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廉政建设

2015-06-11蒙一鸣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思想教育

[摘要]腐败危害国计民生和权稳固,反腐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一要严厉惩治腐败,使其不敢贪腐;而要完善制度建设,使其不能贪腐;三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其不愿贪腐。

[关键词]贪腐腐败;制度建设;思想教育

官员贪污腐败,表面看来是财务黑洞和利益纠葛,实质是破坏了公平正义赖以存在的土壤。倘若连最基本的规则都无法保存,那国家治理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服众。如此失去的是人心向备,破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主流意识形态也将经受考验,遭到质疑,难以实现大众认同。深度反腐已到了势在必行,不得不行的阶段了。正如习总书记所言,“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虽然中央防腐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一些“老虎”级别的官员的查处击破了以往社会上流传的“选择性反腐”,“刑不上大夫”的流言,真正起到了反腐治标的震慑目的,防止了腐败进一步蔓延和深化。但要真正赢得这场反腐战役的胜利,还是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1]。

一、正确认识贪腐危害,警醒党员干部,培养危机意识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政策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误读为以经济建设为“唯一”。道德观念沦丧,信仰大厦崩塌,一切只是“向钱看”,仿佛除了“利益”这一隐藏在种种现象之后的所谓的“本质”,便没有什么值得珍惜,值得重视。一些思想认识薄弱,政治不够坚定的党员干部也在这股裹挟着错误理念的疾风劲雨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自我。“人无外财不富”,“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等反映出一些人被扭曲的价值观念;“不腐败就会被边缘化”则反映出目前极度恶劣的官场生态。习总书记指出:“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使得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大量事实告诫我们,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将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2]诚然,倘若劣币驱逐良币已蔚然成风,数十年之后,便再无理想和信念可言,再无谋国惠民之臣,政权也将面临风雨飘摇之忧。

二、老虎苍蝇一起狠打,惩治利剑高悬,使其不敢贪腐

过去我们总想着如何建立健全制度,从制度层面反腐,然而制度的创立到完善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这个漫长的制度创建和完善的长期过程中,就需要有一项短期制度来解决现阶段腐败的频发和蔓延。雷厉风行的惩处贪官污吏,震慑那些为谋私利,蠢蠢欲动者,无疑是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往我们也确实这样做了,但执行不到位,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选择性”惩治腐败,一直为人所诟病。一方面高级官员的腐败往往比较隐蔽,很多时候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另一方面,高级官员的能量一般比较大,司法机关、纪检部门工作人员往往为其所控,缺失了反腐的条件。这些人由于权力长期不受约束,助长了其嚣张气焰,往往骄恣枉为,遗害甚深。由于高层官员的拒腐之堤已经腐蠹,对底层官员的监督也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的腐败。因此,反腐不仅要“打苍蝇,也要打老虎”,[3]全方位立体化的惩治腐败,真真正正起到震慑作用,使那些意欲枉为者心存忌惮,知道“不伸手,伸手必被抓”的客观规律,不敢贪腐。

二、完善反腐制度建设,将权力关进笼子,使其不能贪腐

反腐制度建设应该从权力监督和权力授予两个方面来着手。以往官员权力的授予,职位的升迁都是由其上级机关决定的,使得官员不管是从现实需求还是思想认识上都出现了偏差,忽略了人民的权力主体性地位,只惟上,只惟权,缺乏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很多官员贪腐,一方面为了自己享乐,另一方面是为实现升迁积累资本。由此可见,建立起领导干部精英选育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建立起权为民所赋的权力运行机制,让更多的官员权力直接由人民赋予,升迁由大众裁决,如此他们只该对人民负责,要行贿也是向民众“行惠”。建立财产公开的社会监督机制,除了纪委反腐,媒体反腐,更要建设拓宽渠道,发挥人民大众的主体监督作用,使腐败无处遁形,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继续改革漏洞百出的腐败监督制度设计,司法机关,纪律检查机关同地方政府的人事财政权力要相互独立,真正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创新机构设置,纪律检查机关不设行政层级,实行委员会制度,定期选举负责人,负责人不固定,也就減少了贪腐官员应对查处,打“人情牌”、“金钱牌”的几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防止未来继续发生腐败,遏制正在发生的腐败,从而真正建立长效机制。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转变官员作风,使其不愿贪腐

制度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境况。反腐的最高境界还是要实现一种思想上的归化,一种对政治清廉风气的真正认同,而不是虚与委蛇,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古今相通,古人也认为应该体制与道德双管齐下,以道德垂范,倡导正面的社会风气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倘若社会风气要求廉洁自律,将贪污腐化看做是道德的沦丧,将揭露惩治腐败等同于“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等社会认为高尚的行为,便能实现对腐败的“零容忍”,如此,何处还能有腐败?倘若官员能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又怎会寻租权力,巧取豪夺,贪图享乐,扭曲了对幸福和快乐的认识;如果官员都能将自己看做是普通大众的一员,又怎会说官话,耍官威,处处寻求优待,区别于人民大众之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每个行业内也该有自己的行业道德,所谓行业道德,是除了履行行业职责,还要有敬畏感和荣誉感,社会应该大力提倡救死扶伤,教书育人,服务大众,公正裁决,学术创新的荣誉感;从业人员应该培养对自己行业的敬畏感、神圣感,而不是蝇营狗苟,处处唯利益论。我们该期许一个有信仰、有梦想的民族。

参考文献

[1]尹正达主编.反腐倡廉 改变中国.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04.

[2]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1/19/c_123967017_3.htm

[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22/c_114461056.htm

作者简介

蒙一鸣(1989.09——),男,汉族,陕西旬邑人,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认同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KS025):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大众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及其典型案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思想教育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