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疗效观察

2015-06-09张守亮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丁螺环帕罗西焦虑症

张守亮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安康医院 山西 太原 030100)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疗效观察

张守亮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安康医院 山西 太原 030100)

目的:观察焦虑症患者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焦虑症患者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2.2%);且观察组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评分、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焦虑症经丁螺环酮联合帕罗丁汀治疗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焦虑症的常用药物。

丁螺环酮;帕罗西汀;焦虑症

在精神科疾病中,焦虑症属于是比较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据相关调查报道显示:目前焦虑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发病率达到5%左右,且逐年呈现上升趋势。焦虑症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惊恐、烦躁不安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失眠等症状,若焦虑症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发展为抑郁症,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值得临床医师引起重视。临床中治疗焦虑症的药物较多,而关键在于选择一种合理、疗效确切、患者耐受的治疗方案。笔者长期致力于研究药物控制方式治疗焦虑症,经长期反复试验发现丁螺环酮、帕罗西汀联合用药方案疗效显著,本文研究中笔者将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7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安康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惊恐、抑郁、烦燥不安、头痛等典型的焦虑症状。将入选病例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2~71(54.6±1.4)岁,病程2个月~12(7.8±2.1)年,对照组中,男性年龄16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41~69(53.1±2.5)岁,病程3个月~10(5.4±1.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HAMA评分≥14分;②患者知情同意;③未曾使用过帕罗西汀和丁螺环酮治疗。排除标准:①排除有躯体疾病、抑郁症、酒精性或药物性等相关疾病;②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1周圴停用所有抗精神病的药物。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20mg帕罗西汀(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治疗,1次/天,餐后口服,焦虑症状严重者可加量10mg。观察组:本组患者给予丁螺环酮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24)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丁螺环酮,常规剂量10mg,2次/天,可根据患者病情第1周5mg,3次/天;第2周10mg,3次/天;帕罗西汀用药量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运用HAMA和TESS评分量表对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期间注意对患者进行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等监测。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运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1周、2周、1个月、3个月后进行评分。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等。根据HAMA评分量表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治愈:减分率大于等于75%;显效:减分率为50%~74%;有效:减分率25%~49%;无效:减分低于25%。治愈、显效、有效之和为临床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根据TESS量表评分来确定。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0,临床总有效率72.2%。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和TES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和TESS评分比较[±s,n=36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和TESS评分比较[±s,n=36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治疗时间 HAMA评分 TESS评分观察组(n=36) 对照组(n=36) 观察组(n=36) 对照组(n=36)治疗前25.4±6.2 23.9±7.6 - -治疗1周 18.7±10.2* 18.9±9.8* 3.92±1.23 3.65±1.25治疗2周 11.4±5.3*# 12.5±8.1* 3.51±1.42 3.32±1.24治疗1个月 4.6±3.7*# 6.0±4.1* 2.38±1.46 2.50±1.03治疗3个月 2.1±2.2*# 3.9±3.2*2.52±1.23 2.39±1.36

2.3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4例呕吐,3例头晕,5例便秘;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5例呕吐,4例头晕,4例便秘,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等特点,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紧张不安以及提心吊胆,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运动不安以及神经紧张,因长时间的紧张不安,可合并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和过分警惕,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将进一步恶化,从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种类主要包括三类,即:三环类抗抑郁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及苯二氮茧类。以往在焦虑症的临床治疗中多选择苯二氮茧类药物,虽然该类药物临床效果显著,但产生的药物副反应较多,因而使苯二氮茧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临床多认为焦虑症的发病与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调有密切关系。丁螺环酮能选择性与5-HT1A受体结合,达到抗焦虑效果主要通过部分突触后激动剂功能和完全的突触前激动剂功能,用药剂量较小时,可使5-HT的活力降低,从而起到控制焦虑症状的作用[2]。但是仍有少部分病例的疗效不理想,有相关研究者指出,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应用丁螺环酮的基础上探讨一种联合用药的方案。而帕罗西汀属于5-HT再摄取抑制剂,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主要通过特异性阻止5-HT的摄取而达到抗焦虑效果,因其只能与Ach受体结合,因此临床副反应较少,患者长期服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帕罗西汀对乙酞胆碱受体的亲和力强对其他受体并无亲和力,因此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治疗依从性好。有相关研究者发现,帕罗西汀对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均有效,且对精神性焦虑更有效。本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应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2.2%);且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TESS评分、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焦虑症患者经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药物安全性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焦虑症应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丁汀治疗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可作为临床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物。但因本研究样本量小,所得研究结果仅供参考,如需更可靠的结果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认证后才能下结论。

[1]王玉文,宋明芬.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9):1033-1036.

[2]张高峰,张建宏等.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女性广泛性焦虑症对照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6):545.

R917

B

1009-6019(2015)09-0144-02

猜你喜欢

丁螺环帕罗西焦虑症
焦虑症应用安定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焦虑症应用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预防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应用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