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2015-06-10陈燕瑛
陈燕瑛
【摘要】学校音乐课是音乐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应以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及艺术修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关键词】兴趣培养、发现、欣赏、创造
【中图分类号】J605
我所在的学校为城乡结合部,大多数的学生家里孩子多,家庭经济不算宽裕。因此,接受艺术学习和熏陶的机会较少,艺术的启蒙教育起步较晚。而农村学校由于音乐教师缺失或其他原因,音乐课总是上得很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作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法,使学生对音乐课充满了期待和热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林姆斯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只要把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了,音乐学习才会变得生动、有趣。在孩子们的印象中,音乐课就是学会唱几首歌曲而已,至于音乐的其他门类及功能则一概不知。
培养学习兴趣成了首要任务!
首先,我从学生身边的音乐入手,让他们感受和體验音乐的魅力!《西游记》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影视经典作品,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神话和英雄色彩,非常吸引孩子们,但里面穿插的音乐元素包括主题曲、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和插曲等等的音乐却被他们忽视了,比如悟空踩着跟斗云、群妖魔打斗等细节的音效,而这些音乐元素在作品里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体现音乐在剧情中的作用,我选择了片头作为例子,把里面的背景音乐声音关闭,只是展示画面,大部分的学生紧盯着画面,个别同学则哼起了片头音乐。看完以后,我让学生谈谈感受,有的说光看很累;有的说少了点东西;有的说很闷、、、、、、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音乐作为背景,影视作品失色不少。我继续播放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郎》,同样关闭了声音只展示画面。这一回,学生们毫不犹豫地一起唱起主题曲。再次谈感受,回答变得非常丰富:条件反射,看见画面就会跟着唱;没有音乐不生动,连画面都是生硬的;看来孩子们已经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啦!接下来我采用了相反的方式,只播放音乐而没有画面,让学生辨听出自哪一部作品。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学生们很快便说出了《哆啦A梦》、《猫和老鼠》等作品。音乐的形象有时也是作品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还能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并创造音乐。
我把一节音乐课设计为游戏课,安排在室外进行,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游戏一的规则是听声音行进,当敲击的声音快时要跑起来如×××× ×××× ××××;当声音慢时要放缓步伐× — — — 甚至停下来0 0 0 0。要求速度一致。游戏二是根据音的高低做出相应高度的动作。游戏中,孩子们玩得非常尽兴,可这和音乐课有联系吗?音乐中,音符的长短决定了速度的快慢,也就是我们常说节奏,而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感受速度的变化,学生们对节奏的学习和掌握就变得简单了。我还让学生们寻找生活中的节奏,他们的答案是:
陈老师高跟鞋的声音× × × × × × × ×;
小跑 : ×× ×× ×× ××
快跑 ×××× ×××× ×××× ××××
奶奶剁肉的声音 ×× ×× ×× ×
体育老师的口哨声 × × ×× ×
老爷爷走路 × — × — × — 、、、、、、
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和创造。
第三,运用手势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与能力。由于音乐的物理性和特殊性,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通过感官去感受。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唱名和柯达伊教学体系的柯尔文手势,辅助掌握音的高低与节奏的快慢。由于手势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音乐课的内容与形式变得生动起来了。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善于发现、善于运用,将使我们胡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成功教学的良好开端。“磨刀不误砍柴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