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既有面对小组中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话的机会。一些善于表达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说得更清楚、透彻,就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理清思路,并能举一反三。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可在小组同学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开口讲话,避免了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的尴尬和恐惧,提高了他们开口说话的自信心。全班反馈时,小组成员可以推荐代表阐明本小组的观点,小组其他成员也可以发表看法,互相补充。因此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尊重,共享成功,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在讲解讨论中变得更清晰,与此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修正和补充,在别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吸收经验,得到启示,拓展思路,在相互切磋和争辩中,激发了说话的欲望,提高了组织语言应答的能力。
三、用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会预设一些问题,学生要学会组织语言回答这些问题,并且可能因为质疑还会生成新的问题,从而使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有时候,学生提出些很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探究。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上进行庄子《逍遥游》的教学,我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呢?”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文本的结尾这样表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学生按照文本提示得出的结论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是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如果学生按预设的常规出牌似乎可以很“完美”地进行课堂总结了。但一个学生出乎意料地说:“我认为除了死人,没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哄堂大笑,听课教师也深感诧异。学生的奇思怪想给了我一个顺藤摸瓜、顺学而导的契机,于是我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现得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最后通过讨论明确:“逍遥游”是一种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追求,是庄子心灵的飞翔,的确是人无法企及的梦想。这个问题看似平凡却富有价值,它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使课堂教学质量更高。
口语表达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口语表达的优劣对学生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模式改革中,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
参考文献:
朱玉芳.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安徽教育,2011(5).
作者简介:王金玲,女,山西阳泉市第十一中学高级教师,校教务副主任,2007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教学能手”, 2010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2012年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阳泉市“拔尖人才”,2013年被评为山西省中学特级教师,为阳泉市兼职教研员。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