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6-09李旭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桂术甘汤消化

李旭琴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山西 陵川 048300)

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旭琴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山西 陵川 048300)

目的:探究苓桂术甘汤对脾胃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患有脾胃病的患者,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参健脾丸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苓桂术甘汤对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其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42%)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07%),由数据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其病情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苓术数甘汤对脾胃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此药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苓桂术甘汤;脾胃病;效果观察

脾胃同居于中焦,互为表里,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脾主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胃则具有接纳食物的作用,脾存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的特质。同时在消化饮食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脾胃协调而进行消化,两者纳运结合,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现象[1]。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故而在病理上也相互联影响。古人概括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而脾病患者多虚多寒,因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故脾易被湿邪所困导致其运化功能障碍;而胃病多热多实,凡饮食不节、不适寒温,均能影响胃的功能,从而发生病变。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故一般以食积郁热、口渴便秘等燥热之证为主。又胃主受纳,胃失和降,常见恶心、呕吐之证。此研究对168例患有脾胃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68例患有脾胃病的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84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02例,女性患者为66例,患者年龄均为28-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8.6)岁之间,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时间进行相应的比较,其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参健脾丸对其进行治疗,其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

1.2.2 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苓桂术甘汤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其药方为15g茯苓、延胡索以及乌贼骨,20g桂枝以及白芍,30g白术,6g甘草,9g生姜,10g厚朴以及枳实,将其进行水煎,每天1剂,分为早晚各两次温水送服。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患者恶心、呕吐、反酸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则为显效;其患者恶心、呕吐、反酸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暂时得到缓解则为有效;其患者恶心、呕吐、反酸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或者病情加重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其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42%)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07%),由数据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病情能够得到相应的控制,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吃喝玩乐等现象渐渐突显出来,然而长此以往下去,人们的脾胃则产生失调现象[2]。这也就是中医学中的脾胃不和症状,相当于西医所说的消化系统疾病。就目前而言,脾胃病是人们较为重要的健康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加大重视的力度。在西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具有单一性,并且西药对患者能够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并不适宜长期使用。

同时,在人体中脾和胃具有相互融合的作用,这也就是说胃对食物具备吸收作用,而脾则具备运化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3]。胃能够收纳食物,为脾的消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脾消化的水谷精微能够对人体全身产生影响,并且为胃可以继续吸收与消耗提供相应的保障。一旦胃不能很好地进行吸收,必然会对脾的消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若脾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也同样会对胃的吸收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此能够看出脾和胃是一个具有自身功能的整体系统,这也就是中医治疗脾胃病好于西医治疗胃病的方面,特别是通过中医的思维以及治疗原则来对脾胃进行相应的保养,会获得良好的效果[4]。而此研究中的苓桂术甘汤对脾胃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实现阴寒散,络脉通的目的,且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并可以随证及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药物加减,可以起到"未病先防,见病防变"的作用,可以长时间进行服用,具有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苓桂术甘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没有相应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且花费较低,不会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造成经济负担,具有应用价值。

[1]陈磊.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临床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5):69-70.

[2]李小球,耿小茵,王沙燕,等 .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0(4):220-222.

[3]唐艺凯 .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探析[J].四川中医,2012,26(5):126-126.

[4]向宗兴,董正华.苓桂术甘汤应用述要[J].河南中医,2011,31(7):716-719.

R256.3

B

1009-6019(2015)08-0028-01

猜你喜欢

桂术甘汤消化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苓桂术甘汤治疗内科病运用概述∗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