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解痉与降压疗效的分析
2015-06-10孙梅芳
孙梅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发生率很高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孕妇死亡的疾病[1]。因此,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对降低孕妇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2]。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和小动脉痉挛,因此控制血压和解除血管痉挛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3-4]。临床上比较常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药物为硫酸镁,它具有良好的抗惊厥和降血压的功能。为了进一步探讨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对解痉和降压的疗效,本文选取了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接收的11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7.4±8.6)岁。其中初产妇82例,经产妇30例,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
1.2 方法 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硫酸镁治疗前1 W内停止服用降压药,在治疗前后3 d分别测量血压2次/d,计算治疗前后3 d血压的平均值,同时常规检测用药期间呼吸、脉率、尿量、膝反射、尿酸、尿素氮和肌酐等指标,做好数据统计和记录。硫酸镁的治疗方法:硫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2022858),采用静脉注射加肌肉注射。用药第一阶段,20 mL 25%硫酸镁与20 mL 10%葡萄糖溶液混合,静脉推注5~10 min。用药第二阶段,60 mL 25%硫酸镁与50 mL 5%葡萄糖溶液混合,以1~2 g/h的滴速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肌肉注射。给予20 mL 25%硫酸镁与利多卡因混合液臀部肌肉注射,1~2次/d;或者给予20 mL 丹参注射液与500 mL低分子左旋糖酐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硫酸镁静脉给药并结合肌肉注射,每天每位患者治疗药量最大不得超过25 g。做好临床疗效和产后并发症的统计和记录。另外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纠正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
1.3 各指标评价标准
1.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评价标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分类参照《妇产科学》,按病理分类为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
1.3.2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血压、尿蛋白和水肿均达到参考值;有效: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尿蛋白和水肿明显得到改善,但仍未达到参考值;无效:治疗后血压、尿蛋白和水肿均未有明显改变。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血压情况比较 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采用硫酸镁治疗,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平均血压相对于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血压情况比较(x-±s) mm Hg
2.2 治疗前后患者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指标比较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采用硫酸镁治疗,分析比较尿酸、尿素氮和肌酐三项指标发现,尿酸降低了11.73%,尿素氮降低了32.00%,肌酐降低了99.53%。尿酸、尿素氮和肌酐三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11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通过采用硫酸镁治疗,显效74例(66.07%),有效32例(28.57%),无效 6例(5.36%),总有效率 94.64%(106/112)。11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出现6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36%,其中4例产后出血,2例产后子痫,无新生儿窒息或者死亡。
表2 治疗前后患者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指标比较(x-±s) μmol/L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即妊娠20周后表现为单纯高血压;子痫前期,即血压增高并有蛋白尿;子痫,即在血压增高并有蛋白尿的基础上,伴有多器官受损,涉及肝脏、肾脏、脑及凝血系统,抽搐,HELLP综合征等[6]。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孕妇妊娠期系统功能紊乱,出现继发性病变和并发症等[7]。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滋养细胞浅着床是引起妊娠高血压症的关键环节,随后导致胎盘灌注不足,多种因子分泌增多,如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及其氧化应激产物,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继而出现多种临床综合征,如免疫机制异常、胰岛素抵抗和营养缺乏等,其中氧化自由基和抗氧化的失衡是关键因素[8-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危及患者心脏、肝脏、脑、肾脏,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胎盘功能下降等,是造成孕妇死亡的第二大病因,也是胎儿早产和死亡的一大因素。研究调查发现,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出现胎儿窘迫症的几率为18%~45%,因此必须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早采取降压和解痉等措施[10]。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体内存在着PGI2和TXA2的动态平衡,在环加氧酶的作用下花生四烯酸参与形成PGI2和TXA2。PGI2来源于胎儿的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解除血小板聚集和对血管紧张素Ⅱ敏感等作用[11]。TXA2来源于血小板和胎盘,收缩血管、活化和聚集血小板、形成血栓等作用。血管痉挛时,胎儿的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形成PGI2减少,血管舒张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进入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减少,由血液运输到子宫肌壁的花生四烯酸的量减少,因此胎儿产生的PGI2相应减少。相反,TXA2相对升高,血管收缩作用较强,机体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出现全省小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形成大量血栓,严重影响血液的流动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致使组织间缺血、缺氧等[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小动脉血管痉挛,妊娠终止后可自行消失,而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血管增生为主的终身疾病。因此,降低血压和解除痉挛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13]。
长期以来,临床上把降低血压和解除痉挛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重点,公认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1)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效抑制环加氧酶的作用,影响花生四烯酸产生PGI2和TXA2的代谢过程,从而解除血小板聚集、降低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使血管扩张并解除痉挛。(2)抗胆碱药物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654-2)等莨菪类药物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释放的作用,能够明显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等作用,可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等症状。(3)硫酸镁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硫酸镁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降血压和解痉的首选药物,在国内外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硫酸镁具有降压、解痉、利尿等作用,静脉滴注和肌肉推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硫酸镁的主要疗效包括抑制运动神经末梢对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间的传导,使骨骼松弛,有效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腺素,舒张血管,解除痉挛,降低血压;恢复三磷酸腺苷的功能,促进钠泵的转运,抑制神经冲动,舒张血管,降低颅内压和消除脑水肿,制止抽搐,弥补脑和其他组织缺血、缺氧的症状。然而,硫酸镁又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应用过量后会引起呼吸和心率受抑制,严重会导致死亡,因此合理的用药方案和剂量及其重要[14]。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该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和防护措施。每次用药前后应该定时检查膝跳反射,严格保证膝跳反射存在。检测呼吸和心率,呼吸≥16次/min,心率60~110次/min。尿量≥25 mL/h。发现镁中毒发生,应立即注射10 mL 10%的葡萄糖酸钙针剂。加入2 mL 2%的利多卡因以防止局部注射的刺激反应。静脉滴注期间应该严格监控胎心、胎动变化,加强患者的检测与观察,掌握进药速度,维持血镁浓度。
本研究发现,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采用硫酸镁治疗,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平均血压相对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大多数报道的结论相吻合。说明硫酸镁有效的扩张了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传递障碍,从而扩张血管并使血压降低。有研究报道,硫酸镁可扩张脐血管,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从而恢复胎盘灌注[15]。硫酸镁也有效的解除血小板聚集、降低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使血管扩张并解除痉挛。分析比较尿酸、尿素氮和肌酐三项指标发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11.73%、32.00%和99.53%。这充分说明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症状得到好转。同时,治疗总有效率达94.64%,合理的用药方案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生率仅仅只有5.36%。综上所述,硫酸镁在临床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压和解痉,且并发症较少,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此外,在利尿剂利尿治疗中会加重血液浓缩,对血液浓缩严重的患者要给予扩容剂进行扩容。虽然硫酸镁有一定的扩容效果,但是治疗过程仍需严谨检测和及时处理。为了提高硫酸镁的用药安全,在用药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下几点:(1)做好临床指标监测。在使用硫酸镁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血压、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以及血电解质进行监测,同时做好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确保患者无硫酸镁用药禁忌,以提高用药安全性;(2)做好患者用药指导。在进行硫酸镁治疗时,首先要向患者说明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如发热、面色潮红等药物反应,向患者讲解镁中毒的症状,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另外,要对患者用药量和药物注射速度严格控制,用药量最大值应该控制在25 g/d,静脉滴注速度应该控制在1~2 g/h。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确保患者存在肌腱反射,呼吸>16次/min,尿量>600 mL/d。肌腱反射消失是呼吸抑制的前兆,一旦出现及腱反射消失就应该立即停止用药,采用钙剂进行对抗治疗[16]。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解痉和降压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在临床上有推广和应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药物注射速度,确保安全用药。
[1]刘凤英.女性癫痫并妊娠4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7-98.
[2]陈尚轩.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1-52.
[3]廖平英.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患者70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31-1032.
[4]李惠.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8-59.
[5]葛迎辉,栾献亭,石高举,等.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4-25.
[6]阚淑娟,张素娟,杜明贞,等.钙剂加阿司匹林综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报,2008,29(11):1047-1050.
[7]张帆,徐晓燕.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分析及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3872-3873.
[8] 史超.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53-55.
[9]杨智,黄明媚,牛海燕,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与胎儿情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6-8.
[10]甘扬琴,谢卓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124-126.
[11]周雷.55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92-94.
[12]王会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141-142.
[13]金波.2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38-2440.
[14]王志敏.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8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64-65.
[15]陈堂.妊娠高血压病患者相关救护要点[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04-105.
[16]张颂华.欣母沛用于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