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发掘潜力

2015-06-10马发仓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启发性激励性创造性

马发仓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大年的课堂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无效提问。比如,表面性的提问:形式上热闹轰烈,实则空虚无益;习惯性的提问:为经精心设计,随便发问,发问不易激发学生的恐慌,进而产生抵触逆反心理。此类的提问,华而不实,只能称为“假”提问,无效性提问。

什么样的提问才是“真”提问,才能称作有效性课堂提问呢?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计划性、针对性、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课堂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蕴含多方面的潜能:它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课堂教学不断进步的动力,是引导学生的阶梯。

那有效课堂提问有那些特点呢?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有以下特点:

一是科学性。课堂提问的科学性首先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认知发展水平

的前提下吃透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状况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从而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还体现为三个“适合”,即适时、适量、适度。适时即教师的提问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并适时反及时点拨。适量即教师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使问题的设置疏密相间。适度即所提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太难而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可太易而使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解答,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一旦学生通过努力获得问题的答案,必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大大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是启发性。启发性提问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认知、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不断提升其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的过程。运用启发性提问,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也可层层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得以不断拓宽或加深,还可以旁敲侧击、融会贯通,使学生在举一反三、推陈出新中实现智慧水平的跨越。

启发性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可以针对学生的重点、难点、热点提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状况提问,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深度提问,针对课堂教学推进的不同环节提问,针对种种特定的教学情境提问。启发性的问题也是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性的问题还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从同角度多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为其创新思维和拓宽思维空间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创造性。创造性的课堂提问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提出问你的创造性和学生解答问题的创造性。从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看,课堂提问的创造性是指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而机智、巧妙地提出问题,从而显示出教师教育活动的创造性。从学生解答问题角度看,课堂提问的创造性体现为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其多向联想,从而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体现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课堂提问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的核心。

四是激励性。课堂提问的激励性体现在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学习动机等的关注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与闪光点,恰当设问,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个性色彩的评价,从而使其因深切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待而焕发出进取的热情和力量。同时,激励还要给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提升创设宽广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其作为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对于有效课堂提问的特点,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精选提问重点。设置提问点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出发,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乐趣,可以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设问,以体现教学的目的性;还可以在知识的生长点、思维的发散点设问,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延伸与拓展;还可以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处设问,引导学生捕捉细节中的亮点,用细节打动学生,打造精益求精的课堂教学情境。

二是把握提问时机。如果课堂提问不得要领,难以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何时提问才能既体现教学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当其“心求通而未得”时,教师的及时提问与点撥,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其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提问时,还应考虑有关提问时间的一些细节。不注意这些细节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做法应是先提问,根据提出问题的难度留出适当的让学生思考,然后叫学生回答。另外,每节课提问的时间要根据需要确定,切不可形成固定的僵化模式,比如总是在讲课前复习提问,或总是在下课前总结提问等。

三是智设提问情境。课堂教学中的巧布提问情境,即在感情和认知两方面为学生提高借以攀登的梯子,从而使学生在答问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成为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情感激励性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过程。

四是巩固提问结果。针对课堂提问的反应与解答,教师及时给予恰当评判或必要的引导,从而强化学生在认知上的进步以及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方法,对于解答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与错误,也应明确指出,以免影响以后的学习。巩固课堂提问的效果,可以通过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性作用来实现,这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态度和善意的期待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启发性激励性创造性
基于启发性提示语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开启学科教学的多元功能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