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2015-06-10马开涛
马开涛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生活中学习。
关键字:诱发个性;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创新精神;潜能释放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巧妙质疑问难,诱发创造个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我在教学《在山的那一边》一文时,让学生品味本文凝练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时,先找出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再根据这些句子提问,估计学生会问:“山那边的山啊,为什么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我反问铁青着脸是抒写山的心情吗?“我”的幻想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山对“我”的幻想不认可呢?让学生在疑问中去探索,在不断探索中去创新、发展,从而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二、倡导自主学习,促进创新思维。
培養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
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案,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再次,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引导先锋。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教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引导先锋。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主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三、充分解放学生,发挥学生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支配者。学生学习最简单的方法是多读、多看。要学生能够多读、多看,就要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口、脑。传统教学认为:课堂安静,学生认真听讲,不大声说话、不做小动作,这就是好课堂。其实不然,它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会抑制学生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解放学生的口,加强说的训练,多问为什么,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精讲,把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并且要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解放学生的脑。心理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学到克服困难的满足与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求学生必须按自己的思维去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大脑,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充分解放自己,自己能够自主地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够自主地处理学习与玩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方向上前进。
四、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金色花》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壮阔锦绣的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金色花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小丘是绿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是无边的金色花装扮的大花园;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五、课堂内延伸,提供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开阔天地,它是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科学、艺术小组或社会调查等等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活动中与人们的交流又是创造性认识产生的必要条件。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束缚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践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主意,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如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出外“踏青”。春天,带着学生到山坡上、田野中去寻找春天的气息,让学生能从中体味到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自己所需的东西、素材,由学生自己去根据的需要而自主的学习。
这样由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有更多的话可写、可说,同时也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
六、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一位教师说得好:“课堂上教师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目中,讲台成了威严的象征,课堂上孩子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思维就会失去灵活性。”后来这位教师毅然撤掉了讲台,将学生的座位改成马蹄形小组围坐。这位老师说:“没有了讲台,我融入了学生中间,这时的我是一位听众,是一位合作者,也是一位指导员,没有了讲台,也就没有了障碍,师生间更融洽了,心与心更相通了。”总之,我们只有放下教师自己认为的那种所谓的神圣地位,与学生成为朋友,才能与学生的距离化为零,在教学中才能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七、启发创造想象。
想象是一个进行创造的翅膀,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赤壁之战》一课,他们知道黄盖的计策“火攻”必须要东南风这样的条件,那么如果曹营也想用火攻这样的办法而该刮什么风才合适呢?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这样既帮助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让《课标》走进教室。领会《课标》精神,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造我们昔日只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教师应该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只有这样,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