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印象
2015-06-10林越陵
林越陵
(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天空碧蓝,阳光明媚,寒风刺骨的严冬,银装素裹的大地,这样的画面就是俄罗斯给我的第一印象。有人告诉我,夏季的俄罗斯碧草茵茵,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但我固执地认为,洁白的世界才是独属俄罗斯的风景。
俄罗斯给我的感觉是厚重的。这种厚重首先来源于漫长的冬季里包裹如北极熊一般的俄罗斯人的笨重,更深层地源自他们对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尊重和传承。这种尊重和传承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民族传统。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素质和情怀的精神品质,正如19世纪德国军事家和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所说:“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的惊人作用”。
俄式建筑,民族文化的象征
俄罗斯人把自己对历史的尊重最直观地体现在城市的建设上。走进俄罗斯,基本看不到现代化的立交桥、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看不到如欧洲其他国家那样造型别致、错落有致的别墅,城市风貌基本维持前苏联时期的面貌。建筑不高,但体量超大,谈不上美观,但敦实厚重。看外面的墙体,我以为是耐火泥烧制。莫斯科人告诉我们,这样的建筑,外墙多是用石料砌成,有的厚达90公分。如此厚重的建筑除了抵御严寒的作用,也许还有备战的需要。相比世界其他国家,俄罗斯一直是走在战火之中,国家的历史故事就是关于战争的故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莫斯科的地铁,除了运送旅客的功能之外,还曾在战时用作防空洞。卫国战争开始的6 个月中,莫斯科的地铁保护了80%的市民免遭德军飞机轰炸,在那里还诞生了200 多个生命。因此,一位俄国作家曾经写道:“那时候,带红色‘M’的地铁成为人们温暖、安全、慰藉的象征。”
漫步在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随处可见经典的俄式建筑。尽管历史动荡,战火纷飞,俄罗斯的建筑大多能依传统而重建。苏联的解体也未能改变其建筑风采。外交部、莫斯科大学主楼、乌克兰饭店等斯大林式的八大建筑仍然是莫斯科引以为荣的建筑。克里姆林宫的城墙、闪闪发光的红星、造型各异的塔楼、雄伟壮观的教堂、历史悠久的步行街等等,依旧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象征。即使如圣彼得堡这样的城市,多次更名,但建筑没有推倒重建。走在其间,我偶尔会恍惚以为是行走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亲切自然,毫无陌生感。最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那些曾经在中国许多城市奔跑而今只能在一些老照片中看到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仍在这里的街头巷尾交错穿行。仅凭这一点,便让我们对这些城市的感情又增加了几分。
正是因为保留了这些象征传统文化的建筑,使得城市的文化特质得以保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体制等大多数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在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以及水、电、暖气、天然气等方面,则保留了苏联时期廉价的社会公共服务价格体系,从而保证俄罗斯度过最为动荡和黑暗的休克疗法时期。这也是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分析家大惑不解的“为何苏联解体时未产生剧烈的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所在。其实,对于百姓而言,陋室可避风、食粮可温饱是基本的诉求,现世安稳、衣食无忧才是民生福祉。
博物馆,传承民族历史的殿堂
最能体现俄罗斯人的厚重和情怀的,是随处可见的记录着他们历史的博物馆、纪念碑。在莫斯科或者是圣彼得堡,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各种纪念碑和博物馆,大到冬宫博物馆、夏宫博物馆、科学博物馆、文学艺术博物馆,小到各种名人故居博物馆,甚至还有地铁博物馆、体育博物馆,应有尽有。这其中,最壮观和显赫的建筑则是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仅莫斯科就有大大小小上百个之多。
在进入莫斯科市区的列宁格勒大道入口处,路边高坡上伫立着三个钢铁架,每一个架子由三根高约三米左右的钢铁柱子组成,柱子底部分别扎根在地上,上部则倾斜交叉在一起,形成稳固的三角形。这是当年为阻挡德军坦克进城而修筑的防御工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没有任何战争警示的情况下,德国闪电攻入苏联境内,153个德军装甲师从各个方向朝着莫斯科前进。兵临城下,莫斯科全城行动,打响了艰难的保卫战。当时,莫斯科城的妇女和孩子们都加入了后方支援队伍。男孩子们进入工厂,日夜不停地制造枪支、炮弹、燃烧瓶。女孩子们到当地的服装厂、被服厂缝制军服,到医院护理伤员。大一点儿的男孩子则和成人一道被派遣到莫斯科近郊修筑防御工事。每人每天的任务是挖一段长1 米、宽3 米、深3 米的壕沟。几个星期的时间,40万志愿者挖出了一条5000 英里的战壕。近半年的坚守,莫斯科人终于阻挡了德军的进攻,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如今,这里成了莫斯科保卫战纪念碑。每当假日,莫斯科市民都会成群结队来到这里献花祭奠。新婚夫妇到这里献花、拍照留念是婚礼的一部分。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新娘穿着婚纱,裹着大衣,也一定要到这里走一趟,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以博物馆的形式传承民族历史是他们的传统,也是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知,是与重视历史的记忆、热衷于文化的传承联系在一起的。保护真实的历史记忆,也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工作人员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她们衣着端庄,彬彬有礼,静立于展厅一隅,仿佛外面的世界与她无关,她只属于博物馆。在我们国家,这个年纪的老人早已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问及原因,俄罗斯人说是因为“热爱”,她们以这样的方式为俄罗斯文化传承尽自己的力量。正因为对历史的深刻记忆,才能转化成历史积淀,从而使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爱读书善思考,俄罗斯的民族基因
我到俄罗斯正值俄罗斯最寒冷的冬季,人们全都裹着厚重的冬装,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早晨9时天空还是灰蒙蒙的,下午4 时天色已经暗淡,给人压抑的感觉,行走在街上的人大都表情凝重,行色匆匆,甚至还有一种果断绝决。看到他们,我有一种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感觉。有此感觉,也许是源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俄罗斯性格》结尾的一段话:“是啊,这就是俄罗斯的性格。表面看来,一个人是如此平凡,但是当严峻灾难降临时,他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
俄罗斯人表象是我感觉俄罗斯厚重的直接原因,那么善于学习和思考,则是俄罗斯人让我感到厚重的深层次原因。有人说,美国因为电脑而强盛,俄罗斯则是因其拥有最广泛和最善思考的读者群而强大。俄罗斯人崇尚知识、尊重科学的传统历史悠久。彼得一世时期,圣彼得堡就是世界学术中心。在科学与理性的光辉照耀下,诞生了门捷列夫、巴甫洛夫等科学泰斗,也产生了赫尔辛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思想巨匠。苏联时期,科学和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产生了十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苏联在图书出版方面列全球第一。那时在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广场,每到周六总会有很多人聚集在那里,甚至下雪天人们都会伫立在广场倾听青年作家朗诵诗歌。在莫斯科体育宫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也会有上万名听众静坐聆听,其他城市亦是如此。俄罗斯人酷爱阅读,有着强烈的读书欲,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认真读书的俄罗斯人。有手捧纸质书籍的,也有手捧ipad 的,传统的书籍和读图时代的工具殊途同归。而无论是看什么,用什么看,周边环境都是安静的,充满书香的。有人说,俄罗斯人的阅读习惯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因为那个时代,人们不能享受西方的新闻自由和表达思想的自由,于是书籍便成了他们自由思想的最后一个避难所。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热爱阅读的传统被保留下来,成了俄罗斯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也成为文化传统融入俄罗斯人的血液里,这是一个民族对先贤的文化尊重。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人类的精神财富最主要的存在方式就是书籍,读书是和历史对话的最好方式,也成就了俄罗斯人善于学习和思考。俄罗斯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达到90%,超过了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是不争的事实。试想俄罗斯这样一个独特的国家,数百年来的命运大起大落,如果没有传承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人在国家命运中载沉载浮,又怎能雄居世界民族之林。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解读“俄罗斯之谜”,俄罗斯的“人”都是决定性因素。那种称之为民族精神的东西,正是这里的人通过一代代的积累和传承,思想、情感、惯例汇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硬汉”普京成长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